問題詳情
40.由本圖判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颱風結構不對稱
(B)此颱風沒有颱風眼
(C)颱風主要降雨區在南側
(D)目前中心不在本島
(A)颱風結構不對稱
(B)此颱風沒有颱風眼
(C)颱風主要降雨區在南側
(D)目前中心不在本島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風吹拂岩石表面帶走細小的岩石碎屑,是什麼作用? (A)風化 (B)侵蝕 (C)搬運 (D)沉積。
- 促使地球海底擴張、板塊移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A)大氣運動的力量 (B)地函熱對流的力量 (C)地球與太陽間的萬有引力 (D)板塊之間的摩擦力。
- 有關玄武岩與花岡岩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兩者均是顏色均勻的岩石;(B)玄武岩在地表附近生成,花岡岩在地下深處生成;(C)玄武岩結晶顆粒較小,花岡岩結晶顆粒較大;(D)玄武岩冷卻速度較慢
- 德國的科學家韋格納綜合了古代生物的分布及其他地質證據,於 年提出何種學說? (A)大陸漂移學說 (B)海底擴張學說 (C)板塊構造學說 (D)陸地不動說。
- 在聚合性板塊交界帶,岩石受到擠壓作用後容易變成何種岩石?(A)火成岩 (B)沉積岩 (C)變質岩 (D)堆積岩。
- 在板塊張裂處,岩漿由中洋脊湧出後,冷卻固結成何種岩石形成新的海洋地殼? (A)玄武岩 (B)安山岩 (C)花岡岩 (D)大理岩。
- 【題組】(c) 圖的台灣南、北海域溫差較大, (d) 圖是台灣吹東北季風的季節,則(c)、(d)分別為 (A)甲、甲 (B)甲、乙(C)乙、甲 (D)乙、乙。
- 【題組】(a) 圖的台灣海峽海流是由南向北流動, (b) 圖是台灣捕烏魚的季節,則(a)、(b)分別為 (A)甲、甲(B)甲、乙 (C)乙、甲 (D)乙、乙。
- ()若甲為分解作用;乙為合成作用,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代謝作用包含甲和乙(B)甲可以將小分子轉變成大分 子(C)消化作用屬於甲(D)葡萄糖變為纖維素的反應屬於乙。
- 39-40 為題組右圖為天秤颱風的雷達迴波圖,請依此圖回答 39-40 題。【題組】請問雷達迴波圖的功能為?(A)測量雨量 (B)測量移動路徑(C)測量風速 (D)測量風向
內容推薦
- 【題組】依據目前的恆星結構與演化理論,織女星的壽命約為多少?(A)約2億年 (B)約50億年 (C)與太陽差不多 (D)遠比太陽長
- 過去四年房價的成長率分別為 60%、-10%、20%、 r%,且這四年房價平均成長率為 20%,則 r為? (A)-20 (B) -10 (C) 0 (D) 10 (E) 20
- 下列有關海洋地殼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A)從蛇綠岩系就可看到海洋地殼的組成(B)大陸地殼的下部就是海洋地殼(C)海洋地殼的組成是沉積物和閃長岩(D)在台灣沒有海洋地殼的露頭
- 河流及冰川上游河谷的侵蝕作用,何者正確? (A)河流切割河谷成U字型,冰川切割河谷成V字型 (B)河流切割河谷成V字型,冰川切割河谷成U字型 (C)河流與冰川均切割河谷成U字型 (D)河流與冰川
- 【題組】織女星表面,每平方公里所發出的輻射總能量,大約是太陽的幾倍?(A)0 (B)8 (C)1 (D)5
- 有關礦物的敘述,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A)用硬度很容易鑑別輝石和角閃石(B)用條痕很容易鑑別磁鐵礦和赤鐵礦(C)用解理很容易鑑別方解石和白雲石(D)用晶形很容易鑑別方解石和石英
- 2012年6月6日發生金星凌日天象,全台灣地區都可以看見。當天天氣很好,許多人趁這難得的機會觀賞,也有許多用天文望遠鏡加裝太陽濾鏡的人拍攝紀錄。在太空時代以前,觀測金星凌日的重要性主要為何?(
- 高雄壽山地勢較高,風景優美,其主要岩性為?(A)頁岩 (B)砂岩 (C)礫岩 (D)石灰岩
- 14-16題為題組下表為基本資料,依據此表回答14-16題。【題組】 已知太陽的絕對星等約為8。則織女星的光度約為太陽的幾倍?(A)0 (B)50 (C)100 (D)150
- ()酵素具有專一性,請問酵素的「專一性」是指下列何者?(A)酵素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活性最高(B)—個酵素一次 只能和一個反應物進行反應(C)人體酵素只能在人體内進行催化反應(D)—種酵素只能催化一
- 根據目前主要的看法,恐龍於何時自地球上滅絕?(A)古生元 (B)中生代 (C)新生代 (D)侏羅紀
- 某地點量得背斜東側的層態為走向北偏西45度,向東傾斜30度,在此背斜西側的同一地層,量得層態為走向北偏東45度,向西傾斜30度,則此背斜向哪個方向傾沒?(A)東 (B)西 (C)南 (D)北
- 台灣附近震源分布深度的主要範圍為何?(A)0至200公里 (B)200至400公里 (C)400至600公里 (D)600至800公里
- ()下列何者不悬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所產生的影響?(A)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B)造成溫室效應(C)平衡空氣中氧 氣及二氧化碳的濃度(D)產生葡萄糖,以提供植物本身與其他生物使用。
- 下列有關地球歷史上出現之事件或現象的敘述何者正確?(A)盤古大陸出現於二疊紀(B)地球由融熔態而冷卻過程中,地表最初形成之岩石應為花岡岩(C)地球上第一個化石發現於543百萬年前(D)藍綠菌首
- 下列著名的地點分別位於何種性質的板塊邊界上?
- ()附圖為葉片橫切面的放大圖,則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A)甲、乙、戊的細胞,均可行光合作用(B)光反應的反 應物,由丁進入植物體内(C)暗反應的產物,可由丙運送至植物體其他部位(D)植物的葉片
- 在高雄市的地質圖上,岡山、左營和鳳山一帶(近海岸部分)以黃色系為主,依地質圖上的用色原則判斷,其生成年代為何?(A)全新世和更新世 (B)上新世和中新世 (C)漸新世和始新世 (D)始新世以前
- ()有關光合作用的反應包括:甲.使水分解;乙.產生氧氣;丙.二氧化碳參與反應;丁.產生葡萄糖;戊.葉綠素吸光。請 問屬於光反應的步驟有哪些? (A)甲乙戊(B)丙丁戊(C)甲丙丁(D)乙丙丁。
- ()有關消化器官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食道的蠕動,可讓食物快速往胃部移動(B)胃成囊狀,可暫時儲存食物 (C)谓液中的鹽酸,可提高胃蛋白酶的催化活性(D)瀵便在小腸中停留太久,水分被吸收太
- ()植物根部的根毛與小腸內壁的絨毛均是和吸收有關的構造,試問根毛或絨毛呈現突起狀,其意義為何?(A)增加吸 收效率(B)便於分泌腸液(C)有效保護內部(D)無特殊生理意義。
- 右圖(六)為全球環境圖,甲地在太平洋東岸,乙地在太平洋西岸,聖嬰現象發生時,有關甲乙兩地的比較,【題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海水溫度 海平面高度(A) 甲>乙 甲>乙(B) 甲>乙 甲<乙(C)
- 26-27 題根據右圖作答。【題組】 右圖為影響地球冰期、間冰期氣候震盪的三種軌道力及地表六月21日日照量之變化圖,根據右圖下列哪一選項之敘述正確?(A)甲為地軸傾斜角(obliquity)(
- 大西洋平均鹽度較太平洋高的主要原因為何?(A)陸源輸入物質較多(B)山勢陡峭,被風吹拂帶至水中的顆粒物質多(C)從大西洋蒸發的水被風帶至太平洋才降下(D)大西洋沿岸居住人口較多,排放汙染源較多
- 【題組】根據右圖,在其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下列哪一選項之軌道力對高緯度地區之日照亮的改變影響最為顯著?(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