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 為維持外層電子數為 8 的穩定組態,鎂(Mg)最有可能形成下列何種離子?
(A)Mg2+
(B) Mg2-
(C)Mg6+
(D)Mg6-
(A)Mg2+
(B) Mg2-
(C)Mg6+
(D)Mg6-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3),B(2),C(1),D(0),E(0)
內容推薦
- 25 關於海龍 1211 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化合物可命名為溴氯氟甲烷(B)不會破壞臭氧層因此近年被廣泛使用(C)常溫常壓下為氣態(D)海龍 1211 主要用途是作為冰箱或冷氣機的冷媒
- 34 在標準狀態下,一個鋅-銀電池測得的電動勢為 56 V,其氧化還原反應式為 Zn(s) + 2Ag+(aq)→Zn2+(aq) + 2Ag(s)。若已知鋅離子的標準還原電位為 -0.76 V,
- 24 潛水員在海面下常使用由氦與氧混合的氣體呼吸,為避免身體不適,須調整所呼吸的混合氣體比例,使氧的分壓維持在 0.2 atm。假設某日海平面為一大氣壓 (76 cm-Hg,水銀密度為 6 g/
- 33 混合碳酸鈣(CaCO3)與鹽酸(HCl),將會有氣體生成,下列何者不是此反應的產物?(A) CaO (B) CaCl2 (C) CO2 (D) H2O
- 有關氣孔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氣孔大都位於葉的上表皮(B)氣孔可以行光合作用(C)植物缺水時氣孔即行關閉(D)氣孔日夜皆開放。
- 23 下列有機化合物的官能基團中,那些可以被 KMnO4氧化?①醇 ②醛 ③ 酮 ④羧酸(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32 單質子酸在溶液中解離:HA ⇌ H+ + A-,若某一濃度為 0 M 的單質子酸溶液其 pH = 0,則此弱酸的 Ka 最接近下列那一數值?(A) 10-3 (B) 10-4 (C) 1
- 下表為甲、乙、丙、丁四位同學運動前與運動後的每分鐘脈搏與心跳測得之數據,請指出哪一位學生的數據才是合理的? (A)甲(B)乙(C)丙(D)丁。
- 多細胞生物大都有特殊的構造來運輸物質主要原因是?(A)細胞會產生廢物(B)細胞的擴散作用太緩慢(C)細胞需要大量的養分(D)細胞質的流動太快。
- 下表是日治時期台籍、日籍兒童初等教育就學率比較,請問:西元1940年到1944年,台籍兒童就學率從6%快速提高到3%,其原因為何?(A) 總督府為了配合實施「無方針主義政策」,主動在
內容推薦
- 37 桶裝瓦斯(液化石油氣)含有 60%丙烷和 40%丁烷(重量百分率),若燃燒一公斤的液化石油氣可產生多少熱量?(分子量:丙烷 44;丁烷 58。莫耳燃燒熱:丙烷= 2200 KJ/mol;丁烷=
- 38 在 0.1 M CuSO4溶液中,置入一鋅片,放置隔夜,發現溶液顏色變淡,且在原鋅片表面,有許多新產生的金屬物質附著。則此變化過程中,下列何者為氧化劑?(A)銅離子 (B)硫酸根 (C)鋅片 (
- 參考圖二,有關澱粉、蛋白質和脂質三種養分與消化液的敘述,哪一個正確? (A)澱粉的消化和戊、庚、辛所分泌的消化液有關 (B)蛋白質的消化和乙、丙、辛所分泌的消化液有關 (C)脂質的消化和乙、丁、庚
- 【題組】 =180° (2分)
- 東漢末年操控漢獻帝,進而企圖統一全國是下列哪一個人物? (A)曹操 (B)劉備 (C)孫權 (D)司馬炎
- 有關食物所含養分被人體分解後的小分子配對,何者正確? (A)澱粉分解成甘油 (B)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 (C)脂質分解成葡萄糖 (D)纖維素分解成維生素。
- 新聞報導:「蕭萬長先生代表總統李登輝參加非正式經濟領袖會議…」,此時政府所採取的外交、兩岸策略是(A)行彈性外交(B)強調一邊一國(C)兩岸採政治對峙的局面(D)以和平統戰為兩岸關係的指導原則。
- 西元17世紀後,隨著歐洲人前來亞洲貿易,美洲的白銀被歐洲人用來買南洋群島的香料和中國的生絲、瓷器,白銀因而大量湧入中國,造成中國貨幣經濟的重大變化。最早直到下列何事發生之後,白銀大量流出中國?
- A、B、C、D 四人分別因為意外受傷而被送入急診室,醫生發現他們的腦部運作正常,而且所有受器與動器也都無受損跡象,但為檢查他們神經系統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損,醫生進行進一步測試,結果如下表。 右
- 請問下列關於植物水分恆定的敘述,何者錯誤?(A)植物體水分由根部吸收,最後由氣孔或皮孔蒸散離開植物體(B)陸生植物的角質層與莖的樹皮皆能防止水份過度散失(C)植物體內水分過少時,可藉由關閉氣孔
- 芯蕊是在福建省投資設廠的台商,原本她需經由香港轉機才能到福建,但她現在可以從台灣經金門往返福建,請問這是何種政策的結果?(A)解除戒嚴令(B)終止動員戡亂(C)小三通(D)大三通。
- 【題組二】娟娟在書局中翻閱一本科學雜誌,其中有一篇文章在描述全球板塊分布和各種板塊邊界的地形特徵,並用附圖輔助說明,根據課本中的相關知識,試回答下列三題。【題組】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地點,哪些
- 圖(一)與圖(二)是中國近代開放的通商口岸圖。請問:造成圖(一)演變至圖(二)的事件,對中國產生何種影響?(A) 外國人在中國不受中國法律管轄 (B)香港島主權由中國轉移至英國 (C)朝鮮獨立
- 下圖是漢代重要大事的漫畫,請問: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下列哪一個正確? (A)甲丙乙丁 (B)乙丙甲丁 (C)丙甲乙丁 (D)丁甲乙丙
- 圖三中甲、乙是小腸絨毛內的兩條血管,當魯夫的小腸吸收養分時,何者正確?(血管旁的箭頭表示血管內的血流方向) (A)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甲血管<乙血管 (B)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甲血管>乙血管 (C)
- 39 定溫時,PCl3(g) + Cl2(g) ⇌ PCl5(g)在一容器內達成平衡,進行下列何種動作,可以使平衡後的 Cl2(g)的莫耳數增加?(A)加入 PCl3(g) (B)加入 PCl5(g)
- 【題組】圖中四個位置的海床岩石的年齡,哪一個最老?(A)甲(B)乙(C)丙(D)丁。
- 一點移動時,與二定點間距離之和恆為常數,該動點所移動的軌跡為: (A)圓(B)橢圓 (C)拋物線 (D)漸開線。
- (二)西元 19 世紀的這裡是一個充滿火藥味的地方,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不僅宗教信仰不同,就連民族也不同,於是被統治者經常高喊:「我們要獨立」,他們雖如願了,反而時常相互衝突,最後此地成了「歐洲火藥庫
- " "符號,表示(A)電流表(B)瓦特計(C)電壓表(D)功率因數計。
- 40 在 20℃時製備硫化鎳(NiS)的飽和溶液,每公升約可溶解 6×10-4克的硫化鎳,硫化鎳的莫耳質量為 77 克。在 20℃下硫化鎳的溶解度積常數(Ksp)為多少?(A) 2×10
- 【題組】下列各處常見的地形與地質構造,何者正確?(A)甲處形成海溝(B)乙處形成中洋脊(C)丙處常可見到正斷層(D)丁處常可見到褶皺山脈。
- 材料在即將破壞時,其截面直徑會有快速縮小之現象,此種現象稱為_____ 現象。(2分)
- 四、利用 Frobenius 級數 的方法求解微分方程式 ( x 2 − x) y"− xy '+ y = 0 。(15 分)
- 下列那一本書並非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研究的內容? (A)論語 (B)易經 (C)老子 (D)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