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下表為甲、乙、丙、丁四位同學運動前與運動後的每分鐘脈搏與心跳測得之數據,請指出哪一位學生的數據才是合理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下表是日治時期台籍、日籍兒童初等教育就學率比較,請問:西元1940年到1944年,台籍兒童就學率從6%快速提高到3%,其原因為何?(A) 總督府為了配合實施「無方針主義政策」,主動在
- 31 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與水結合產生葡萄糖(C6H12O6)與氧氣,此反應若消耗 3 莫耳的水,應會產生多少莫耳的氧氣?(A) 1 (B) 5 (C) 3 (D) 6
- 泓億於錐形瓶內倒入約 100mL 的紅色溶液,將芹菜葉柄基部放入水中,切取一枝葉柄連葉插入瓶內,置於通風處約 2 小時,如圖(一)、圖(二)。則:【題組】0切取芹菜葉柄時,要放在水中切,其目的為何
- 請問肥料如何從根部送到植物體各處?(A)由韌皮部來運送(B)由木質部來運送(C)由樹心來運送(D)由樹皮來運送。
- 某本書中描述一位歷史人物:「他曾經作過乩童、工友,後來卻習醫當上醫生,並帶領台灣人進行文化抗日運動,因而被視為日治時代最有活力和魅力的政治領袖,甚至有『台灣孫中山』的美譽。」請問這段敘述是指何人
- 30 對於水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固態水的密度小於液態水的密度(B)在 0℃時將 50 公克的冰變為水液體所需能量是在 100℃時將 50 公克水液體變為水蒸氣的能量之 1/2(C)水凝固時體積
- 下列何種生物不具循環系統?(A)蝗蟲(B)青蛙(C)草履蟲(D)人類。
- 「測定光合作用產物」的實驗裝置中,為何要將葉片放在酒精中加熱?(A)使細胞壁溶解(B)酒精可溶解色素避免妨礙觀察碘液是否變色(C)酒精可將澱粉溶出方便檢驗(D)酒精沸點較低比較不會將葉片煮爛。。
- 一部小說中有以下一段情節:「太明開始對教育有了懷疑了。最少是對教育方法有所懷疑。想起來有很多不能了解的。比如小學校不用體罰,也能提高教育的效果;為什麼公學校不能那樣?小學校按照學則辦理,為什麼公
- 29 下列各組化合物之酸性大小的比較,何者正確?(A) BCl3>BF3 (B) H3AsO4>H3PO4(C) CH3COOH>CH2ClCOOH (D) H3PO4>H3PO3
內容推薦
- 23 下列有機化合物的官能基團中,那些可以被 KMnO4氧化?①醇 ②醛 ③ 酮 ④羧酸(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有關氣孔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氣孔大都位於葉的上表皮(B)氣孔可以行光合作用(C)植物缺水時氣孔即行關閉(D)氣孔日夜皆開放。
- 33 混合碳酸鈣(CaCO3)與鹽酸(HCl),將會有氣體生成,下列何者不是此反應的產物?(A) CaO (B) CaCl2 (C) CO2 (D) H2O
- 24 潛水員在海面下常使用由氦與氧混合的氣體呼吸,為避免身體不適,須調整所呼吸的混合氣體比例,使氧的分壓維持在 0.2 atm。假設某日海平面為一大氣壓 (76 cm-Hg,水銀密度為 6 g/
- 34 在標準狀態下,一個鋅-銀電池測得的電動勢為 56 V,其氧化還原反應式為 Zn(s) + 2Ag+(aq)→Zn2+(aq) + 2Ag(s)。若已知鋅離子的標準還原電位為 -0.76 V,
- 25 關於海龍 1211 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化合物可命名為溴氯氟甲烷(B)不會破壞臭氧層因此近年被廣泛使用(C)常溫常壓下為氣態(D)海龍 1211 主要用途是作為冰箱或冷氣機的冷媒
- 35 下列反應:2NO(g) + O2(g) → 2NO2(g) 的反應速率定義式為 rate = k[NO]2[O2],針對此反應若將 NO及 O2 的濃度都各增加為兩倍時,反應速率應增加為多少倍?
- 26 為維持外層電子數為 8 的穩定組態,鎂(Mg)最有可能形成下列何種離子?(A)Mg2+ (B) Mg2-(C)Mg6+(D)Mg6-
- 36 下列單一因素引起的小型火災事件,處理原理何者錯誤?(A)一般木製品起火,以水滅火能夠降低可燃物的溫度(B)油品起火時,以消防砂掩蓋能夠隔絕助燃物(C)活性金屬如鈉鉀起火時,以水滅火能夠與其進行中
- 37 桶裝瓦斯(液化石油氣)含有 60%丙烷和 40%丁烷(重量百分率),若燃燒一公斤的液化石油氣可產生多少熱量?(分子量:丙烷 44;丁烷 58。莫耳燃燒熱:丙烷= 2200 KJ/mol;丁烷=
- 38 在 0.1 M CuSO4溶液中,置入一鋅片,放置隔夜,發現溶液顏色變淡,且在原鋅片表面,有許多新產生的金屬物質附著。則此變化過程中,下列何者為氧化劑?(A)銅離子 (B)硫酸根 (C)鋅片 (
- 參考圖二,有關澱粉、蛋白質和脂質三種養分與消化液的敘述,哪一個正確? (A)澱粉的消化和戊、庚、辛所分泌的消化液有關 (B)蛋白質的消化和乙、丙、辛所分泌的消化液有關 (C)脂質的消化和乙、丁、庚
- 【題組】 =180° (2分)
- 東漢末年操控漢獻帝,進而企圖統一全國是下列哪一個人物? (A)曹操 (B)劉備 (C)孫權 (D)司馬炎
- 有關食物所含養分被人體分解後的小分子配對,何者正確? (A)澱粉分解成甘油 (B)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 (C)脂質分解成葡萄糖 (D)纖維素分解成維生素。
- 新聞報導:「蕭萬長先生代表總統李登輝參加非正式經濟領袖會議…」,此時政府所採取的外交、兩岸策略是(A)行彈性外交(B)強調一邊一國(C)兩岸採政治對峙的局面(D)以和平統戰為兩岸關係的指導原則。
- 西元17世紀後,隨著歐洲人前來亞洲貿易,美洲的白銀被歐洲人用來買南洋群島的香料和中國的生絲、瓷器,白銀因而大量湧入中國,造成中國貨幣經濟的重大變化。最早直到下列何事發生之後,白銀大量流出中國?
- A、B、C、D 四人分別因為意外受傷而被送入急診室,醫生發現他們的腦部運作正常,而且所有受器與動器也都無受損跡象,但為檢查他們神經系統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損,醫生進行進一步測試,結果如下表。 右
- 請問下列關於植物水分恆定的敘述,何者錯誤?(A)植物體水分由根部吸收,最後由氣孔或皮孔蒸散離開植物體(B)陸生植物的角質層與莖的樹皮皆能防止水份過度散失(C)植物體內水分過少時,可藉由關閉氣孔
- 芯蕊是在福建省投資設廠的台商,原本她需經由香港轉機才能到福建,但她現在可以從台灣經金門往返福建,請問這是何種政策的結果?(A)解除戒嚴令(B)終止動員戡亂(C)小三通(D)大三通。
- 【題組二】娟娟在書局中翻閱一本科學雜誌,其中有一篇文章在描述全球板塊分布和各種板塊邊界的地形特徵,並用附圖輔助說明,根據課本中的相關知識,試回答下列三題。【題組】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地點,哪些
- 圖(一)與圖(二)是中國近代開放的通商口岸圖。請問:造成圖(一)演變至圖(二)的事件,對中國產生何種影響?(A) 外國人在中國不受中國法律管轄 (B)香港島主權由中國轉移至英國 (C)朝鮮獨立
- 下圖是漢代重要大事的漫畫,請問: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下列哪一個正確? (A)甲丙乙丁 (B)乙丙甲丁 (C)丙甲乙丁 (D)丁甲乙丙
- 圖三中甲、乙是小腸絨毛內的兩條血管,當魯夫的小腸吸收養分時,何者正確?(血管旁的箭頭表示血管內的血流方向) (A)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甲血管<乙血管 (B)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甲血管>乙血管 (C)
- 39 定溫時,PCl3(g) + Cl2(g) ⇌ PCl5(g)在一容器內達成平衡,進行下列何種動作,可以使平衡後的 Cl2(g)的莫耳數增加?(A)加入 PCl3(g) (B)加入 PCl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