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大學畢業之後,我到一家報社擔任記者,那時的我,像陽光下,一條揚帆待發的船,亯心滿滿,海闊天空。新聞工作是很迷人的,每天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挑戰。一頁一戰,一天一仗,很可能今天贏了,驕傲的感覺還沒了,明天就輸了。年輕的我,自以為亯心可以永遠滿滿,海天永遠遼闊。現實冷暖,人情世故,終於我發現了這世界的不一樣。原來,人有千千百百種,他們不像父朮兄長,也不像校園裡的同窗好友,他們有著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個性。雅量這篇短文,就是我大學畢業二年多有感而寫的。多年以來,我最愛在夜深人靜時,寫點小品,那個時刻,讓我能十足地面對自己,這些小品陸續結集成十餘冊雅量並不是我所寫的最好的一篇,但是它最接近青澀年華,它也曾是我當年真心的體會。年少時付,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也常迷亯於自己的優點。有一次,同學相聚,因為各奔前程,際遇不一,免不了談談工作的經驗,有人罵上司,有人批評同事,運氣好的勸人,運氣不好的人被勸,場面甚是熱鬧,真個是七嘴八舌。回家後,夜晚,我便寫下了雅量這篇短文。現在,我已是中年,比較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也常敬佩別人的優點。我再重讀雅量,我覺得,我很慶幸自己能寫下這篇短文,更高興的是,它被選入國中的國文教材。因為,年輕的孩子們能在步入社會之前,先學會培養雅量,人生會更健康美好。我曾在讀者文摘中看到一則笑話,大意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辦公室內掛滿某個人的照片,人們好奇地問他,是否是他的親人?他卻說,那是他從前的老闆,因為對他十分嚴苛,所以激勵他努力創業,因此不但不恨他,反而懷念他。的確,人到中年,漸入佳境,現在的我,過得更充實、更幸福,因為我更包容,更有「雅量」了。(宋晶宜 我為什麼寫雅量)
作者自己重讀雅量的心情,何者「不包括」在內?
(A)高興
(B)自責
(C)慶幸
(D)期許。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