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 下列法定刑,何者為最輕?
(A)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10 萬元以下罰金
(B)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C) 6 月以上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5 萬元以下罰金
(D) 6 月以上 3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5 萬元以下罰金
(A)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10 萬元以下罰金
(B)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C) 6 月以上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5 萬元以下罰金
(D) 6 月以上 3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5 萬元以下罰金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324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18 甲與乙事前共同計劃闖空門行竊,乙侵入屋內翻箱倒櫃之際,甲在外把風並開車接應。依實務見解,有關甲、乙之刑事責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成立加重竊盜罪之共同正犯 (B)甲、乙成立加重竊盜罪
- 17 醫生甲欲殺丙,將每日由乙為丙定時注射之營養針劑調包為毒針,不知情的乙持該針劑注射丙血管致丙死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與乙為故意殺人罪之共同正犯 (B)甲與乙為故意殺人罪之同時犯 (C)乙
- 16 公務員職務上受賄罪屬下列何種犯罪類型?(A)結果加重犯 (B)純正身分犯 (C)純正不作為犯 (D)己手犯
- 15 甲欲殺乙多時。某夜,甲以為走在前面之人為乙,乃持刀殺之,一刀下去後,該人倒地,甲赫然發現此人非乙,乃停止殺人,轉身倉皇逃離;路人見狀,及時救助該被害人,倖無大礙。關於甲之行為,下列敘述 何者正確
- 14 甲與 A 發生糾紛,心生憤恨,基於殺人犯意持改造手槍到 A 宅內,朝 A 胸部開 1 槍,隨即離去,返家中途,甲心生悔意通知救護車到現場,A 經救護車送醫後仍不治死亡。甲之刑責為何? (A)殺人
- 13 甲為了謀奪其兄弟乙之財產,準備了毒藥要毒殺乙,但甲之太太丙得知此情,不想讓甲鑄成大錯,偷偷將毒藥掉包,以營養劑替代之。甲未發現,仍以該掉包後的「毒藥」下毒,乙安全無恙。依實務見解,甲之 行為應如
- 12 某私人公司職員甲,知悉同事乙之配偶丙,為主管違建查處之公務員,乃致送禮金給乙,請求乙拜託丙協助關說,以避免住家違建被拆除;乙答應,但丙並不知情。甲、乙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成立行賄
- 11 對於故意與過失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故意既遂犯與未遂犯之主觀要件並無不同,均須具備構成要件故意始得成立 (B)幫助犯與教唆犯之主觀要件並無不同,均需具備使正犯萌生犯意之意思始得成立 (C)
- 10 甲女長期不滿 A 女與先生有曖昧關係,某日參加朋友聚餐,看見打扮妖豔的 B 女以為是 A 女,不假思索對 B 拳打腳踢。甲的刑責為何? (A)成立打擊錯誤,論以過失傷害罪 (B)成立打擊錯誤,論
- 9 甲欲以溺斃方式殺害乙,而將乙推落河川中,結果乙卻因頭部撞及橋墩而導致死亡。關於甲的刑事責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乃非重大偏離的因果歷程錯誤,不阻卻故意,甲成立殺人既遂罪 (B)此乃打擊錯誤
內容推薦
- 22 有關「故意」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故意並不以具備認識或預見為必要,縱然對於構成要件並未預見,但對於結果之發生具有意欲,仍屬故意 (B)對於超過基本構成要件之加重結果,須具備故意,始得成立加
- 23 甲欲殺害乙,將丙誤為乙而射殺,甲應負如何的刑責?(A)僅成立 1 個殺人既遂罪 (B)成立 1 個殺人既遂罪與 1 個殺人未遂罪,兩者想像競合 (C)成立 1 個過失致死罪 (D)成立 1 個過
- 24 有關刑法之阻卻違法事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刑法第 24 條之緊急避難,僅得針對現在不法之侵害而為之 (B)關於避免他人危難之緊急避難規定,於公務上有特別義務者,不適用之 (C)公務員明知上
- 25 關於正犯與共犯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二人以上共同實行犯罪之行為者,皆為正犯 (B)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但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不構成幫助犯 (C)教唆犯之處罰,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之 (
- 26 下列何種情形,甲可依刑法第 23 條正當防衛之規定而不罰?(A)甲取得乙之同意,將乙打傷 (B)甲見乙持刀朝丙逐步逼近,於是拿球棒將乙打傷 (C)員警甲持法院核發之令狀,搜索乙之住宅 (D)甲見
- 27 甲打算殺乙,欲借酒壯膽後為之;故甲即在故意喝醉酒使自己陷於無責任能力的狀態下殺死乙。關於甲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構成禁止錯誤,故不成立犯罪 (B)甲殺死乙時雖「無」責任能力,但仍成
- 28 甲竊車後,復飲酒駕駛該車於道路上行駛,自撞分隔島成傷,甲之行為成立竊盜罪及不能安全駕駛罪,該兩罪之關係為何? (A)想像競合 (B)法條競合 (C)數罪併罰 (D)不罰後行為
- 29 關於依法令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依法令之行為為阻卻違法事由 (B)依刑法規定,依法令之行為,減輕或免除其刑 (C)違捕現行犯為依法令之行為 (D)法警執行死刑為依法令之行為
- 30 下列何種犯罪類型,行為人不具備公務員身分亦可單獨違犯?(A)收賄罪 (B)行賄罪 (C)圖利罪 (D)枉法裁判罪
- 下列何者屬於刑法上的公務員?(A)協助警察處理拖吊交通違規車輛之業者 (B)代收政府機關稅收的便利商店店員 (C)任職於臺灣省自來水公司依政府採購法負責招標業務之職員 (D)任職於國立大學負責教
- 32 甲意圖供行使之用,先後分別向乙、丙、丁、戊等四人收集其偽造之新臺幣,依實務見解,甲僅成立一個刑法第 196 條第 1 項收集偽造貨幣罪,其理由為何? (A)本罪為集合犯 (B)本罪為習慣犯 (C
- 33 甲騎乙所有之機車,在路上不慎擦撞丙停靠路邊的勞斯萊斯名貴汽車,甲隨即逃離現場,甲返家後告知乙此情,次日,乙將受損之機車出賣給資源回收商。有關甲、乙刑責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甲成立肇事逃逸
- 34 有關「類推禁止」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類推適用源自不自證己罪原則 (B)刑法原則上許可類推適用 (C)類推禁止是出於罪刑相當原則的考量 (D)刑法並不禁止有利於行為人之類推適用
- 35 有關刑法第 165 條湮滅證據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本罪所湮滅之證據,包含關係自己或他人被告案件之證據 (B)本罪之行為客體僅及於「刑事被告案件之證據」 ,不包含民事被告案件之證據 (C)
- 36 下列何者不成立刑法第 132 條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A)國家考試命題委員於考試前,將考題內容告知補習班業者 (B)警察甲於臨檢前先通知非法色情按摩業者將要臨檢 (C)調查局之調查官於搜索被告之
- 37 有關刑法第 135 條第 1 項妨害公務員執行職務罪的「強暴」概念,下列何者屬之?(A)甲於警察臨檢時,毀損呼氣酒精測試器 (B)甲於警察臨檢時,大哭大鬧 (C)甲於警察臨檢時,以髒話咒罵警察
- 38 關於刑法第 153 條煽惑他人犯罪或違背法令罪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以朋友私人間口耳相傳的方式,成立本罪 (B)以演說方式公然勸誘大眾拒買某特定購物網站之貨品,成立本罪 (C)以文字或圖畫
- 39 關於脫逃罪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受警察約詢之犯罪嫌疑人,不告知而離開現場者,成立刑法第 161 條第 1 項脫逃罪 (B)假釋中之人未依法定期向觀護人報到者,成立刑法第 161 條第 1
- 40 依實務見解,下列何者可構成刑法第 315 條之 1 妨害秘密罪?(A)戴眼鏡窺視在公園裸體曬日光浴之人 (B)以肉眼窺視對面大樓住家內之人洗澡 (C)以耳朵貼牆壁竊聽隔壁之診間醫師與病人的談話內
- 41 甲開拆一封乙的信件欲閱讀時,發現信件內容是以甲看不懂的阿拉伯文寫成,故小心翼翼地將信件回復為原本的封緘狀態。乙知悉後,怒告甲觸犯刑法第 315 條妨害書信秘密罪。有關此情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42 下列何者無法成為竊盜罪的客體?(A)電磁紀錄 (B)不具經濟交易價值的舊照片 (C)電能 (D)鄰居水塔中所存放的水
- 43 關於誣告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誣告之事實,必須有使受誣告者受刑事或懲戒處分之危險,始能成罪 (B)出於誤信、誤解,或懷疑有此事實而申告,不成立誣告罪 (C)誣告罪以所申告之事實全屬捏造,才
- 44 甲參加公司尾牙聚餐,小酌酒類,散席後,於駕駛車輛返家途中,遇警實施酒測,測得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 0.35 毫克,惟甲主張測試其平衡、反應等能力,經測均為正常。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
- 45 某國立大學畢業生甲遺失大學畢業證書,其異想天開,竟自行製作一份該大學一模一樣的畢業證書,甲之行為應如何論罪? (A)刑法第 210 條之偽造私文書罪 (B)刑法第 211 條之偽造公文書罪 (C
- 46 甲受邀至友人乙家作客,未料二人聊天時,卻因意見不同而發生爭吵;乙乃請甲離開,但甲卻表示要留下與乙辯論,不願離開,雙方僵持不下數小時之久,乙受不了報警處理。關於甲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