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九○年代初期北歐國家的社會民主政黨,隨著東歐共產政權的崩潰而紛紛在選舉中落敗,有學者因此認為資本主義已備受肯定,並且強調一個國家要在世界經濟體系中保持競爭能力,必須摒棄重視財富再分配的福利政策以提高生產力,於是國營企業的效率普受質疑,企業私營和私有化的主張漸受重視。曾幾何時,一些東歐國家追求徹底資本主義化,卻在轉型後遭到通貨膨脹和高失業率的打擊,其新興的資本市場面對境外的金融投機者恣意掠奪,國民的總資產急速縮水,東歐國家的選民轉而支持接受市場經濟與採取漸進改革,並揚棄一黨專政的左翼政黨執政。最近北歐的挪威與瑞典,主張「福利社會主義的政黨」重新獲得選民的青睞,英國的工黨、法國的社會黨、德國的社會民主黨這些具左翼色彩的政黨亦陸續取得執政。這說明了意識型態的擺盪之間存在何種事理?
(A)徹底的資本主義與徹底的共產主義皆不可取,人們期待的乃是第三條折衷路線
(B)經濟自由是政治平等的先決條件,採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是立憲民主必經階段
(C)經濟平等是一切自由的基礎,與其擁有虛幻不實的政治自由,寧可接受國家的計畫分配
(D)政治自由的國家允許人們作不同的選擇,通常工商業界追求經濟平等,平民大眾則嚮往經濟自由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42857
統計:A(18),B(2),C(2),D(3),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