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四】 東漢末年,曹操和袁紹各自占領了中原地區的部分土地。他們都想消滅對方,統一中原,於是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戰。 陳琳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原是袁紹的書記官。野心勃勃的袁紹,見曹操崛起,對自己的威脅越來越大,便讓陳琳寫了一篇檄文聲討曹操。文中慷慨陳詞,不但細數曹操的罪狀,還痛罵了他的祖宗三代。據說部下把檄文拿來時,曹操正為頭痛所苦,陳琳的檄文文采華茂、言詞犀利,讓他嚇出一身冷汗,頭痛症竟然好了。 當時袁紹兵多糧足,實力大大超過曹操,但是驕傲自大,對於部屬的意見不但不採納,甚至認為他們別有所圖,還加以責備。有一個叫許攸的重要謀士,因而投奔曹操。許攸對袁紹軍隊的情況十分清楚,曹操採納他的獻策,不但打敗了袁軍猛將,也燒了袁紹的糧草,結果官渡大戰中,袁紹慘敗。 戰後,陳琳自然也成為階下囚。曹操責問陳琳:「檄文罵我就罷了,為何連祖宗三代也加以辱罵?」陳琳答說:「當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曹操本來就十分欣賞陳琳的文才,聽完後不但不生氣,還封他為官。袁紹的部屬知道了,也都紛紛投效曹操。   註: ○1 建安七子:為東漢獻帝建安年間著名的七位作家──孔融、陳琳、王粲、阮瑀、應瑒、劉楨、徐幹。○2 檄文:軍中文書的通稱,用以聲討敵人、宣示罪狀或徵召等。檄,音ㄒㄧˊ。
8.文中「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一句,陳琳的意思為何?
(A)曹操祖先三代得罪陳琳
(B)迫於形勢,不得不做
(C)他希望投效曹操
(D)為了提供曹操有利的情報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