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6-37題為題組某海邊的潮間帶有一些窪地,由於退潮時海水仍會積留在窪地中,因而形成所謂的潮間池。潮間池中最強勢的掠食者為一種海星,其主要獵物為某種貽貝,而該貽貝則是靠捕食潮間池中的無脊椎動物和藻類為生。有一位生態學家在上述的潮間池中進行實驗,他將部分潮間池的海星全部移除,其他潮間池的海星則保留作為對照組,然後進行連續十年的調查,並記錄潮間池內物種數的變化,結果如圖10。試根據上述資料回答36-37題。
36.根據上文及圖10資料,請選出最合理的推論。
(A)在對照組的潮間池中,物種數每年快速增加
(B)在實驗組的潮間池中,物種數每年持續減少
(C)在對照組的潮間池中,最強勢的掠食者為貽貝
(D)在實驗組的潮間池中,仍有掠食者存在

36.根據上文及圖10資料,請選出最合理的推論。
(A)在對照組的潮間池中,物種數每年快速增加
(B)在實驗組的潮間池中,物種數每年持續減少
(C)在對照組的潮間池中,最強勢的掠食者為貽貝
(D)在實驗組的潮間池中,仍有掠食者存在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92308
統計:A(0),B(2),C(1),D(9),E(0)
內容推薦
- 下列哪些氣體分別與空氣混合(室溫,體積比1:1),在密閉的容器內點燃時,有可能發生爆炸?(甲)甲烷(乙)氫氣(丙)一氧化碳(丁)二氧化碳(戊)二氧化氮(A)甲乙丁(B)乙丙戊(C)丙丁戊(D)甲
- 依據大氣平均垂直結構,在對流層中,溫度隨高度上升而降低,每公里約降5℃。但是在對流層頂的溫度,並不再降低,大致維持一定的溫度。最上層的大氣溫度則隨高度增加而增加。形成這種結構的主要原因為何?
- 53-54為題組氫氧化鋁在不同pH値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列於表3。根據表3資料,回答53-54題。pH溶解度 (mol/L)00×10-0 0×10-02×10-00
- 柯南固定在某地觀察日落景象,每一次他都用相機多次曝光後,再將多幅影像疊加起來,形成一幅日落重複曝光圖。依上述拍攝手法,他在某天拍攝日落景象(左側),經過一段時間後在原地又拍攝一次,將兩次的日落景
- 地球大氣的垂直溫度結構如圖8所示。增溫層的溫度所以會隨高度而增加,其原因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增溫層最接近太空(B)增溫層受到太陽風的影響(C)增溫層接受來自太陽與地表的輻射(D)增溫層吸
- 若以甲-戊代表下列物質:(甲)碳(乙)水(丙)澱粉(丁)蔗糖(戊)葡萄糖則下列哪一選項包含了上述物質中所有屬於碳水化合物的物質?(A)甲乙(B)丙丁(C)丁戊(D)甲丙戊(E)丙丁戊
- 海水的溫度、鹽度和密度是海洋的重要特性。下列有關海水溫度、鹽度和密度的敘述,哪些選項正確?(應選二項)(A)海水中所含的鹽類僅有氯化鈉(B)海水表面溫度與密度均大於深層水之溫度與密度(C)海水溫
- 下列哪一項實驗中隔絕了食物與鯊魚之間的電傳導?(A)甲(B)乙(C)丙(D)丁
- 圖9為某細胞正在進行細胞分裂的示意圖。圖中形態相似但顏色深淺不同的染色體互為同源染色體。根據圖9資料,下列有關圖中細胞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正在進行有絲分裂(B)正在進行減數分裂(C)有可
- 諾貝爾2007年化學獎頒給德國化學家俄托,俄托成功描述物質表面發生化學反應的催化過程,奠定現代表面化學的基礎,下列哪些化學反應與固體物質表面催化有關?(應選二項)(A)汽油的燃燒(B)氫在氧中燃
內容推薦
- 依照氣體動力論,在絕對溫度為 時,理想氣體分子的平均移動動能為 , 為波兹曼常數。設絕對溫度為 時,在裝有活塞的密閉氣室內,有 個某種單原子的理想氣體分子,加熱使氣溫增加 ,而維持氣室內氣壓不變
- 每人每天平均約需消耗540公升的氧氣以維持其生存與活動之所需,而若欲於冬天提供一個人淋浴所需的熱水,則天然氣的供氣速率約需達每分鐘30公升。當供應的天然氣為純甲烷,且能完全燃燒而消耗了540公升
- 根據上述的實驗結果,下列推論何者正確?(A)在自然情況下,一生態系的組成物種數會逐年減少(B)增加生態系中的生產者種類,並不會改變同一生態系的消費者種類(C)移除生態系中的主要掠食者,可
- 55-56為題組圖16顯示四氯化碳( )及水的密度隨溫度變化的情形。在25℃將等體積的四氯化碳和水倒入一試管,則見試管內液體分成兩層。再將它逐漸冷卻至-25℃,在冷卻過程中,試管內的物質狀態隨溫度而改
- 43-44題為題組圖11為電解0.5M碘化鉀水溶液的簡易示意圖。電解槽的中間用濾紙隔開,分成X與Y兩部分,而Z為直流電源。電解一段時間後,抽出X與Y的溶液各1毫升,分別放入試管後加1毫升的環己烷,塞緊
- 已知蔗糖的分子量為342g/mol,而其水溶液的發酵可用下列反應式表示: 今取蔗糖42克,溶於水後,加酵母使其發酵。假設只考慮蔗糖變為酒精的發酵,且蔗糖的發酵只完成50%,則在此發酵過程中
- 台灣水韭是稀有水生蕨類植物。下列有關台灣水韭的敘述,何者正確?(A)會開韭菜花(B)不具輸送水分及養分的維管束(C)具有根、莖和葉等器官(D)主要以種子來繁衍後代
- 承上題,下列與此統計圖相關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三項)(A)過渡期時,人口數快速成長(B)過渡期時,死亡率高於出生率(C)工業前期時的人口數,高於工業期(D)工業後期時的出生率與死亡率
- 下列有關電解0.5M碘化鉀水溶液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應選二項)(A)在電解過程中,X溶液的電極會冒出氣泡(B)在電解的過程中,Y溶液的pH值逐漸下降(C)取X溶液1毫升後,加入澱粉液
- 「生物多樣性」包括有「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多樣性」三個層次,下列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描述及其層次之配對,哪幾項正確?(應選二項)選項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描述層次(A)樹林中有猴子;珊
- 一質點沿 軸做週期性的運動,其位置坐標 對時間 的關係如圖12所示。下列有關此質點運動的敘述,何者正確?(應選二項) (A)質點在任一週期的平均速度均為零(B)外力對質點所作之功大於零(C)當
- 請閱讀下列短文後,回答第49-52題電影「海角七號」的背景故事,以情書描述六十多年前日本人撤離台灣,一名日本籍老師搭船離開台灣,與他在台灣的戀人分離的感人故事。情書中提到了如下的一些自然界現象:「一九
- 進入日本海後,如果男主角在船上看著夕陽時,在台灣墾丁的女主角也在海邊觀賞夕陽。當男主角看到太陽下緣剛好碰觸海平面,這時女主角看到的太陽高度為何?(A)整個太陽還在海平面之上(B)與男主角
- 甲、乙、丙三行星中,晝夜溫度差別最大與最小的分別是哪一顆行星?(A)最大的是甲行星,最小的是乙行星(B)最大的是甲行星,最小的是丙行星(C)最大的是乙行星,最小的是甲行星(D)最大的是乙
- 信中所提的烏魚在每年冬至前後約一個月,會自中國大陸沿海成群洄游至台灣西海岸產卵,帶給漁民一筆可觀的經濟收入,民間因而俗稱為「烏金」。試問烏魚和下列哪一種生物的親緣關係較為接近?(A)白鰻
- 下列哪一種證據的出現,可能會不利於「在海中施以大量鐵肥可減少大氣中的 CO2濃度」的理論?(A)植物性浮游生物死後便沈入海底(B)只有極少部分的植物性浮游生物會被動物性浮游生物所食(C)
- 63-64為題組近年來,全球變暖的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雖然南極和北極在地理上離我們很遙遠,但是極地變化與我們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例如,因為南、北極終年低溫,故由南極和北極向低緯度移動的氣團或洋流溫
- 此一由台灣出發到日本的航程,跨越的經度與緯度大約分別為15°與10°。已知地球赤道的周長約4萬公里,則此船的速度在由南往北的分量,平均約為多少公里/時?(A)7(B)21(C)42(D)
- 如圖18,小明在O點使質量為 的物體,以速率 沿OP方向前進, 為重力加速度,則物體可沿著OPQM的光滑軌道恰好到達M點;OP是水平直線軌道,PQM是半徑為 的鉛直半圓形軌道。物體在鉛直半圓形
- 假若上文中所取得之南極和北極格陵蘭冰蓋的冰芯氣泡都已經達到各自冰層厚度的極限,則下列有關極地冰層中氣泡的相關敘述,哪一選項正確?(A)南極冰層比北極格陵蘭冰層早形成(B)冰層中的氣泡成分
- 本文所述,鉀離子進出細胞的傳導速率隨溫度的變化,如以圖形表示,下列何者最合適 ?
- 在-20℃時試管內分成三層,由上而下的正確順序為下列哪一項?
- 下列三個反應式中的X與Y分別為兩個金屬元素的代號,但Cl為氯的元素符號。 已知三個反應均能向右進行,試依據以上三個反應式,推測下列物質中哪一個是最強的氧化劑?(A)XCl3 (B)XCl2
- 依據圖16,在下列哪一個海水深度範圍,其聲速隨深度變深而下降最快?(A)100~200m(B)400~500m(C)700~800m(D)1000~1100m
- 9指由國民經營之鐵路,稱為:(A)國營鐵路(B)地方營鐵路(C)民營鐵路(D)專用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