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7.海水的溫度、鹽度和密度是海洋的重要特性。下列有關海水溫度、鹽度和密度的敘述,哪些選項正確?(應選二項)
(A)海水中所含的鹽類僅有氯化鈉
(B)海水表面溫度與密度均大於深層水之溫度與密度
(C)海水溫度與鹽度的差異分布為形成密度流的主要原因
(D)一般而言海水表面的溫度隨著緯度的不同和季節的改變而有變化
(E)海水表面鹽度與蒸發量和降水量有關,所以赤道地區的平均鹽度最高
(A)海水中所含的鹽類僅有氯化鈉
(B)海水表面溫度與密度均大於深層水之溫度與密度
(C)海水溫度與鹽度的差異分布為形成密度流的主要原因
(D)一般而言海水表面的溫度隨著緯度的不同和季節的改變而有變化
(E)海水表面鹽度與蒸發量和降水量有關,所以赤道地區的平均鹽度最高
參考答案
答案:C,D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圖9為某細胞正在進行細胞分裂的示意圖。圖中形態相似但顏色深淺不同的染色體互為同源染色體。根據圖9資料,下列有關圖中細胞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正在進行有絲分裂(B)正在進行減數分裂(C)有可
- 諾貝爾2007年化學獎頒給德國化學家俄托,俄托成功描述物質表面發生化學反應的催化過程,奠定現代表面化學的基礎,下列哪些化學反應與固體物質表面催化有關?(應選二項)(A)汽油的燃燒(B)氫在氧中燃
- 27-28題為題組有一食品的營養標示如下表。表中的---表示未列於表中的其他成分。 每一份量30公克熱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鐵鈣129大卡8公克---1公克1克40毫克已
- 代號為X、Y、Z的三種化合物,在某條件下均能分解,各產生兩種產物,而其中有一物質是相同的,如式中的W,反應式如下(反應條件未註明): 已知:(1)P為一種鹽,其水溶液與 AgNO3反應,產生白
- 就實驗己的觀察結果而言,下列有關鯊魚近身覓食時,對食物感覺強弱的關係哪一項正確?(A)視覺 > 電覺(B)嗅覺 > 視覺(C)電覺 > 嗅覺(D)視覺 > 嗅覺
- 下列有關人類免疫缺失症病毒(HIV)的敘述,何者錯誤?(A)構造簡單,僅具有內部的核酸與外部的外膜(B)遺傳分子由RNA組成(C)可以在人類細胞中繁殖(D)出芽離開細胞時,殼外有脂雙層的膜
- 下列的反應中,哪幾項是氧化還原反應?(應選二項)
- 某河川遭受有機物污染嚴重,發生臭味,後來在污水處理系統完成後,嚴格執行污水排放制度,並向河水輸送某種氣體,使水質得到顯著的改善(包括有利於恢復自然生態)。試問輸入河川的是何種氣體?(A)二氧化碳
- 下表是一些天體的基本資料。選出此表中表面溫度最高與最低的天體。(應選二項) (A)(B)(C)(D)(E)星名天蝎獵戶太陽海王星火星視星等012-26約8-2 ~ 2顏色紅藍黃藍紅
- 50-52為題組生物覓食的方式,除了依賴我們熟悉的視覺、嗅覺、觸覺、聽覺之外,有些動物還利用電覺。圖15中甲至己六個實驗表示科學家實驗觀察海水中鯊魚對海床上下食物反應的幾種情況。圖中灰色區為砂質海床,
內容推薦
- 地球大氣的垂直溫度結構如圖8所示。增溫層的溫度所以會隨高度而增加,其原因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增溫層最接近太空(B)增溫層受到太陽風的影響(C)增溫層接受來自太陽與地表的輻射(D)增溫層吸
- 柯南固定在某地觀察日落景象,每一次他都用相機多次曝光後,再將多幅影像疊加起來,形成一幅日落重複曝光圖。依上述拍攝手法,他在某天拍攝日落景象(左側),經過一段時間後在原地又拍攝一次,將兩次的日落景
- 53-54為題組氫氧化鋁在不同pH値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列於表3。根據表3資料,回答53-54題。pH溶解度 (mol/L)00×10-0 0×10-02×10-00
- 依據大氣平均垂直結構,在對流層中,溫度隨高度上升而降低,每公里約降5℃。但是在對流層頂的溫度,並不再降低,大致維持一定的溫度。最上層的大氣溫度則隨高度增加而增加。形成這種結構的主要原因為何?
- 下列哪些氣體分別與空氣混合(室溫,體積比1:1),在密閉的容器內點燃時,有可能發生爆炸?(甲)甲烷(乙)氫氣(丙)一氧化碳(丁)二氧化碳(戊)二氧化氮(A)甲乙丁(B)乙丙戊(C)丙丁戊(D)甲
- 在過去數萬年中,地球曾經處於冰河期,全球的海陸分布與現在不同。下列有關台灣海峽與歐亞大陸沿岸在冰河期間的敘述,何者正確?(A)由於全球大都覆蓋在冰河下,台灣海峽海平面上升,台灣沿海地區的珊瑚生長
- 36-37題為題組某海邊的潮間帶有一些窪地,由於退潮時海水仍會積留在窪地中,因而形成所謂的潮間池。潮間池中最強勢的掠食者為一種海星,其主要獵物為某種貽貝,而該貽貝則是靠捕食潮間池中的無脊椎動物和藻類為
- 若要將表3在有限的空間作圖以便看出溶解度隨pH的變化,則縱座標應使用下列哪一項(最方便)?(A)溶解度 × 1000(B)溶解度 ÷ 1000(C)溶解度 + 1000(D)溶解度 -
- 依照氣體動力論,在絕對溫度為 時,理想氣體分子的平均移動動能為 , 為波兹曼常數。設絕對溫度為 時,在裝有活塞的密閉氣室內,有 個某種單原子的理想氣體分子,加熱使氣溫增加 ,而維持氣室內氣壓不變
- 每人每天平均約需消耗540公升的氧氣以維持其生存與活動之所需,而若欲於冬天提供一個人淋浴所需的熱水,則天然氣的供氣速率約需達每分鐘30公升。當供應的天然氣為純甲烷,且能完全燃燒而消耗了540公升
- 根據上述的實驗結果,下列推論何者正確?(A)在自然情況下,一生態系的組成物種數會逐年減少(B)增加生態系中的生產者種類,並不會改變同一生態系的消費者種類(C)移除生態系中的主要掠食者,可
- 55-56為題組圖16顯示四氯化碳( )及水的密度隨溫度變化的情形。在25℃將等體積的四氯化碳和水倒入一試管,則見試管內液體分成兩層。再將它逐漸冷卻至-25℃,在冷卻過程中,試管內的物質狀態隨溫度而改
- 43-44題為題組圖11為電解0.5M碘化鉀水溶液的簡易示意圖。電解槽的中間用濾紙隔開,分成X與Y兩部分,而Z為直流電源。電解一段時間後,抽出X與Y的溶液各1毫升,分別放入試管後加1毫升的環己烷,塞緊
- 已知蔗糖的分子量為342g/mol,而其水溶液的發酵可用下列反應式表示: 今取蔗糖42克,溶於水後,加酵母使其發酵。假設只考慮蔗糖變為酒精的發酵,且蔗糖的發酵只完成50%,則在此發酵過程中
- 台灣水韭是稀有水生蕨類植物。下列有關台灣水韭的敘述,何者正確?(A)會開韭菜花(B)不具輸送水分及養分的維管束(C)具有根、莖和葉等器官(D)主要以種子來繁衍後代
- 承上題,下列與此統計圖相關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三項)(A)過渡期時,人口數快速成長(B)過渡期時,死亡率高於出生率(C)工業前期時的人口數,高於工業期(D)工業後期時的出生率與死亡率
- 下列有關電解0.5M碘化鉀水溶液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應選二項)(A)在電解過程中,X溶液的電極會冒出氣泡(B)在電解的過程中,Y溶液的pH值逐漸下降(C)取X溶液1毫升後,加入澱粉液
- 「生物多樣性」包括有「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多樣性」三個層次,下列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描述及其層次之配對,哪幾項正確?(應選二項)選項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描述層次(A)樹林中有猴子;珊
- 一質點沿 軸做週期性的運動,其位置坐標 對時間 的關係如圖12所示。下列有關此質點運動的敘述,何者正確?(應選二項) (A)質點在任一週期的平均速度均為零(B)外力對質點所作之功大於零(C)當
- 請閱讀下列短文後,回答第49-52題電影「海角七號」的背景故事,以情書描述六十多年前日本人撤離台灣,一名日本籍老師搭船離開台灣,與他在台灣的戀人分離的感人故事。情書中提到了如下的一些自然界現象:「一九
- 進入日本海後,如果男主角在船上看著夕陽時,在台灣墾丁的女主角也在海邊觀賞夕陽。當男主角看到太陽下緣剛好碰觸海平面,這時女主角看到的太陽高度為何?(A)整個太陽還在海平面之上(B)與男主角
- 甲、乙、丙三行星中,晝夜溫度差別最大與最小的分別是哪一顆行星?(A)最大的是甲行星,最小的是乙行星(B)最大的是甲行星,最小的是丙行星(C)最大的是乙行星,最小的是甲行星(D)最大的是乙
- 信中所提的烏魚在每年冬至前後約一個月,會自中國大陸沿海成群洄游至台灣西海岸產卵,帶給漁民一筆可觀的經濟收入,民間因而俗稱為「烏金」。試問烏魚和下列哪一種生物的親緣關係較為接近?(A)白鰻
- 下列哪一種證據的出現,可能會不利於「在海中施以大量鐵肥可減少大氣中的 CO2濃度」的理論?(A)植物性浮游生物死後便沈入海底(B)只有極少部分的植物性浮游生物會被動物性浮游生物所食(C)
- 63-64為題組近年來,全球變暖的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雖然南極和北極在地理上離我們很遙遠,但是極地變化與我們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例如,因為南、北極終年低溫,故由南極和北極向低緯度移動的氣團或洋流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