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我國憲法第61條:行政院之組織,以法律定之。我國據此制定「行政院組織法」,使行政院能實踐憲法中所規定之職權。對於憲法原則性的規範,以法律具體落實,即是採取下列哪一項憲法變遷的途徑?
(A)憲政慣例
(B)憲法解釋
(C)法令補充
(D)修改憲法
(A)憲政慣例
(B)憲法解釋
(C)法令補充
(D)修改憲法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96429
統計:A(7),B(13),C(78),D(3),E(0)
內容推薦
- 「公民與社會」課堂中討論「政府的功能與角色」,以下四項發言中,何者發言的內容與自由主義的理念最接近? (A)政府的存在會限制人民的權利,但是人民又不能沒有政府 (B)政府應該鼓勵人民擁有宗教信仰,以提
- .憲政是國政的脊梁,一綱舉,百目張;一綱摧,百目散。憲政架構影響到外交情境的變化,如何制訂國防政策的方針、兩岸能否建立「雙贏關係」或「和平穩定互動架構」、中華民國是否可能實現「亞太營運中心」或「全球運
- 《中華民國憲法》第16條表示:「人民有請願、訴願及訴訟之權。」但憲法中卻沒有寫明人民應如何行使這些權利。而這些權利,就由立法院制定《請願法》、《訴願法》和《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 十八世紀之後,歐美發生一連串的民主革命運動,形成了一股憲政主義風潮,成為近代民主國家積極追求與實現的目標。下列有關「憲政主義」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憲政主義國家為防止政府濫權,主張權力制衡;(乙)
- 隨著臺北縣和臺中縣/市等升格直轄市議題發燒,今年四月攸關縣市合併升格的《地方制度法》修正案,經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縣市合併人口達一百二十五萬以上,即符合申請升格要件,但行政院擁有最終核定權。上述地方政
- 根據我國內政部規劃,擬將現行全國廿五縣市改為「北北基」、「臺中縣市」與「高雄縣市」等「三都」,並合併新竹縣、市,嘉義縣、市及臺南縣、市,再加上現有縣成為「十五縣」。關於此方案之法定程序,請問下列何者正
- .隨著臺北縣和臺中縣/市等升格直轄市議題發燒,2009年4月攸關縣市合併升格的《地方制度法》修正案,經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縣市合併人口達125萬以上,即符合申請升格要件,但行政院擁有最終核定權。上述地
- .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上的科技、文化、價值觀、思想……都會有所轉變,在劇烈的社會變遷之下,憲法和其他制度也必須適時做調整,以順應社會變遷、與時俱進。請問,下列何者屬於憲法變遷的途徑?(甲)發布緊急命令
- 2010年兩岸第六次「江陳會」,在台北圓山飯店展開,關於此次會談協商的敘述,下列何者為「是」? (A)簽署完成「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 (B)簽署完成「兩岸經濟架構合作協議」 (C)此次代表機構為國務
- 某國國會議員選舉結果,甲黨獲得48席,乙黨獲得53席,丙黨獲得9席,丁黨獲得3席。如果上述資訊是我國立法委員選舉的結果,關於立法院的組成和未來運作的情形,下列敘述哪項正確? (A)甲黨席次已達提議領土
內容推薦
- 2009年8月30日,日本眾議院大選,成軍才13年的民主黨,一舉擊敗老字號的自民黨,終結超過半個世紀的自民黨政權,民主黨黨魁鳩山由紀夫所領軍的鳩山政權正式上臺。請問下列有關日本政府體制特色的敘述,何者
- 在我國憲法增修條文中常會出現「憲法第○○條停止適用」的文字,代表我國在不變動憲法的情況下,以增修條文的形式進行憲法變遷,此即憲法變遷何種途徑的運用? (A)憲政慣例 (B)修改憲法 (C)憲法解釋 (
- 依據我國《第七次修憲條文》規定,立法委員之任期改為幾年一任?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 甲國的總統選舉分配方式,由各州依照州議會排定程序選派選舉人,選民雖然直接投票選舉總統,但是總統當選票數的計算規則,是以總統候選人得票超過選舉人團半數以上而當選。請問:甲國最有可能是什麼國家,政體特色為
- 依據我國《第七次修憲條文》規定,總統、副總統彈劾案由哪一個機關提出? (A)行政院 (B)立法院 (C)司法院 (D)監察院。
- 我國憲政制度中對總統權力的節制,不僅設有罷免制度,同時尚有彈劾制度。立法院提出之總統、副總統彈劾案,聲請司法院大法官審理,經哪一個機關判決成立時,被彈劾人應即解職? (A)監察院 (B)考試院公務員懲
- 依據我國憲法增修條文之規定,負責政黨違憲之解散事項是哪一機關的職務? (A)行政法院 (B)監察院 (C)司法院 (D)總統。
- .在西方的民主理論中,哪些理論基本上都是「投票中心」的代議民主理論?(甲)多元參與民主理論;(乙)菁英民主理論;(丙)古典民主理論;(丁)審議民主理論。以上正確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 .我國政府機關在修憲後,相當於民主國家的單一國會的機關是: (A)立法院 (B)行政院 (C)司法院 (D)國民大會。
- 下列哪一種身分係指享有參與國家治理權利(參政權),以及負擔國家義務(納稅、服兵役)的國民資格? (A)人民身分 (B)國民身分 (C)公民身分 (D)居民身分。
- 民主政府為使憲法更符合時代趨勢或回應民眾訴求,所以都相當重視憲政改革。但無論憲政體制如何變遷,都必須落實憲政主義的精神。請問下列何者作法,最符合憲政主義精神? (A)落實直接民主,各項爭議皆訴諸公民投
- 英國歷史學家艾克頓爵士的名言:「權力傾向腐化, 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 近代民權思想家如孟德斯鳩等人,大多主張「分權制衡」以防執政者腐敗濫權。 請問: 所謂分權,依孫中山先生對政治力的區分是指 (
- 我國總統依法公布法律、命令時,需經行政院院長副署,但是下列哪些情況例外?(甲)任命新任行政院院長;(乙)立法院同意的人事任免;(丙)解散立法院的命令;(丁)緊急命令;(戊)全國年度總預算。 (A)甲乙
- 英國學者艾克頓的名言:「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請問下列哪一位政治思想家的理論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產生? (A)洛克的天賦人權 (B)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 (C)熊彼得的經驗民主理論 (
- 相較於早期人們群居生活中所發展出來的政治組織,現代國家主要具備了某些特色。請 問:下列敘述,何者 錯誤 ? (A)最高且獨一無二的主權 (B)國籍身分界定清楚的國民 (C)邊界模糊的領土範圍 (D)功
- 有關我國的憲政體制敘述,何者 錯誤 ? (A)總統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 (B)行政院對立法負責,須向提施方針及報告 (C)行政權與立法分離,院長由總統直接任命之 (D)總統主動到立法院做國情
- 臺北市高中的校長舉辦了一場公聽會,決定是否要訂定新的服裝儀容規定,當日與會的包括學生、教師、家長代表、畢業校友等等,會議中,各方人士均就此事表達自己的看法與建議。上述的內容,最符合下列哪一項民主理論之
- 萱萱班上導師在學期初選幹部時跟全班說,班上事務僅需交給幹部處理,因為不是每位同學都有能力與熱忱處理公共事務,因此在選舉幹部時需要更為謹慎。請問:依據導師的說法,較為符合何項民主理論的主張? (A)古典
- 依據我國憲法及增修條文的相關規定,下列屬於總統職權敘述何者正確? (A) 具有法案的否決權 (B) 是最高的行政首長 (C) 發布緊急命令須經行政院會議之決議(D)發布法律或命令皆須行政院長之副署
- 「公民身分」是指個人做為一政治共同體的成員資格,它界定別彼此之間以 及公民與政治社群之間的關係。能夠被稱為具備身份成員資格包括下述哪些?(甲)具有國民身分並行為能力的成年人 (乙)具有分辨何時應該守法
- 對於現代民主國家的發展,有主張「由社會部門提供服務」者 。下列相關敘述何錯誤? (A) 社會部門又稱為第三部門,指國家、市場之外的各項非營利組織 (B) 主張由民間非營利組織提供公共服務,有助於就業機
- 教育部對公私立高中職學費齊一的排富條件引發政策四變的批評,在野黨要求教育部長必須下臺負責。請問要教育部長下臺的敘述何者正確? (A)教育部長是經總統提名,立法院同意後任命,除非他自行辭職,否則有任期保
- 蘋果日報推行「動新聞」讓許多臺灣民眾改變閱聽習慣,但內容含括許多腥羶色內容,讓公民團體感到憂心。公民團體除了表達不滿,亦進入壹傳媒辦公室當面溝通,運用公聽會、遊說立法,以及投書等方式,以減少動用政府法
- 西方民主理論包括: (甲)審議民主; (乙)多元 參與民主; (丙)古典民主; (丁)菁英民主。 請問:若依照民主理論演進的時程,先後序為何? (A) 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 丙丁甲乙 (D
- 和民主政治相較起來,非民主政治在制度上包括哪些重要特徵? (甲)其統治者的權威可能來自於世襲或指定,透過革命、政變 等途徑來組成政府 (乙)有嚴格的新聞檢查制度,大眾傳播媒體受政府監控扮演聲筒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