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下列哪一項敘述屬於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教學實踐?
(A)教學主要使用直接教學法
(B)教師用生活情境布題
(C)學習就是追求不變的真理
(D)鼓勵學生多練習.
(A)教學主要使用直接教學法
(B)教師用生活情境布題
(C)學習就是追求不變的真理
(D)鼓勵學生多練習.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題組】( ) 承上,已知鐵管長680公尺,兩次聲音間隔83秒,已知聲速為340公尺/秒,可知聲音在鐵管的速率最接近下列何者? (A) 公尺/秒 (B)公尺/秒 (C) 34
- 將2M的鹽酸加水稀釋,則下列哪幾項會變小?甲.莫耳濃度;乙.溶劑的量;丙.溶質的質量;丁.重量百分濃度;戊.溶質的莫耳數。 (A)甲丁 (B)乙丁戊 (C)甲丙丁 (D)甲乙丙丁戊。
- ( ) 下列有關回聲的敘述,何者錯誤? (A)在空曠的大禮堂說話時常會有回聲,所以可證明聲音有反射現象 (B)利用傳聲筒可將聲波傳得比較遠,這是利用它的反射現象 (C)原聲和回聲的頻率及速度相同
- 小明在鐵管的一端敲了一下,小雄在鐵管的另一端可聽到兩次響聲,【題組】( ) 第一次、第二次聲音分別是如何傳來? (A)空氣、鐵管 (B)鐵管、空氣。
- ( ) 探測船在海面上,以聲納探測海底地形,2秒後收到回聲,則該處的海底深度約為多少公尺?(聲音在海水中的速率約為1500公尺/秒) (A)6000 (B) (C) (D)75
- ( ) 在大熱天開著冷氣的教室內唱歌,當歌聲自教室傳到室外時,聲音的速率會有何變化?(A)變快 (B)變慢 (C)不變 (D)不一定。
- 道德認知發展論者主張下列何種活動較有助於提昇學生的道德水準?(A)典範的塑造 (B)良好習慣的培養 (C)中心德目的學習 (D)兩難故事的討論
- 常溫下,1M的鹽酸100mL加水稀釋成1升溶液,溶液的pH值等於多少? (A)(B)(C)(D)1。
- 硫酸為常見的工業原料,是腐蝕性很強的液體,密度約為85公克/立方公分,且重量百分濃度為98%,請問其莫耳濃度約為多少M?(S=32) (A)0 (B)(C)(D)18
- 有關硫酸稀釋的過程,哪一項敘述錯誤? (A)硫酸的密度大於水,因此緩緩加入水中時會往下沉 (B)硫酸具有脫水性,因此在稀釋的過程中,水分會逐漸減少 (C)稀釋時,整杯溶液的溫度將逐漸增高 (D)如
內容推薦
- 為何將竹筷削成火煤棒可以加快燃燒速率? (A)增加反應物的原子 (B)增加反應物的濃度 (C)提高反應物的溫度 (D)增加反應物的接觸面積。
- 下列何者是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特色? (A)主張由上而下專家指導的課程發展 (B)強調學校成員的民主參與 (C)強調以教師專長為本位的課程發展 (D)要能爭取上級主管機關提供的各項補助與資源
- 下列那一項策略目標不在針對教育機會均等的促進? (A)融合教育(B)差異化教學 (C)補償教育 (D)教育選擇權
- ( ) 聲音在下列哪一種介質中傳播速率最快? (A)15ºC的空氣 (B)20ºC的空氣 (C) 20ºC的水 (D) 20ºC的鋼鐵。生物聽覺頻率範圍人20~20000 Hz海豚2000~10
- ( ) 教室中有一音源 S 持續發出聲音,並向四面八方傳播,在音源正南方有一點 P。則當聲波傳到 P 點時,位於 P 點的空氣分子,其振動方向為下列何者?(A)南北方向 (B)向南方移動 (C)
- 教學基本模式之歷程包括:(1)教學活動 (2)教學目標 (3)學前評估 (4)教學評量。其正確的順序是: (A)1234 (B)2134 (C) 3214 (D) 2314
- 以1M鹽酸滴定10mL未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將反應後的產物置於蒸發皿上並蓋上錶玻璃後加熱。一段時間後錶玻璃上出現透明無色液滴,則應以下列何者檢驗該液滴是否為水? (A)碘液 (B)酚酞溶液 (C
- 徐志摩《再別康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最接近何種心境?(A)從容不迫的自在 (B)故作瀟灑的惆悵(C)深情繾綣的思念 (D)難以言喻的哀痛
- 自然界中有許多鹽類,有些鹽類可以溶於水,因此大部分由河水溶解帶到海洋中,有些難溶於水的鹽類則保留在陸地的岩石上。就上述的原因推斷,海水中哪一種鹽類含量應該最少? (A)氯化鈉 (B)氯化鎂 (C
- 國內教育研究報告的撰寫,大多採用美國心理學會倡導的格式,簡稱什麼?(A)CAI 格式 (B)PPT 格式 (C) POP 格式 (D)APA 格式
- 德國基礎學校(Grundschule)屬於下列哪一個教育階段?(A)學前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 有關翻轉教育或翻轉教室的內涵,下列何者正確?(A)關注知識層次的學習(B)學生自己決定學習的進度(C)開放性問題的對話(D)以關注班級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為主
- 庫寧(Jacob Kounin) 認為,一位有先見之明的教師,會洞悉教室中即將發生的事情,指出正確顯現的不當行為並以適當及立即地態度處理。這指的是有效班級管理者哪個面向的策略?(A)漣漪效應(r
- 下列關於碳酸氫鈉NaHCO3的敘述,何者有誤?(A)白色固體,能作制酸劑 (B)俗稱小蘇打,可以當發粉製作傳統發糕 (C)溶於水後呈弱酸性 (D)可作為乾粉滅火器內的主要成分。
- 下列關於瓊斯(F. Jones)對班級經營的觀點,何者是錯誤的? (甲)真正的獎勵不一定是學生所需求的(乙)眼神接觸不必強制要求學生眼神要注視教師(丙)身體接近並非身體接觸(丁)做什麼事情?怎麼
- 下列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敘述,何者錯誤? (A)反應物的濃度越高,則反應速率越快 (B)溫度會影響反應速率 (C)催化劑可以提升反應的速度 (D)反應物的顆粒越大,則反應速率越快。
- 金納(H. Ginott)主張以鑑賞的方式稱讚學生。下列何者為鑑賞式稱讚?(A) 小珮幫忙學務處籌劃辦理運動會。老師說:「你在這次運動會會前的準備工作很細心,表現很好,我很欣賞。」 (B) 小馨
- 下列閱讀教學策略,最適合用於低年級學童的是:(A)理解監控(B)歸納主題句(C)重述故事重點(D)以文章結構摘要大意
- 泰勒(R. Tyler)認為課程設計的四個重要問題分別為:(1)學校課程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習經驗?(2)學校課程應該達成哪些教育目標?(3)學校課程應該提供哪些學習經驗才能達成課程目標?(4)學校
- 學生在教室內表現出扮小丑惡作劇、不停發問、攪亂別人等行為是屬於德瑞克(Dreikurs)和卡塞(Cassel)個別行為問題:(A)引起注意行為。(B)尋找權力行為。(C)失望無助行為。(D)尋找
- Gordon 在教師效能訓練中用以解決教室管理問題的策略,不包括 (A)「積極聆聽」來處理學生問題 (B)用「焦點團體」確定問題特性 (C)「聽我說」 策略處理教師問題 (D)「雙贏策略」處理師
- 題組:2~3題【題組】 在乙烷與乙醇蒸氣的混合氣體中,C與H兩元素的重量比的敘述中,何者正確? (A)不管乙烷與乙醇的混合比例為何,C與H的重量比恆為4:1 (B)C與H兩元素的重量比,需視混合氣
- 下列何者不是課程社會學的論點? (A)學校中隱藏許多非正式的規範與價值 (B)建構主義的課程發展強調以學科知識為主 (C)課程知識受到政策、文化信念、霸權意識型態等影響 (D)官方知識與教科書內
- 老師批改學生作文,針對下列文句,說明錯誤的是:(A)我的腳踏車壞了,你可以幫我用嗎——「用」是方言口語的詞彙,應改為「修理」(B)李導演擅長激發演員隱藏的表演潛力——「潛」即有「隱藏」義,「隱藏」
- 溴溶於水的反應式如下:溴+水氫離子+溴離子+次溴酸。若薪宇在溴水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則下列何者的濃度會減少? (A)氫離子、溴離子 (B)氫離子、次溴酸 (C)溴、氫離子 (D)氫離子、溴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