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甲、宋 之 野 人 耕 而 得 玉,獻 之 司 城 子 罕,子 罕 不 受。野 人 請 曰:「 此野人之寶也,願相國為之賜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為寶,我以不受為寶。」故宋國之長者曰:「子罕非無寶也,所寶者異也。」(《呂氏春秋.紀部.異寶》)
 乙、解扁為東封,上計而入三倍,有司請賞之。文侯曰:「吾土地非益廣也,人民非益眾也,入何以三倍?」對曰:「以冬伐木而積之,於春浮之河而鬻之。」文侯曰:「民春以力耕,夏以強耘,秋以收斂;冬間無事,又伐林而積之,負軛而浮之河,是用民不得休息也。民以敝矣,雖有三倍之入,將焉用之?」(《淮南子.人間訓》)
76.下列敘述,符合上述故事中人物形象的選項是:
(A)子罕:清廉高潔/文侯:愛惜民力
(B)子罕:口是心非/文侯:信口開河
(C)野人:野人獻曝/解扁:開源節流
(D)野人:營蠅狗苟/解扁:虛己受人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43333
統計:A(253),B(8),C(36),D(3),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