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4.理想氣體之可逆多變過程,體積與壓力間具有 PVn = Constant 關係式的過程,若壓力與體積圖為等熵過程(isentropic process),下列何者正確?
(A) P=常數; n=0
(B) T=常數; n=1
(C) v=常數; n=∞
(D) s=常數; n=k
(A) P=常數; n=0
(B) T=常數; n=1
(C) v=常數; n=∞
(D) s=常數; n=k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當計算冷凍或冷藏庫內之冷卻負荷時,除考量到牆壁穿透熱、雜熱(人員的熱、設備的燈具/馬達/電器/風機等其他發熱設備)外,尚需考慮下列哪些負荷與冷凍或冷藏庫內計算直接有關?(A)燃氣負荷、重熱負荷
- 有關分離式冷氣機會使用冷媒 R-32 或者使用冷媒 R-410A 作為運轉的機種,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冷媒 R-32 機種是含有 70%的冷媒 R-22;冷媒 R-410A 機種為混合冷媒其
- 〈大同與小康〉:「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關於本段引文主旨,
- 冷凍機循環系統當使用二次冷媒之乙二醇鹵水若濃度降低時,其濃度比重與黏滯性度有下列何關係?(A)濃度比重降低,黏滯性度升高 (B)濃度比重降低,黏滯性度降低(C)濃度比重不變,黏滯性度不變(D)濃
- 〈與陳伯之書〉:「朱鮪涉血於友于,張繡剚刃於愛子,漢主不以為疑,魏君待之若舊」,丘遲引用古人典故,目的在說明:(A)歷代國君處理臣子背叛一事,態度有分別(B)犧牲小我公而忘私的臣子,最受國君器
- 若有一 40 公斤(kg)的水質量需由 10℃(TL)開始加熱至 120℃(TH)沸騰,而定壓比熱 Cp 剛好為 4kJ/kg-℃,因此水需要多少熱量?(A) 6,050 kJ (B) 6,
- 下列有關典籍的敘述,正確的是:(A)《老子》又稱《道德經》,主張清靜無為,多以虛構故事闡明哲學概念(B)《韓非子》融合先秦法家的法、術、勢三派,主張君主以嚴刑峻法治國(C)《 儒 林 外 史
- 下列文句「」中的成語,運用恰當的是:(A)政府執法若能「吞舟是漏」,才是愛民如子的表現(B)荷蘭花博「椿萱並茂」,花木扶疏,難怪遊客如織(C)寫文章宜有個人見解,切忌「金聲玉振」,空洞無物(D)
- 下列關於〈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 作者的心境,闡釋正確的是:(A)「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受君王重用來到永州,深覺責任重大而惶恐不安(B)「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 —獨自一人在
- 若設計變頻空調機控制冷媒時,需對冷媒流量控制達到精確度,因此最適合選用下列何種等焓降壓裝置使用而較為理想?(A)傳統式毛細管 (B)定壓力開關閥 (C)電子式膨脹閥(D)球型式膨脹閥
內容推薦
- 結霜會增加熱阻,減少盤管冷凍能力,所以盤管須定期除霜,將盤管溫度升至冰點之上,將冰融化後再滴至水盤中排出冷凍庫外。然而通常若使用停機除霜時,暫停壓縮機運轉,會使蒸發器溫度上升至冷凍庫溫度,並持續
- 感溫式膨脹閥的操作原理特性是由蒸發器壓力、彈簧彈力,以及下列何種壓力等三個獨立的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結果?(A)乾燥過濾器壓力 (B)油分離器回流壓力(C)高低壓浮球閥壓力(D)感溫包內飽和液汽混
- 蔣中正面對當時的局勢,指出:「日本此次無故佔領我國土地,必自恃其強大的陸海空軍,以為中國必非其敵,我若稍與抵抗,彼即可藉口開戰,必使我割地賠款,方肯罷休。」蔣中正希望國際能主持公道,以保障國土與
- 當空氣與水蒸汽混合時,其溫度為 T=30℃,飽和蒸汽壓力為 Pg=250 kPa,大氣空氣總壓力為Pm=10325 kPa,相對濕度為 55%,則濕度比為多少?(A) 0.01054 k
- 某人經政府允許,合法吸食鴉片,得以向官府購買鴉片。鴉片銷售的收入,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部分。這是何時何地的情形?(A) 1840年,廣州 (B) 1890年,東京 (C) 1910年,臺北
- 十四世紀,一項事務從近東地區傳到義大利半島,再抵達西歐,最遠到達英格蘭等地,造成各地人口及社會極大衝擊。這種事務最可能是:(A)香料 (B)小麥 (C)基督教 (D)黑死病
- 每部主機都有獨一無二的網路位址,俗稱網址,是為了方便記憶而取的名字,正式名稱縮寫為?(A)FNQF(B)FQDN(C)FDQA(D)FAQD
- 歷史家修昔提底斯評論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失敗的原因,歸咎於某位政治人物的施政風格,指責他:「表面上推行的是民主制,實際上卻是一個人指揮一切。」這位政治人物應是:(A)索倫 (B)克利斯蒂尼
- 某個機構獲得本國政府特許,不僅佔領外國土地,壟斷當地貿易,並擁有軍隊。後來該國政府解除此一機構的行政特權,自己接手經營,獲利甚豐。該國政府直到第二次大戰之後,由於當地人民起而反抗,才結束對當地
- 歐洲某一時期的許多國君主張其統治權係受上帝天命,自己是上帝在人世間的代理,管理世人;因其權力來自上帝,人民不可懷疑,更不能反抗。哪位君主是這種想法的代表?(A)法王路易十四(1638-1715
- 課堂上播放的歷史劇裡,年少的皇帝氣憤地向宦官表示:舅舅把持國政,完全不把我這個皇帝看在眼裡。你們想個辦法,讓我把權力拿回來。同學指出這種現象一再出現在「某個時期」。「某個時期」是:(A)東漢中後
- 這個國家正與中國交戰,陸地上的戰鬥正熾;幾天後,該國幾艘軍艦出現在基隆外海,引起守軍注意,並加強戒備,防範該國軍艦來襲。這個場景最可能發生於:(A)英法聯軍時 (B)中法戰爭時 (C)乙未割臺
- 學者指出:某一時期,政府辦理科舉考試時,只有貴族子弟可以參加正統科舉,成為三品以上的官員。其他階層僅能報考雜科科舉或武科科舉,通過者只能擔任四品以下官員,包括醫生、農官、獄官或低級軍官。這種科
- 一位政治人物原本主張「君主立憲政體」,認為這種政體不僅可以保存中國,更可以消滅滿、漢互相歧視。後來又支持「共和政體」,同意要博採大眾意思,制定法律,以供大眾嚴守。但後來接受帝制主張,同意「非舍
- 學者指出:某一時期,社會安定,經濟富庶,文人為政,文學呈現明顯的復古思潮。畫作充滿了活潑的市井氣息,沒有上層貴族富豪的奢華,而是專注在勞作奔忙的市井小民。這個時期是:(A)戰國時期 (B)隋唐時
- 某個時期的臺灣,政府為解決一田多主的土地現象,藉由土地調查後,只以行政命令就剝奪了地主的土地所有權,僅僅以公債和少量現金作為補償,引起地主們不滿。這件事最可能是:(A)鄭成功實施屯田制 (B)
- 某一時期,我國政府為因應世界經濟衰退,採取擴大投資國內重工業、機械工業等建設,降低對國外原料、機械零件的依賴,有效擺脫不景氣的陰影,促進臺灣經濟發展。造成此時期世界經濟衰退的原因是:(A)二次
- 清朝統治時期,隨著臺灣的開發,行政區劃隨之發生變化。以下甲、乙、丙、丁是當時曾經出現過的行政區劃,其出現的先後順序是:甲、淡水廳 乙、臺東直隸州 丙、諸羅縣 丁、鳳山縣(A)丙丁甲乙 (B)丁
- 一本自傳提到:受聘於政府的翻譯官無意中在年輕武士面前提到外國事物,引起武士不悅,拔刀追殺。所有與西洋事務有關的學者隨時必須注意安危,以免遭武士殺害。這種情況最可能發生於:(A) 1860年的日本
- 已知函數,則F(s)的反拉普拉斯轉換(inverse Laplace transform)為何?(A)(B)sin (2017t)cos (2017t)(C)(D)
- 歐洲某城市曾為伊斯蘭王朝首都,九至十世紀時,是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至今留下許多重要建築,吸引許多基督徒與猶太人前來,德意志、英格蘭人都紛紛前往該城學習各種新知。這個城市最可能是:(A)法國
- 某個政府發布命令,教導大家崇敬各種神明,卻使得某個主張一神論的宗教信徒陷於危險和苦難中,無法公開參與宗教活動,甚至有人因為信仰丟了性命。政府應當要心存寬容,希望以後的信徒可以自由表達想法,自由
- 臺灣總督府建造了一座大型的電力設施,提供即將展開之工業化的需要。這是何時的事?(A) 1910年代 (B) 1920年代 (C) 1930年代 (D) 1940年代
- 某地的民族組成頗為複雜,除了原住民族外,陸續有人數眾多的印度人、阿拉伯人、華人和西方人來到此地。「某地」最可能是:(A)馬達加斯加 (B)新加坡 (C)夏威夷 (D)澳大利亞
- 某朝政府將首都從南方遷移到北方,以加強因應北亞民族的武力威脅,而與這個民族的戰爭也持續進行著。後來,甚至發生皇帝御駕親征卻兵敗被俘的事件。這個事件是:(A)隋煬帝親征高麗 (B)宋太宗親征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