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冥王星於2006年改列為矮行星的原因,主要是下列何原因?
(A)距離太陽較遠且溫度較低
(B)運行軌道形狀過於扁平
(C)無法清除軌道附近的小天體
(D)亮度太低,不利觀察
(A)距離太陽較遠且溫度較低
(B)運行軌道形狀過於扁平
(C)無法清除軌道附近的小天體
(D)亮度太低,不利觀察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明成祖是明朝歷史上雄才大略的君主,其事蹟的敘述何者有誤?(A)以「靖難」之名奪權,惠帝下落不明(B)遷都北京,疏通京杭大運河(C)修築長城,北伐蒙古(D)重用宦官,成立錦衣衛,派鄭和下西洋
- 宋太祖趙匡胤的立國方針為「中央集權,強幹弱枝」,他之所以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什麼?(A)避免唐末宦官干政的延續(B)根除五代十國軍人亂政的風氣(C)大力推行中國文化的薰陶(D)掌控國內商業貿易
- ( )清領前期,各種械鬥事件頻繁,而今彰化縣和美鎮地名的由來,就是希望大家和睦相處,不要再有所爭戰。請問:當時械鬥事件頻傳,可能為下列何種因素? (A)爭奪土地、水源,結黨私鬥 (B)為了反清
- 民國 13 年,國民政府為培養北伐軍力,設立某個軍校,開學時孫中山致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此為國歌歌詞的由來。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此校的首任校長是蔣中正(B)此
- ( )「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這句俚語反映了臺灣早年的何種社會現象? (A)形容當時漢人男女比例懸殊 (B)形容當時移民渡臺的艱辛 (C)形容臺灣械鬥、民變的頻繁 (D)形容在臺謀生不易,移
- 中國歷史政權更迭不斷,每個時代有各自的歷史背景與時代價值觀, 請同學比較以下的敘述並選出正確無誤者。(A)東周時期,貴族沒落,平民崛起,布衣卿相(B)魏晉南北朝重視家世,上品無世族,下品無寒
- 分組教學課堂中,陳老師請各組上台報告中國歷代文學主流的代表人物,下列哪位報告者的論述有誤?(A)小賈:唐代詩仙為李自成,詩聖為吳道子(B)仲儀:宋代李清照為中國著名詞人(C)達明:元代關漢卿
- 下圖為兩億多年前陸地與海洋的部分分布圖,圖中南美洲與非洲的交界線形成今日的何處? (A)太平洋海溝(B)大西洋的中洋脊(C)大陸上的裂谷(D)太平洋的中洋脊。
- ( )在「鹿港懷舊之旅」中,文史工作者指出:「早期鹿港約有 個隘門,現僅存的一座隘門在後車巷,上方寫著『門迎後車』,建於 年,為縣定古蹟。」早期鹿港隘門的遺蹟,見證了下列何項史
- ( )漢人移居臺灣風險很大,不一定每個人都可以在臺灣安居樂業,但為何仍有許多人願意冒險來臺? (A)清廷的種族歧視政策使漢人心生不滿 (B)清廷對信奉道教者進行宗教迫害 (C)原鄉人口過多,謀生
內容推薦
- 龍正芳若要參加明清的科舉制度,應有何種認知才正確?(A)到各省省會參加童試,通過後成為進士(B)通過鄉試後,將具備秀才(生員)的身分(C)最後一關是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D)通過科舉考試後,
- 儒家思想對中國影響深遠,關於儒學發展的敘述,何者有誤?(A)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經學大盛(B)魏晉南北朝玄學盛行,儒學衰微(C)唐朝時,朝鮮新羅受儒學影響深遠,有君子國之稱(D)宋代儒
- ( )清領某一縣志提及:「客頭串同習水積匪,用溼漏小船,收載數百人擠入艙中,將艙蓋封釘,不使上下,乘黑夜出洋。……比到岸,恐人知覺,遇有沙汕,輒騙趕離船,名曰『放生』。」文中所言是在敘述閩粵居民橫
- 金星的平均氣溫約為462℃,他的大氣壓力約為地球的92倍,大氣成分中95%為二氧化碳。試推測金星氣溫如此高溫的主要原因為何?(A)距太陽太近 (B)溫室效應(C)火山活動 (D)無臭氧層
- 下列何人的當選總統,使臺灣出現第二次政黨輪替﹖ (A)蔣經國 (B)李登輝 (C)陳水扁 (D)馬英九。
- 某物質的溶解度為25g/100g水,則其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比濃度為多少%? (A)20% (B)25% (C)30% (D)30%。
- 關於中國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的敘述,何者正確?(A)東漢蔡倫改良造紙術,唐代時突厥人將造紙術西傳(B)北宋畢昇發明活字版印刷,克服雕版印刷的問題(C)火藥被運用於戰爭中,經耶
- ( )清領時期流傳著一句俗諺:「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因此臺灣被稱為「難治之地」。請問:當時較大規模的民變有哪些?(甲)朱一貴事件(乙)郭懷一事件(丙)林爽文事件(丁)三藩之亂(戊)戴潮春事件
- 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1天文單位。試推測下列何者的距離大於1天文單位?(A)地球和月球的最長距離(B)地球和水星的最短距離(C)太陽和火星的最短距離(D)太陽和月球的最短距離
- (甲)實行地方自治 (乙)開放黨禁 (丙)美麗島事件 (丁)總統全民直選。上列臺灣政治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若按照發生的時間先後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A)甲丙乙丁 (B)乙甲丁丙 (C)丁丙乙
- 有關板塊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板塊位於軟流圈之上 (B)軟流圈可分成數個大小不一的板塊 (C)在板塊的交界帶都會產生新的地殼 (D)板塊邊界不常發生地震。
- ( )清領時期,臺灣有「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現象。請問:下列何者不是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 (A)吏治不良 (B)祕密結社盛行 (C)會黨林立 (D)外國勢力煽動。
- 關於銀河系的敘述,何者正確?(A)直徑約為10萬光年 (B)外觀像圓球(C)銀河系就是太陽系 (D)中央凹陷
- ( )清代臺灣社會有「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之說法,其中發生在乾隆年間,為天地會黨起義,事件幾乎擴及全臺,清朝派出福康安率領大軍,歷時 個月才平定,之後還以「嘉勉義行」的名義把諸羅縣改
- 西元1887年德國科學家赫茲,經實驗証實電磁波的存在,開啟無線電的應用。當時產生的無線電波是以光速傳遞,試推測,最早由人類主動產生的電磁訊號,目前大約傳送到哪裡?(A)仍在太陽系內 (B)已到達
- 日本統治時期,曾大力推行新觀念、新制度,下列有關當時臺灣社會風俗變遷過程的敘述,何者正確? (A)放足政策引起臺灣知識份子批評,成效有限 (B)女子放足後,逐漸取代男子外出工作 (C)總督府一
- 中央氣象局天文站預報,2018年1月31日將會有月全食,台灣看得到。試推論下列何者正確?(A)1月31日當天是農曆初一(B)月全食發生時,月球擋在地球和太陽中間(C)1月31日白天會發生日食現象
- 中央氣象局天文站預報,2018年1月31日將會有月全食,台灣看得到。試推論下列何者正確?【題組】承上題,月全食可看到月亮變為暗紅色,原因和下列哪些因素相關?甲:地球大氣層 乙:光的折射丙:
- ( )「北宋末年,位於東北外族領袖稱帝,聲勢銳不可擋;這個外族曾與北宋聯盟,後又於宋欽宗靖康 2 年揮兵南下,攻陷汴京,擄走徽、欽二帝。」這起事件位於附圖歷史年表中的哪一時期?(A)甲 (B)乙
- 網路天文館資料:「流星雨的流星體來源一般是彗星殘留在軌道上的殘渣,而雙子座流星雨卻是第一群被確認流星體來源為小行星的流星雨。天文學家認為這群流星雨來自第3200號小行星(3200 Phaetho
- ( )芳芳身處在十八世紀末的英國,她不可能見到下列哪一景象? (A)工廠裡充斥著許多勞工、童工暗無天日的工作著 (B)政治安定,商品市場廣大 (C)社會貧富差距縮小,人們生活富足 (D)蒸汽機
- 觀測者觀察某天文現象,當時太陽、月球、地球的關係如下圖所示。對於觀測者當時看到的天文現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現象發生於農曆十五日(B)此現象與光的直線前進有關(C)觀測者看到的是日偏食(
- 晝夜交替現象和下列何者較為相關?(A)地球公轉 (B)地球自轉軸傾斜(C)地球自轉 (D)月球公轉、自轉週期相同
- 「變法」往往是當國家出現內部危機的解決手段。變法成功,可能會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帶來希望;變法失敗,卻往往會為國家內政埋下禍端,使朝政更加敗壞。請問,下列哪個黨爭正是由於大規模變法所造成的內政衝突?
- ( )民主政治在現代的社會裡是最自然不過的事,可是在數百年前卻是得來不易。請問:近代民主的開端,應是起源於哪個國家? (A)俄國 (B)奧國 (C)英國(D)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