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6.演化是物種隨環境變化而改變的過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地球上最先出現的生物是自營的原核生物
(B)達爾文認為遺傳變異造成所有生物源自於不同祖先
(C)地理隔離是造成生殖隔離和新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D)遺傳變異和天擇是生物演化的必備條件
(A)地球上最先出現的生物是自營的原核生物
(B)達爾文認為遺傳變異造成所有生物源自於不同祖先
(C)地理隔離是造成生殖隔離和新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D)遺傳變異和天擇是生物演化的必備條件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57143
統計:A(1),B(0),C(1),D(12),E(0)
內容推薦
- 輻射劑量與細胞受到游離輻射傷害的程度,兩者間具有下列何種關係?(A)吸收劑量越高,生物效應越顯著(B)吸收劑量越高,生物效應越不明顯(C)吸收劑量越低,生物效應越顯著(D)二者間無任何關聯
- 「參考人」代表人體與生理學特性之總合,是由那一個組織所提出?(A)ICRP(B)ICRU(C)IAEA(D)NRC
- X光室次屏蔽牆的功用主要在屏蔽散射輻射及何種輻射?(A)原始輻射(B)滲漏輻射(C)特性輻射(D)互毀輻射
- 確定效應之特性有那些?①效應發生之機率與劑量成正比 ②有低限劑量 ③包含遺傳效應④效應之嚴重性與劑量成正比(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 我國「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規定,射質因數Q(L)為以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在第六十號報告中規定之L表示之。下列關於L之敘述,何者正確?(A)L即為空氣克馬(air kerma)(B)L值介於10與
- 一輻射樣品兩分鐘的計數為1800,同一量測設備兩分鐘的背景計數為200。如果總計測時間為10分鐘,最佳分配樣品量測的時間為多少分鐘?(A)9(B)5(C)5(D)5
- 假設一X光診斷室的次防護屏蔽(secondary protective barrier),計算結果屏蔽散射輻射需30公分,屏蔽滲漏輻射需28公分,若該屏蔽體的HVL=4公分,則次屏蔽的厚度至
- 下列細胞中的構造,何者對輻射傷害的敏感度最高?(A)細胞核(B)細胞壁(C)細胞質(D)染色體
- 「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第10條規定,16歲以上未滿18歲者接受輻射作業教學或工作訓練,其個人年劑量限度不得超過6毫西弗,此年劑量限度所稱之劑量,指下列何者?(A)吸收劑量(B)等效劑量(C)等
- 距X光機光源10 cm處之輻射強度為500 R/min,則距2 m處之強度為多少R/h?(A)75(B)200(C)150(D)500
內容推薦
- 下列各選項中讀音完全相同者是(A)音容「宛」在/歎「惋」(B)充「塞」 /「塞」車(C)「蠕」動 /耳「濡」目染(D)「掙」錢/「掙」扎。
- 某一晶體的對稱性於赤道面上表示如右圖,請問它的赫曼-摩根(Hermann-Mauguin)表示法為下列何者?
- 族群基因庫中的基因頻率不會因下列何種因素而發生改變? (A)基因漂變 (B)基因流動 (C)基因突變 (D)隨機交配
- 唐氏症患者的染色體數屬於下列何種形式? (A) n (B) 3n (C) 2n+1 (D) 2n-1
- 若有甲~戊五種群集,分別調查群集的組成物種(代碼~7號)的密度(單位:個數/m2),結果如附表所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物種豐富度:丙>丁>甲>乙>戊 (B)物種均勻度:丙>甲>戊>丁>乙
- 若有一條十線道的高速公路橫越一片草原生態系。五十年後,研究者比較公路兩側生物族群在遺傳結構上的差異,則下列何種生物最有可能出現演化分歧? (A)蝴蝶 (B)蝸牛 (C)烏鴉 (D)老鼠
- 下列何種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使DNA的量加倍? (A)聚合酶連鎖反應 (B)重組DNA技術 (C)基因調節機制 (D)基因轉殖技術
- 小黑麥是小麥與黑麥經過混種和染色體加倍後所得之新種農作物。請問小黑麥、小麥、黑麥一共有幾種生物?小黑麥這種物種形成的過程,屬於哪一種方式? (A) 2,異域種化 (B) 2,同域種化 (C) 3
- 下列 diol 何者無法與 HIO4 進行氧化切割(oxidative cleavage)反應? (A) A (B) B (C) C (D) 以上三者皆可反應
- 臺灣有許多生物與大陸相似,如:台灣藍鵲,但特有種的比例很高,這是經由何種因素所形成的? (A)用進廢退 (B)生存競爭 (C)地理隔離 (D)近親繁殖
- 載體常帶有特定的基因,當載體攜帶一段選殖的DNA被導入細菌細胞後,為何要常在細菌培養基中加入抗生素? (A)篩選帶有重組DNA的細胞 (B)使細菌產生具抗藥性的突變種,易於培養 (C)篩選具限制
- 物種間具有多種生殖屏障,這些屏障可防止異種雜交,以確保物種本身的獨特性。若(甲)時間隔離,(乙)棲地隔離,(丙)行為隔離,(丁)構造隔離,請根據上述選項回答:翡翠樹蛙與臺北樹蛙,外形相似,棲地有
- 若將10個分子的目標基因同時放入DNA溶液中進行PCR,如果其他成分足夠的話,則試管內目標基因的DNA至少需進行幾次循環才能被放大到一萬個分子? (A) (B) (C) (D)
- 有關人類起源的多元演化模式和單元演化模式,均支持下列哪一項論點? (A)尼安德塔人為歐洲現代人類的祖先 (B)直立原人起源於非洲 (C)現代人類最早的族群出現在亞洲 (D)現代的智慧人僅自非洲
- 下列何者是屬於行為適應的例子? (A)鮭魚可迅速調節體內鹽分 (B)魚類的生殖洄游 (C)昆蟲以偽裝或擬態等方式,來躲避天敵或接近獵物 (D)北極熊具有白色的毛
- 人類的演化趨勢中,沒有下列哪一特徵? (A)前額隆起,眉脊突出 (B)被覆體表的毛髮變少,但頭髮變長 (C)兩性之間的體型差異比其它陸棲型類人猿小 (D)骨盆逐漸變寬
- 白鼠的某種基因對其生存有利,經過許多世代後,白鼠族群中此一基因的比率增加,這是因為何種過程所致? (A)用進廢退 (B)突變 (C)天擇 (D)獲得性遺傳
- 人類鐮型血球貧血症是何種原因所造成? (A)點突變 (B)易位 (C)缺失 (D)框移突變
- 夢幻湖的臺灣水韭、東亞黑三稜等物種的遺傳歧異度是大還是小? 原因為何? (A)大;創始者效應 (B)小;瓶頸效應 (C)小;創始者效應 (D)大;瓶頸效應
- 太平洋某小島上有居民1,000人,調查其中某基因座之等位基因頻度,發現隱性同型合子者有40人。若族群中此基因座僅有兩種等位基因,則族群中同型合子有多少人﹖ (A) 80人 (B) 320人 (C
- 下列有關夏威夷等海洋性島嶼在生物地理上的敘述,試問何者錯誤? (A)該種島嶼的物種是在偶然的機會由美洲、澳洲或亞洲等大陸帶入的(如海鳥傳播) (B)外來物種及全球暖化可能嚴重影響原生物種的生存
- ( )下列文句當中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是: (A)你們兩人之間的問題徵結就是都太好強了,誰也不肯先認錯 (B)她自識甚高,因此同學不喜歡和她合作 (C)從小生長在山野裡,取才於大自然的手工藝製作,他的
- 假設苯蒸汽為理想氣體,已知苯的汽化熱為 36 Kcal/mol,沸點為 1 ℃, 則 39 g 苯在其沸點蒸發的△H 為多少卡?(A) 735 (B) 1471 (C) 3680 (D)
- 下列的熱力學函數之關係式,何者正確?(A) dS≧dQ/T (B) △U=Qp(C) △H=Qv (D) For soild or liquid: Cp =Cv+R
- 1 mol 單原子理想氣體自初態 V1 = 20 升、T1 = 27 ℃,可逆絕熱膨脹至終態 V2 = 40 升則終態的溫度為多少 K ?(A)50 (B)100 (C) 189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