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1.假設一X光診斷室的次防護屏蔽(secondary protective barrier),計算結果屏蔽散射輻射需30公分,屏蔽滲漏輻射需28公分,若該屏蔽體的HVL=2.4公分,則次屏蔽的厚度至少需幾公分?
(A)32.4
(B)36.8
(C)39.2
(D)43.2
(A)32.4
(B)36.8
(C)39.2
(D)43.2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27778
統計:A(57),B(13),C(7),D(4),E(0)
內容推薦
- 「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第10條規定,16歲以上未滿18歲者接受輻射作業教學或工作訓練,其個人年劑量限度不得超過6毫西弗,此年劑量限度所稱之劑量,指下列何者?(A)吸收劑量(B)等效劑量(C)等
- 距X光機光源10 cm處之輻射強度為500 R/min,則距2 m處之強度為多少R/h?(A)75(B)200(C)150(D)500
- 今有100個光子在10 s內通過10 cm2 的截面,其中能量為50 keV的光子有50個,能量為60 keV的光子有30個,能量為80 keV的光子有20個,試問能通量率(energy flu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機率效應依所受劑量增加而增加(B)確定效應嚴重程度依所受劑量增加而增加(C)機率效應有劑量之低限值(D)確定效應亦稱為非機率效應
- 依「放射性物質安全運送規則」之「包件及外包裝之分類」規定,有一包件之運送指數為0.9,表面最大輻射強度為0.6 mSv/h,則該包件應以下列那一類標誌來標示?(A)I-白類標誌(B)Ⅱ-黃類標誌
- 下列「一」字,何者當動詞使用? (A)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B)晤言「一」室之內 (C)「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D)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 屏蔽計算中的增建因數(buildup factor),主要為修正下列何種因素?(A)散射的影響(B)加馬射線強度(C)阻擋本領(D)直線衰減係數
- 體內放射性核種的生物鑑定,與下列何者有關?①吸入的核種量 ②嚥入的核種量 ③身體的殘留量 ④核種排出速度(A)①②③④(B)僅①②④(C)僅②③④(D)僅①③
- 「游離輻射防護法」所定之體格檢查、定期健康檢查及紀錄保存,準用下列何者之規定?(A)醫事放射師法(B)勞工衛生法(C)全民健康保險法(D)勞工健康保護規則
- 60Co的Γ值為7×10-4 mSv.m2/MBq.h,試問距離1Ci的60Co射源2公尺處的劑量率約為多少mSv/h?(A)0.93(B)33(C)52(D)42
內容推薦
- 我國「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規定,射質因數Q(L)為以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在第六十號報告中規定之L表示之。下列關於L之敘述,何者正確?(A)L即為空氣克馬(air kerma)(B)L值介於10與
- 確定效應之特性有那些?①效應發生之機率與劑量成正比 ②有低限劑量 ③包含遺傳效應④效應之嚴重性與劑量成正比(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 X光室次屏蔽牆的功用主要在屏蔽散射輻射及何種輻射?(A)原始輻射(B)滲漏輻射(C)特性輻射(D)互毀輻射
- 「參考人」代表人體與生理學特性之總合,是由那一個組織所提出?(A)ICRP(B)ICRU(C)IAEA(D)NRC
- 輻射劑量與細胞受到游離輻射傷害的程度,兩者間具有下列何種關係?(A)吸收劑量越高,生物效應越顯著(B)吸收劑量越高,生物效應越不明顯(C)吸收劑量越低,生物效應越顯著(D)二者間無任何關聯
- 下列哪一種致突變原會產生胸腺嘧啶二聚物(thymine dimer)的形成,即相鄰兩胸腺嘧啶的含氮鹼基間出現共價鍵結? (A)亞硝酸鹽 (B) 5-溴尿嘧啶 (C)紫外線 (D)殺蟲劑中的化學成
- 演化是物種隨環境變化而改變的過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地球上最先出現的生物是自營的原核生物 (B)達爾文認為遺傳變異造成所有生物源自於不同祖先 (C)地理隔離是造成生殖隔離和新種形成的必要
- 下列哪種染色體構造變異發生於非同源染色體之間? (A)缺失(deletion) (B)重複(duplication) (C)倒位(inversion) (D)易位(translocation)
- 下列各選項中讀音完全相同者是(A)音容「宛」在/歎「惋」(B)充「塞」 /「塞」車(C)「蠕」動 /耳「濡」目染(D)「掙」錢/「掙」扎。
- 某一晶體的對稱性於赤道面上表示如右圖,請問它的赫曼-摩根(Hermann-Mauguin)表示法為下列何者?
- 族群基因庫中的基因頻率不會因下列何種因素而發生改變? (A)基因漂變 (B)基因流動 (C)基因突變 (D)隨機交配
- 唐氏症患者的染色體數屬於下列何種形式? (A) n (B) 3n (C) 2n+1 (D) 2n-1
- 若有甲~戊五種群集,分別調查群集的組成物種(代碼~7號)的密度(單位:個數/m2),結果如附表所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物種豐富度:丙>丁>甲>乙>戊 (B)物種均勻度:丙>甲>戊>丁>乙
- 若有一條十線道的高速公路橫越一片草原生態系。五十年後,研究者比較公路兩側生物族群在遺傳結構上的差異,則下列何種生物最有可能出現演化分歧? (A)蝴蝶 (B)蝸牛 (C)烏鴉 (D)老鼠
- 下列何種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使DNA的量加倍? (A)聚合酶連鎖反應 (B)重組DNA技術 (C)基因調節機制 (D)基因轉殖技術
- 小黑麥是小麥與黑麥經過混種和染色體加倍後所得之新種農作物。請問小黑麥、小麥、黑麥一共有幾種生物?小黑麥這種物種形成的過程,屬於哪一種方式? (A) 2,異域種化 (B) 2,同域種化 (C) 3
- 下列 diol 何者無法與 HIO4 進行氧化切割(oxidative cleavage)反應? (A) A (B) B (C) C (D) 以上三者皆可反應
- 臺灣有許多生物與大陸相似,如:台灣藍鵲,但特有種的比例很高,這是經由何種因素所形成的? (A)用進廢退 (B)生存競爭 (C)地理隔離 (D)近親繁殖
- 載體常帶有特定的基因,當載體攜帶一段選殖的DNA被導入細菌細胞後,為何要常在細菌培養基中加入抗生素? (A)篩選帶有重組DNA的細胞 (B)使細菌產生具抗藥性的突變種,易於培養 (C)篩選具限制
- 物種間具有多種生殖屏障,這些屏障可防止異種雜交,以確保物種本身的獨特性。若(甲)時間隔離,(乙)棲地隔離,(丙)行為隔離,(丁)構造隔離,請根據上述選項回答:翡翠樹蛙與臺北樹蛙,外形相似,棲地有
- 若將10個分子的目標基因同時放入DNA溶液中進行PCR,如果其他成分足夠的話,則試管內目標基因的DNA至少需進行幾次循環才能被放大到一萬個分子? (A) (B) (C) (D)
- 有關人類起源的多元演化模式和單元演化模式,均支持下列哪一項論點? (A)尼安德塔人為歐洲現代人類的祖先 (B)直立原人起源於非洲 (C)現代人類最早的族群出現在亞洲 (D)現代的智慧人僅自非洲
- 下列何者是屬於行為適應的例子? (A)鮭魚可迅速調節體內鹽分 (B)魚類的生殖洄游 (C)昆蟲以偽裝或擬態等方式,來躲避天敵或接近獵物 (D)北極熊具有白色的毛
- 人類的演化趨勢中,沒有下列哪一特徵? (A)前額隆起,眉脊突出 (B)被覆體表的毛髮變少,但頭髮變長 (C)兩性之間的體型差異比其它陸棲型類人猿小 (D)骨盆逐漸變寬
- 白鼠的某種基因對其生存有利,經過許多世代後,白鼠族群中此一基因的比率增加,這是因為何種過程所致? (A)用進廢退 (B)突變 (C)天擇 (D)獲得性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