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國民革命軍北伐的終極目標為下列何者?
(A)統一各地軍閥勢力
(B)消滅共黨勢力
(C)打倒日本政府
(D)消滅偽政府組織。
(A)統一各地軍閥勢力
(B)消滅共黨勢力
(C)打倒日本政府
(D)消滅偽政府組織。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題組】(A) get on (B) hurry up (C) look up (D) hunt for
- 【題組】(A) holidays (B) activities (C) habits (D) helicopters
- 【題組】(A) each (B) some (C) many (D) few
- 【題組】(A) clerks (B) prizes (C) children (D) runners
- 【題組】中共的生存曾面臨嚴重威脅,卻因「丙」事件的爆發,使搖搖欲墜的中共轉危為安。請問:「丙」事件為何?(A)聯俄容共 (B)濟南慘案 (C)日侵東北 (D)西安事變。
- 【題組】中共後來又因為「乙」事件使勢力再度縮減。請問:「乙」事件為何?(A)北伐軍閥 (B)清黨分共 (C)剿共戰爭(D)八年抗戰。
- 【題組】圖中「甲」事件的出現,不僅造成中共勢力發展的挫折,也導致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結束。請問:「甲」事件為何?(A)五四運動 (B)清黨分共 (C)濟南事件 (D)西安事變。
- 【題組】第二次國共合作所要打擊的對象應是下列何者 (A)軍閥(B)日本 (C)蘇聯 (D)美國。
- 【題組】民國 26 年,中國爆發下列哪一事件後,展開第二次國共合作?(A)九一八事變 (B)一二八事變 (C)盧溝橋事變(D)西安事變。
- 【題組】第一次國共合作所要打擊的對象應是下列何者?(A)軍閥(B)農民 (C)工人 (D)學生。
內容推薦
- 【題組】北伐期間「甲」、「乙」兩地曾各自出現國民政府,此次政府分裂事件,應與下列何者關係密切?(A)黃埔軍校的成立 (B)五三慘案 (C)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D)清黨事件。
- 【題組】下列哪一項事件直接結束了本次的北伐行動,使中國完成統一?(A)清黨事件 (B)張學良歸順南京國民政府 (C)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 (D)成立黃埔陸軍軍官學校。
- 【題組】這場戰爭進行到何處時,遭到日本出兵干預? (A)甲 (B)乙 (C)丙 (D)丁。
- 【題組】(A) best (B) good (C) better (D) well
- 【題組】(A) beautifully (B) much beautiful(C) more beautiful (D) the most beautiful
- 【題組】(A) as busy as (B) as sweet as(C) as happy as (D) as blind as
- 【題組】(A) for (B) with (C) like (D) X
- 【題組】Sweet Voice can fix a terrible voice.(A)O(B)X
- 【題組】There are only few songs you can find on Sweet Voice. (A)O(B)X
- 【題組】1980 年起,中共陸續設置「經濟特區」,這與中國的何項政策有關?(A)一帶一路 (B)一國兩制 (C)九二共識(D)改革開放。
- 【題組】1980 年代,中共積極推動「經濟特區」,是為了解決與改善當時的經濟衰退情形,請問:當時中國經濟衰退的主因為何?(A)中共建國初期,實施土地改革失敗 (B)人民公社使民間生產意願低落,
- 【題組】1979 年與美國建交的中共領導人是何人?(A)鄧小平 (B)毛澤東 (C)習近平 (D)江澤民。
- 【題組】自 1949 年海峽兩岸分裂分治,雙方以武力、政治對峙逾半世紀後,2015 年與中華民國總統舉行會談的中共領導人是何人?(A)胡錦濤 (B)毛澤東 (C)習近平 (D)鄧小平。
- 下列選項何者正確?(A)16 × 106 > 11 × 106(B)16 × < 11 × (C)16 × 106是六位數。(D)16 × 小數點後第 6 位不為
- 若 a 為任意整數,則:(A) a × 0 = a(B) a + 1 = a(C) (−a) × (−1) = a(D) − (−a) = −a
- 【題組】What can we infer (推斷)from the dialogue?(A) Lucy’s father is as busy as a bee.(B) Charlie’s
- 【題組】根據上文,該城市「二大區域」的不同管轄情況,最主要反映出下列哪一現象?(A)形成區域統合 (B)維護多元文化 (C)政府分權制衡 (D)主權受到破壞。
- 【題組】上文所提的事變應為下列何者?(A)九一八 (B)一二八 (C)盧溝橋(D)珍珠港 事變。
- 【題組】根據你的判斷,上述『資料一』的作者應屬於哪一立場?(A)中國國民黨 (B)中國共產黨 (C)中國民主黨 (D)中華革命黨。
- 【題組】在財政方面,為了解決清末以來貨幣混亂的情況,政府首先公布下列哪一項政策,禁止人民使用銀兩,並確定商業貿易的交易標準?(A)新臺幣政策 (B)法幣政策 (C)廢兩改元政策 (D)一條鞭法
- 【題組】民國 24 年,政府更進一步推行某項財政政策,終結自宋朝以來以白銀作為通貨使用的習慣,規定以中國、中央、農民、交通銀行所發行的紙幣,作為日常交易、繳稅支付的基準,請問,此項政策是指下列
- 【題組】在教育方面,下列哪一位知識分子在河北進行平民教育,並將此經驗推廣到其他國家,獲得「平民教育之父」美稱?(A)晏陽初 (B)陳獨秀 (C)魯迅 (D)胡適。
- 【題組】在外交方面,國民政府收回清末以來喪失的哪一項主權?(A)領事裁判權 (B)租界 (C)片面最惠國待遇 (D)關稅自主權。
-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由於日本人口、面積均不及中國,且軍隊、物資補給線過長,不利於持久戰爭,因此日本決定採取「速戰速決」的策略,進攻下列哪一座城市,卻遭到中國奮力抵抗,粉碎其「三月亡華」的
- 1937 年面對日本的侵略,中華民國政府決定利用中國面積廣大的優勢,採取「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策略,一方面消耗日軍戰力,一方面等待國際情勢的轉變,爭取勝利,因此決定遷都下列哪一座城市,以備長期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