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在公共危險罪的構成要件中,若無致生危險這一要素者,一般稱為:
(A)抽象危險犯
(B)具體危險犯
(C)不作為犯
(D)實害犯。
(A)抽象危險犯
(B)具體危險犯
(C)不作為犯
(D)實害犯。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已婚之中華民國人,在美國註冊登記重為婚姻者,應:(A)成立重婚罪(B)俟歸國後處以重婚罪(C)成立詐術結婚罪(D)無罪。
- 依司法實務見解,因不滿偵查方式打破派出所玻璃者,應處:(A)刑法第一三八條之毀損公務員職務上掌管之文書物品罪(B)刑法第三五三條之毀損建築物罪(C)刑法第三五四條之毀損一般物品罪(D)刑法第一四
- 依現行刑法規定,非公務員但因過失洩漏自己職務上知悉之國防以外秘密者,應處:(A)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B)洩漏公務機密罪(C)背信罪(D)無罪。
- 對於公務員不違背職務之行為行賄者,應處:(A)不違背職務行賄罪(B)違背職務行賄罪(C)圖利罪(D)無罪。
- 以詐術使十九歲之女子脫離家庭,應屬:(A)詐欺罪(B)妨害自由罪(C)略誘罪(D)和誘罪。
- 依現行刑法規定,假釋中更犯罪,但判決確定在假釋期滿後者,其假釋:(A)已不得撤銷(B)得撤銷亦得不撤銷(C)應撤銷(D)假釋業已到期,故無所謂撤銷問題。
- 依刑法規定,有二種以上刑之加重者,遞加之,其原因係:(A)有利於被告(B)不利於被告(C)如此才能與併加之結果相同(D)為求易於計算。
- 下列何者不屬於阻卻違法事由?(A)依法令之行為(B)正當防衛(C)業務上正當行為(D)違法認識之可能性。
- 依司法實務見解,向下列何者自首不生自首之效力?(A)檢察官(B)憲兵(C)調查員(D)立法委員。
- 甲於七月一日犯竊盜罪,七月五日犯傷害罪,兩罪應屬:(A)想像競合犯(B)牽連犯(C)連續犯(D)數罪併罰。
內容推薦
- 甲警於偵訊時刑求逼供,其所為可能成立:(A)刑求逼供罪(B)刑法第一二六條之凌虐人犯罪(C)刑法第一二五條之濫權追訴處罰罪(D)傷害罪並需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 甲係司機乙之助手,平日並未擔任司機業務,某日乙因生病無法駕駛,乃臨時由甲代為駕駛,卻不慎發生車禍致丙受傷,遷延兩日後死亡,甲應成立:(A)業務過失致人於死罪(B)業務過失傷害及業務過失致人於死兩
- 甲行竊被發現,為脫免逮捕乃將主人之手扭傷,其所為屬:(A)竊盜罪(B)竊盜罪與傷害罪之牽連犯(C)竊盜罪與傷害罪之數罪併罰(D)準強盜罪。
- 甲乙意圖勒索綁架丙,丁知情後圖分一杯羹,乃加入看管丙,丁之所為屬:(A)妨害自由罪(B)擄人勒贖罪之共同正犯(C)擄人勒贖罪之幫助犯(D)強盜取財罪。
- 下列何者非贓物?(A)因犯侵占罪所得之手錶(B)因犯貪污罪所得之項鍊(C)因犯搶奪罪所得之錢包(D)因犯竊盜罪所得之木材。
- 為進行強制處分,原則上需先取得法官許可之文書,此種思想稱為:(A)令狀主義(B)當事人進行主義(C)職權進行主義(D)自由心證主義。
- 訴訟的進行由檢察官與被告主導,法官原則上不自動調查證據之思想,一般稱為:(A)職權進行主義(B)當事人進行主義(C)直接審理主義(D)審判公開主義。
- 判決確定後,因發現新證據而需重新審判之制度,稱為:(A)非常上訴(B)第三審(C)再審(D)簡易程序。
-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之一的逕行拘提:(A)於拘提後亦不用聲請拘票(B)於拘提後需報請檢察官簽發拘票(C)於拘提後需報請法官簽發拘票(D)仍需持拘票才能前往拘提。
- 下列何者非強制處分?(A)羈押(B)搜索(C)扣押(D)傳喚。
- 依現行刑事訴訟法,警察對於依到場訊問通知書,自行到警察機關接受訊問之嫌犯,於訊問完畢後,必須:(A)任令其離去(B)為羈押之必要,可強行帶往地檢署(C)為羈押之必要,可將其騙往地檢署(D)為羈押
- 警察依刑事訴訟法第一三一條第二項,接受檢察官指揮逕行搜索後,其搜索若遭法官撤銷,在訴訟上將產生之效果是:(A)應回復搜索前之原狀(B)必成立違法搜索罪(C)其搜索所得不得作為證據(D)應另補聲請
- 有關檢察官的緩起訴處分權,下列所述何者為非?(A)緩起訴處分類似緩刑宣告(B)緩起訴處分後,不得撤銷該處分(C)緩起訴處分期滿者,與不起訴處分之確定,有相同之效力(D)緩起訴處分期間,追訴權之時
- 被告逃亡或藏匿後,為強制其應訊或到案執行,所用之手段係:(A)通緝(B)拘提(C)羈押(D)扣押。
- 無搜索票但受搜索人出於自願性同意者,於搜索後,應:(A)向法官補聲請搜索票(B)向檢察官補聲請搜索票(C)將同意之意旨記載於筆錄即可(D)向檢察官及法官報告,請求其許可。
- 下列所述何者為真?(A)利誘所得之自白仍有證據能力(B)補強證據之內容,其範圍只要在犯罪成立要件內即可(C)有無證據能力,可由法院自由判斷之(D)法官原則上必須依職權調查證據。
- 下列何者非準現行犯?(A)在街上被追呼為搶匪者(B)騎乘贓車者(C)衣服沾有大片血跡者(D)奇裝異服者。
- 警察逮捕被告時,非附帶搜索所能及之範圍,為:(A)被告所使用之交通工具(B)被告攜帶之物件(C)被告立即可觸及之處所(D)被告住宅之全部。
- 告訴乃論之罪,應自得為告訴之人知悉犯人之時起,幾個月內為之?(A)三個月內(B)六個月內(C)九個月內(D)十二個月內。
- 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至遲需於何時前,始得合法撤回告訴?(A)起訴前(B)第一審辯論終結前(C)第一審宣判後第二審上訴前(D)第二審宣判後第三審上訴前。
- 甲教唆乙丙共同傷害張三,丁並提供乙丙傷害所用之木棍,若張三告甲,其告訴之效力:(A)僅限於甲(B)可及於乙丙(C)可及於丁(D)可及於乙丙丁。
- 警察偵訊嫌犯時,其辯護人:(A)僅得在場觀察(B)不但可在場,並得陳述意見(C)不得在場(D)在警察偵查中,根本不得聘請辯護人。
- 對於曾經判決確定之案件,檢察官所應為者,係:(A)絕對不起訴處分(B)相對不起訴處分(C)發交調查處分(D)緩起訴處分。
- 得對檢察官之不起訴處分聲請再議之人為:(A)告訴人(B)告發人(C)自首人(D)任何人。
- 甲教唆乙丙竊盜,丁則提供工具,若檢察官僅起訴甲,其效力:(A)限於甲(B)及於乙丙(C)及於丁(D)及於乙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