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幼兒經常喜歡詢問物品的名稱,開始說雙字句或多字句,且常是形式鬆散、不連續的電報句,是哪一個年齡階段幼兒的語言發展特徵?
(A) 1 歲至 1 歲半
(B) 1 歲半至 2 歲
(C) 1 歲至 2 歲半
(D) 2 歲半至 3 歲
(A) 1 歲至 1 歲半
(B) 1 歲半至 2 歲
(C) 1 歲至 2 歲半
(D) 2 歲半至 3 歲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34381
統計:A(171),B(2057),C(306),D(26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Tuckman團體五階段、幼兒的語言發展期、嬰幼兒口腔保健
內容推薦
- 人類在整個二十世紀一直越來越聰明,這現象稱為弗林效應,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推測其原因,以下何者正確?(A)營養和健康照顧的改善(B)全球人口增加帶動流體智力的提升(C)晶體智力最有可能從正規的學校教育
- 處理幼兒流鼻血的下列方式,何者不正確?(1)頭部後仰(2)手指壓住鼻翼(3)熱敷鼻部(4)頭部稍往前傾(5)紗布塞入鼻孔止血(A) (1)(5)(B) (3)(4)(C) (1)(2)(D) (1)(
- 根據維高斯基(Vygotsky)的說法,下列三種功能不同的語言,其發展先後順序為何?:(a)自我中心語言(b)社會性語言(c)內在語言 (A) abc (B) cba (C) bac (D) c
- 幼教老師常常覺得車禍後的小明有聽沒有懂或不專心聽,所以聽不懂,小明很有可能有甚麼障礙?(A)感音神經性聽覺障礙(B)中樞型聽覺障礙(C)外傷後遺症(D)傳導性聽覺障礙
- 以下哪位學者認為人先天具有「語言習得機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只要情境啟動這個機制, 人就能主動推導語言規則而習得語言?(A)皮亞傑(Piaget)
- 修斯(Hughes)所進行的娃娃如何躲警察實驗,和皮亞傑的三山實驗,兩者對於幼兒思維的探究獲致截然不同的結果,主要的理由是(A)幼兒很討厭山 (B)躲警察的情節對幼兒來說是熟悉的 (C)幼兒誤解
- 不小心打破鄰居家的窗戶,鄰居可以依照《民法》要求對方負起何項民事責任?(A) 法院強制執行 (B) 剝奪權利 (C) 解除契約 (D) 損害賠償
-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簡易人壽保險之保險費付足一年以上者,要保人得以保險單為質,在其保單價值準備金額內,向保險人申請借款(B)被保險人在保險契約發生效力或恢復效力後一年以內故意自殺者,保險人不負給付
- 「刑事」的訴訟有二種:「告訴」或「自訴」。下列對「自訴」的訴訟程序敘述,何者正確?(A). 「自訴」案件的 「原告」是「檢察官」 (B). 自訴案件一定是屬於「告訴乃論」案件 (C). 自訴案件是
- 養父母與養子女是屬於什麼關係?(A) 血親的配偶 (B) 自然血親 (C) 旁系血親 (D) 法定血親
內容推薦
- 利他主義者在幼兒時期的教養環境特質,以下何者正確?(A)父母堅持道德規範嚴刑重賞(B)父母給予幼兒有計畫的品德教育(C)父母提倡利他並親自實踐仁慈和憐憫(D)父母教導品德的重要,回應傷害行為的反應激烈
- 皮亞傑與維高斯基兩位學者對於發展的觀點,下列說法何者比較正確?(A) 皮亞傑認為幼兒在成人引導下的表現可能優於獨立作業的表現 (B) 兩位學者都認為發展的主要動力來自外在環境的刺激 (C) 維高
- 畫日記圖(或繪畫日記)是許多幼稚園在星期一早晨常安排的活動,下列敘述何者是此種活動的主要功能?(A) 訓練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B) 讓幼兒有事可做,老師可安靜準備當日課程 (C) 提供幼兒學習
- 慢吞吞型的幼兒,常表現的氣質特徵為何?(A)低活動量、負向情緒(B)低活動量、高適應性(C)退縮、高反應強度(D)高規律性、高適應性
- 下列有關幼兒私我語言(private speech)的敘述,何者錯誤?(A)皮亞傑(Piaget)認為私我語言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精進(B)皮亞傑認為幼兒的私我語言是自我中心的表現(C)維高斯基(Vy
- 以下關於幼兒教育課程的敘述,何者較為正確?(A)在台灣,主題課程是唯一可行的課程模式(B)單元課程是最能提升幼兒自主能力的課程(C)課程的內容應該全然由老師一手規劃(D)幼兒的經驗應成為幼教課程
- 下列何種看法比較接近全語言的觀點?(A) 全部的語言都要學 (B) 兒童在對他們具有實質意義的情境中,從 使用語言的歷程中學習語言(C) 全部的學習都要以口說語言為設計重點(D)要求幼兒全面性地
- 對於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的幼兒,幼兒園可採行下列哪種輔導方式?(1)在教室中採用動態座位系統,改
- 目前適用的幼稚教育法是在民國那一年修訂的?(A)98年(B)99年(C)100年(D)101年。
- 若母親帶有二個正常的基因,父親帶有一個異常基因與一個正常基因,則二人所生子女之遺傳基因會如何?(A)遺傳異常基因的機率是 25%(B)遺傳異常基因的機率是 50%(C)遺傳正常基因的機率是 25%(D
- 所謂「感覺統合失調」的幼兒,是指其身體哪個部位無法整合在環境中所得到的感覺刺激及經驗,做出適當有效的反應,因此其發展與學習就會有困難?(A)五官(B)四肢(C)大腦(D)肌肉
- 下列哪項是主題或方案課程的特徵之一?(A) 老師要利用下班時間與週末依照主題佈置環境 (B) 主題結束時要舉行餐會 (C) 一定是以一本圖畫書作為開端 (D) 師生透過不斷地討論與探索,共同建構
- 小彥看到桌上的一排五個橘子,用手指點一下左邊開始第一個橘子說「1」、點一下第二個橘子說「2」、點一下第三個橘子說「3」、點一下第四個橘子說「4」、最後點一下第五個橘子說「5」,這段過程顯示小彥知道何種
- 依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從民國79年起至91年12月底為止,台灣男性迎娶外籍配偶的比例日漸增加,總數已經超過24萬人,平均每4對結婚配偶中就有一對是異國婚姻,約幾個新生兒就有一個是所謂的「新台灣之
- 下列有關自閉症(autism )的敘述,何者錯誤?(A)主要特徵是欠缺正常的社交性,不看人、不與人溝通並拒絕與人擁抱(B)最常在五歲左右發病(C)男童發生率較女童高(D)自閉症有強烈的遺傳基礎,同卵雙
- 兩位小班的幼兒小美和小傑坐在同一張桌前,先是各自反覆捏揉著桌上的黏土,彼此沒有說話;接著,小美對小傑說我們來做餅乾,兩人開始用手按壓著黏土,說看誰把黏土壓得比較平?這段遊戲過程顯示的遊戲類型轉變為何?
- 我國幼稚園課程設計應該依據以下哪一種法令?(A)幼稚教育法(B)幼稚園課程標準(C)幼稚園設備標準(D)幼稚教育法施行細則(E)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
- 下列關於本國幼兒教育政策的敘述何者較為正確?(A) 幼稚園可以聘任外籍教師教授美語 (B) 幼托整合後幼兒園的行政管理機關是內政部 (C) 幼托整合後幼兒園的行政管理機關是教育部 (D) 全國公
- 下列何者不是維高斯基對「內化」這個概念的看法?(A) 最初代表外在活動的操作被重新建構,並且開始發生於內在 (B) 外在的刺激導致內在的改變 (C) 是一種人際心理歷程轉化為個體內在心理的歷程
- 小班的幼兒能依照自己觀察到積木的顏色特徵,自行將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綠色的積木分開放成一堆,表示其具有下列何種認知能力?(A)歸類(B)分類(C)序列(D)對應
- 工作設計有三種不同的方法,下列何者為非? (A) 機械式方法 (B) 人因方法 (C) 觀測方法 (D) 動機方法
- 根據幼兒讀寫萌發(emergent literacy)的觀點,強調幼兒書寫發展有關的項目為何?(1)嘗試著寫,自己創造字形(2)探索書寫的材料,拿筆在紙上塗寫(3)能正確握筆寫出正確的字形(4)詢問老
- 關於原住民幼兒就讀公私立幼稚園學費補助辦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補助對象為設籍直轄市、縣(市),就讀公立或已立案私立幼稚園,且於當年度九月一日滿四歲之原住民幼兒(B) 該辦法將
- 下列有關產前發展的相關敘述,何者錯誤?(A)懷孕期葉酸的攝取和胎兒神經管的缺陷有關(B)母親懷孕的頭三個月為胎兒重要器官的發育期(C)受孕後胚胎開始發展,最後變成指甲、頭髮、感覺器官與神經系統的是外胚
- 下列有關新生嬰兒動作能力的敘述,何者正確?(1)全身性的動作籠統且散漫,缺乏協調性(2)反射動作是其對於刺激的單純且固定的反應(3)全身動作的次數與強度,隨著其年齡增長而增加(4)以手輕觸其腳掌心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