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下列何種看法比較接近全語言的觀點?
(A) 全部的語言都要學
(B) 兒童在對他們具有實質意義的情境中,從 使用語言的歷程中學習語言
(C) 全部的學習都要以口說語言為設計重點
(D)要求幼兒全面性地使用學校最重視的語言。
(A) 全部的語言都要學
(B) 兒童在對他們具有實質意義的情境中,從 使用語言的歷程中學習語言
(C) 全部的學習都要以口說語言為設計重點
(D)要求幼兒全面性地使用學校最重視的語言。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92898
統計:A(1),B(699),C(1),D(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Bruner教學應用四原則、幼兒人格
內容推薦
- 下列有關幼兒私我語言(private speech)的敘述,何者錯誤?(A)皮亞傑(Piaget)認為私我語言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精進(B)皮亞傑認為幼兒的私我語言是自我中心的表現(C)維高斯基(Vy
- 慢吞吞型的幼兒,常表現的氣質特徵為何?(A)低活動量、負向情緒(B)低活動量、高適應性(C)退縮、高反應強度(D)高規律性、高適應性
- 畫日記圖(或繪畫日記)是許多幼稚園在星期一早晨常安排的活動,下列敘述何者是此種活動的主要功能?(A) 訓練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B) 讓幼兒有事可做,老師可安靜準備當日課程 (C) 提供幼兒學習
- 皮亞傑與維高斯基兩位學者對於發展的觀點,下列說法何者比較正確?(A) 皮亞傑認為幼兒在成人引導下的表現可能優於獨立作業的表現 (B) 兩位學者都認為發展的主要動力來自外在環境的刺激 (C) 維高
- 利他主義者在幼兒時期的教養環境特質,以下何者正確?(A)父母堅持道德規範嚴刑重賞(B)父母給予幼兒有計畫的品德教育(C)父母提倡利他並親自實踐仁慈和憐憫(D)父母教導品德的重要,回應傷害行為的反應激烈
- 以下關於幼兒評量的概念與做法,何者較為適切?(A) 幼兒檔案的功能就是存放幼兒作品 (B) 評量就是從三種或四種表現程度勾選一個的意思 (C) 大班幼兒的評量項目應該和中班的相同 (D) 評量結
- 幼兒經常喜歡詢問物品的名稱,開始說雙字句或多字句,且常是形式鬆散、不連續的電報句,是哪一個年齡階段幼兒的語言發展特徵?(A) 1 歲至 1 歲半(B) 1 歲半至 2 歲(C) 1 歲至 2 歲半(D
- 1 將外顯知識具體轉化成為個人默會知識,並經由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方式來學習,是屬於何種知識轉化過程?(A)社會化過程 (B)內在化過程 (C)外顯化過程 (D)外衍化過程
- 人類在整個二十世紀一直越來越聰明,這現象稱為弗林效應,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推測其原因,以下何者正確?(A)營養和健康照顧的改善(B)全球人口增加帶動流體智力的提升(C)晶體智力最有可能從正規的學校教育
- 處理幼兒流鼻血的下列方式,何者不正確?(1)頭部後仰(2)手指壓住鼻翼(3)熱敷鼻部(4)頭部稍往前傾(5)紗布塞入鼻孔止血(A) (1)(5)(B) (3)(4)(C) (1)(2)(D) (1)(
內容推薦
- 目前適用的幼稚教育法是在民國那一年修訂的?(A)98年(B)99年(C)100年(D)101年。
- 若母親帶有二個正常的基因,父親帶有一個異常基因與一個正常基因,則二人所生子女之遺傳基因會如何?(A)遺傳異常基因的機率是 25%(B)遺傳異常基因的機率是 50%(C)遺傳正常基因的機率是 25%(D
- 所謂「感覺統合失調」的幼兒,是指其身體哪個部位無法整合在環境中所得到的感覺刺激及經驗,做出適當有效的反應,因此其發展與學習就會有困難?(A)五官(B)四肢(C)大腦(D)肌肉
- 下列哪項是主題或方案課程的特徵之一?(A) 老師要利用下班時間與週末依照主題佈置環境 (B) 主題結束時要舉行餐會 (C) 一定是以一本圖畫書作為開端 (D) 師生透過不斷地討論與探索,共同建構
- 小彥看到桌上的一排五個橘子,用手指點一下左邊開始第一個橘子說「1」、點一下第二個橘子說「2」、點一下第三個橘子說「3」、點一下第四個橘子說「4」、最後點一下第五個橘子說「5」,這段過程顯示小彥知道何種
- 依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從民國79年起至91年12月底為止,台灣男性迎娶外籍配偶的比例日漸增加,總數已經超過24萬人,平均每4對結婚配偶中就有一對是異國婚姻,約幾個新生兒就有一個是所謂的「新台灣之
- 下列有關自閉症(autism )的敘述,何者錯誤?(A)主要特徵是欠缺正常的社交性,不看人、不與人溝通並拒絕與人擁抱(B)最常在五歲左右發病(C)男童發生率較女童高(D)自閉症有強烈的遺傳基礎,同卵雙
- 兩位小班的幼兒小美和小傑坐在同一張桌前,先是各自反覆捏揉著桌上的黏土,彼此沒有說話;接著,小美對小傑說我們來做餅乾,兩人開始用手按壓著黏土,說看誰把黏土壓得比較平?這段遊戲過程顯示的遊戲類型轉變為何?
- 我國幼稚園課程設計應該依據以下哪一種法令?(A)幼稚教育法(B)幼稚園課程標準(C)幼稚園設備標準(D)幼稚教育法施行細則(E)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
- 下列關於本國幼兒教育政策的敘述何者較為正確?(A) 幼稚園可以聘任外籍教師教授美語 (B) 幼托整合後幼兒園的行政管理機關是內政部 (C) 幼托整合後幼兒園的行政管理機關是教育部 (D) 全國公
- 下列何者不是維高斯基對「內化」這個概念的看法?(A) 最初代表外在活動的操作被重新建構,並且開始發生於內在 (B) 外在的刺激導致內在的改變 (C) 是一種人際心理歷程轉化為個體內在心理的歷程
- 小班的幼兒能依照自己觀察到積木的顏色特徵,自行將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綠色的積木分開放成一堆,表示其具有下列何種認知能力?(A)歸類(B)分類(C)序列(D)對應
- 工作設計有三種不同的方法,下列何者為非? (A) 機械式方法 (B) 人因方法 (C) 觀測方法 (D) 動機方法
- 根據幼兒讀寫萌發(emergent literacy)的觀點,強調幼兒書寫發展有關的項目為何?(1)嘗試著寫,自己創造字形(2)探索書寫的材料,拿筆在紙上塗寫(3)能正確握筆寫出正確的字形(4)詢問老
- 關於原住民幼兒就讀公私立幼稚園學費補助辦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補助對象為設籍直轄市、縣(市),就讀公立或已立案私立幼稚園,且於當年度九月一日滿四歲之原住民幼兒(B) 該辦法將
- 下列有關產前發展的相關敘述,何者錯誤?(A)懷孕期葉酸的攝取和胎兒神經管的缺陷有關(B)母親懷孕的頭三個月為胎兒重要器官的發育期(C)受孕後胚胎開始發展,最後變成指甲、頭髮、感覺器官與神經系統的是外胚
- 下列有關新生嬰兒動作能力的敘述,何者正確?(1)全身性的動作籠統且散漫,缺乏協調性(2)反射動作是其對於刺激的單純且固定的反應(3)全身動作的次數與強度,隨著其年齡增長而增加(4)以手輕觸其腳掌心時,
- 以下關於幼稚園公共安全與環境衛生的敘述,何者較為正確?(A) 至少每兩年要進行一次電器檢驗 (B) 廚工宜具有丙級中餐烹飪士執照 (C) 每個班級內都要有一台飲水設施 (D) 連續供水之固定設備
- 下列有關佛洛依德(Freud)的心理分析論的敘述,何者錯誤?(A)人格結構最原始的成份是本我(B)強調生命最初幾年是品格形成的重要階段(C)其理論是觀察病人之行為所建立的(D)在兩性期容易出現「戀母情
- 下列關於幼兒與環境之關係的敘述,何者較不真切? (A) 年齡較大的孩子常會選擇被隔離開的地區, 佔據比較看不見的空間 (B) 幼兒喜歡在不同的情境中以各種方式編織故事 (C) 對幼兒來說,只要有
- 幼兒間發生同儕爭議或衝突事件時, 老師應該(A)攝影紀錄以防備家長責備(B)要求發生衝突的幼兒立刻停止爭吵(C)立即打電話通知幼兒家長(D)鼓勵幼兒自行處理或協助幼兒釐清爭議。
- 幼稚園的退撫與福利制度應依據《幼稚教育法》哪一條確實辦理?(A)第三條(B)第十三條(C)第二十三條(D)沒有法源(E)第二十五條。
- 選擇幼稚園裡的教材時,下列何者是較為重要的考量原則? (A) 使用銅版紙印製封面 (B) 每一單元都有學習單 (C) 可讓家長看到預設的單元進度;(D) 能鼓勵幼兒探索、建構與發揮創意。
- 關於幼兒作品在教室中的擺放,下列做法或想法何者較為妥切?(A) 幼兒作品應放在訪客一入園就能看到的地方 (B) 幼兒作品應該擺放在幼兒視線可及之處 (C) 幼兒作品應該擺放在幼兒手拿不到的地方,
- 以下何種情形說明幼稚園園長之資格?(A)具教師或教保員資格,擔任教師或教保員5年以上,並經專業訓練及格(B)在幼稚園教學超過十年以上, 並且已經與所有的老師合作過(C)具備幼稚園合格教師證書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