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地點。多半人看不上眼的、引為苦荒的地方,最是佳境。城市樓宇、暖氣毛裘眷顧於眾他;則朗朗乾坤眷顧於獨你。你甚至太涕零受寵於此天涼地荒,不忍獨樂, 幾欲招引他們也來同享。然而「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旁觀之樂,抑是委身之樂?全身相委,豈非將他鄉活作己鄉?純作壁上觀,不免河漢輕淺。流浪,本是堅壁清野;是以變動的空間換取眼界的開闊震盪,以長久的時間換取終至平靜空澹的心境。流浪久了、遠了,高山大河過了仍是平略的小鎮或山村,眼睛漸如垂簾,看壯麗與看淺平,皆是一樣。這時的旅行,只是移動而已。至此境地,哪裡皆是好的,哪裡都能待得,也哪裡都可隨時離開,無所謂必須留戀之鄉矣。(舒國治《流浪的藝術》)
1.文中「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的寓意,與下列選項那一個最接近?
(A)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住洛陽
(B)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C)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D)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72775
統計:A(55),B(514),C(84),D(5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解釋、尋李白---余光中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