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以下記載是中國正史對外族的描述,《史記》:「(匈奴)逆天理,……以盜竊為務,……苟利所在,不知禮義。」《漢書》:「夷狄之人,貪而好利,被髮左衽,人面獸心。」《新唐書》:「(回紇)貪婪尤甚,以寇抄為生。」關於史料中所謂「盜竊」或「寇抄」的討論,以下選項何者適當?
(A)因為游牧民族生活貧困,嚮往農業民族的生活方式,常以劫掠的手段取得經濟利益,故外族入侵的確是盜賊的行為
(B)外族有盜賊的天性,道德有嚴重缺陷,在這種民族性的驅使下,不斷入侵農業民族,故外族入侵的確是盜賊的行為
(C)這些記載都出自中國統治階層,是農業民族對於游牧民族的刻板印象,並非實情,游牧民族根本不需要入侵農業民族
(D)外族的確不斷入侵,正史的記載反映了農業民族的憤怒,只是傳統正史不考慮游牧民族的立場及游牧社會的經濟特性。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1),C(0),D(1),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