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禮》云:「欲不可縱,志不可滿。」宇宙可臻其極,情性不知其窮,唯在少欲知足,唯立涯限爾。先祖靖侯戒子姪曰:「汝家書生門戶,世無富貴,自今仕宦不可過二千石,婚姻勿貪勢家。」吾終生服膺,以為名言也。《顏氏家訓‧止足》
19.本文的主要旨意為:
(A)約束自己慾望,勿貪慕富貴
(B)力行節儉比當官、結婚重要
(C)宇宙無窮無盡,人不應自我設限
(D)讀書人生活儉樸,不宜與富貴人家為伍。
19.本文的主要旨意為:
(A)約束自己慾望,勿貪慕富貴
(B)力行節儉比當官、結婚重要
(C)宇宙無窮無盡,人不應自我設限
(D)讀書人生活儉樸,不宜與富貴人家為伍。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題組】本詩主旨為何? (A)父母之愛無怨無悔 (B)子女孝親切記及時 (C)奉養父母已經式微 (D)孫兒替父親盡孝道。
- 【題組】(2)5x+3=9-4x,x=_______。
- 關於賈誼〈過秦論〉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本文採欲揚先抑的筆法,表面寫秦的強盛,實寫覆亡之速。 (B) 以秦之速亡說明,政當行仁義,行仁義方得民心,民心向背乃國之存亡關鍵。 (C) 以「秦人開關
- 【題組】根據本文,找出一個合理的推論: (A) 散文中賓主不分,便是剪裁與割捨失當的表現 (B)散文寫作的重點是能抒發己情,文字多寡不在考量之內 (C) 一切藝術為了凸顯主題,無須考慮結構美 (
- 回憶當年我養兒,我兒今又養孫兒。 我兒餓我由他餓,莫教孫兒餓我兒。(佛光詩語)【題組】依據詩意,正在挨餓的是誰? (A)父 (B)子 (C)孫 (D)父與子。
- 解下列各方程式:【題組】(1)2x=-3x,x=_______。
- 〈翡冷翠在下雨〉一文中:「前此只是從歷史的記述和別人的詩文中想像的這個城市,而今如此灰黯卻又鮮明地呈現在眼前。」句中所述「灰黯卻又鮮明」意義為何? (A)灰黯的是步履必須謹慎以免滑倒的低落心情,鮮
- 【題組】3從「在夏天,當生命由翠綠轉成金黃,由檸檬轉成檸檬汁。」我們可以看出什麼? (A)時間的轉化 (B)隨著客人的喜好更改菜單 (C)檸檬汁比較好喝 (D)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 【題組】(2)-5(2x-3) =_______。
- 【題組】2「並不是每個人……風景的一部分。」此句意思為何? (A)老者已成為小城熟悉的攤販 (B)老者靠賣檸檬水賺大錢 (C)老者默默耕耘 (D)老者苦於沒有傳人。
內容推薦
- 下列文句,用字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A)她似乎很體諒我思母之情,絮絮叼叼地和我談著母親的近況 (B) 中央山脈的中段在似近又遠的東方,從北到南一線綿亙,蜿蜒著起起伏伏(C)蟬聲在最高漲的音符處突
- 對於色彩與光線的陳述何者有誤?(A) 林布蘭的繪畫中運用強烈的光影對比來表現空間感(B) 光線強弱影響著物體外觀色彩的彩度和明度(C) 光、物體、感覺被稱為色彩的三要素(D) 所謂的表面色(su
- 下列「 」內均為古代文人事蹟配對之敘述,其中正確的組合是: (A)孟子——「知其不可而為之」 (B)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C)韓愈——「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D)歐陽脩—
- 【題組】「欲不可縱,志不可滿」的意思為何? (A)慾望永遠無法滿足,志氣永遠嫌不夠高 (B) 想法不宜太雜,志向不可太多 (C) 慾望不可放縱,心志不可自滿 (D)做事當全力以赴,不能放縱自己的
- 古代文士通常身兼文人、學者與官員的角色,對於其時代亦常發揮影響力。關於古代著名文士,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司馬光長於史學,主編《資治通鑑》,主持慶曆新政,盡廢新法 (B)范仲淹自幼孤苦好學,
- 語言之詞意常因時空、語境不同而產生變化。下列各組相對照後,用法前後相同的是: (A)真宗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督學性騷擾、校長出入「酒家」,這實在有損教育人員形象(B)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
- 【題組】如果將透鏡的上半部切掉,則所成像之大小將會有何變化? (A)變大 2 倍 (B)變小 2 倍 (C)變小 1 倍 (D)大小不變。
- 漢代散文可分為「歷史散文」和「議論散文」兩種,其中不乏重要的作家作品。下列選項中的漢代作家及其文學成就,敘述正確的是 (A)賈誼〈過秦論〉被稱為駢文初祖,漢賦先聲 (B)司馬遷的《史記》是通史之
- 試根據樂音的三要素,完成下列表格:
- (甲)當時,國人出外旅遊的風氣尚未大開,即或偶見一些外國風物描寫之文章,也多屬□□□□式的觀光作品(林文月〈我的三種文筆〉) (乙)我去拜訪一位年高望重的長輩。他樸質的外表,謙沖的語調,令我有
- 賈誼〈過秦論〉中運用大量錯綜修辭,鋪陳渲染之餘,筆勢又富有變化之美,下列何者不屬此一修辭?(A) 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B)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
- 【題組】當物體放在下列的哪一點時,可以得到與物體相同大小的像? (A)乙 (B)丙 (C)丁 (D)戊。
- 行文時將原來詞語的詞性改變為其他詞性,可以使語言的運用更靈活簡潔,擴大語言的表意功能,此種修辭法稱為「轉品」。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何者也運用了轉品修辭? (A)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
- 賈誼作〈過秦論〉一文,運用鮮明的對比手法以凸顯旨意。以下文句,前後具有對比意涵的選項是 (A)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B)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
- 關於〈過秦論〉的句意說解,下列何者正確? (A)「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意指秦人大力攻取河西之地,將其囊括。 (B)「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此謂諸侯不喜歡珍器重寶,只愛追求賢
- 關於司馬光的理念與成就,敘述錯誤的是: (A)強調儒家的綱常名分,嚴守祖宗成法 (B)在政治上,竭力反對王安石變法,是北宋舊黨的領導者 (C)其思想源出六經,文章如布帛菽粟,深切日用,以羽翼名教,
- 【題組】若將燭火由丙處往甲處移動,讓燭火越來越遠離透鏡,則成像將會有何變化? (A)愈來愈小 (B)愈來愈大(C)由倒立變正立 (D)由正立變倒立。
- 以下何者屬於自然觀光旅遊資源?(A) 中國萬里長城 (B) 澳洲的大堡礁 (C) 埃及金字塔 (D) 印度泰姬瑪哈陵
- 中國自古強調「齊家」的重要性,為維持門風、提攜子孫,許多家族長輩往往會將自身的學識涵養、人生經驗等,化為文字以訓勉子弟。何者與司馬光〈訓儉示康〉一文所訓示的概念相近?(A)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 (甲)太祖時,宋白知舉,多受金銀,取捨不公,恐榜出,群議沸騰,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託上旨以自重。上怒曰:「吾委汝知舉,取捨汝當自決,何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別致人言,當斫汝頭以謝眾!」白大懼
- 下列有關〈翡冷翠在下雨〉作者林文月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甲)集學者、散文家、翻譯家於一身,為跨領域作家 (乙)為知名的六朝文學專家,對陶淵明、謝靈運等研究深透 (丙)撰寫小說《源氏物語》、《枕
- 【題組】當物體在哪一點,不會有實像產生? (A)甲 (B)乙(C)丁 (D)戊。
- 下列各組「 」內的文字,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況乎視之以至疎之勢,重之以疲敝之餘,吏之戕摩剝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 (B)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縈青
- 【題組】(3) ,x=_______。
-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