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閱讀測驗,請從四個選項中選擇最適合的答案(每題2分,共8分): ※請閱讀以下文章後,回答47~50題。  鑽石,又稱為「金剛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無色晶體,為目前已知自然界中最硬,也是導熱最快的物質(它的熱傳導速率比銀還要快)。鑽石的穩定性低於石墨,因此鑽石可自發轉變為石墨,只是常溫常壓下這一轉變的速度極為緩慢,仍算是勉強符合「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廣告詞。  完全純正的鑽石是透明無色的,稱為「白鑽」;不過絕大部分的鑽石都是因為帶有氮原子而偏黃,而且白鑽越偏黃,價值便越低。鑽石還有許多其他不同的顏色,含有氫原子的顏色會偏灰,含有硼原子的顏色會偏藍,如藍鑽、黃鑽及粉紅鑽等。偏粉紅或藍的鑽石價格較高,尤其是顏色強烈偏紅或深藍的鑽石更可能價值連城。  自然形成的鑽石一般形成於高溫高壓的環境。有些在地殼深處(深度約150 公里以上)結晶形成的鑽石,被火山噴發等地質構造運動帶到地表,因此許多鑽石礦脈在火山相關地形附近發現;此外在隕石碰撞下也有可能因擠壓而產生鑽石(2012年9月,俄羅斯宣稱在其境內的波皮蓋隕石坑發現超過全球儲量總和的鑽石礦,據說可供給全球3000年的市場交易量)。現代工業可在高溫高壓下生產鑽石,稱為合成金剛石,可用於鑽探、研磨工具,以及大型積體電路等散熱板上。  目前大約49%的鑽石來自非洲中部和南部,主要從金柏利岩(Kimberlite,一種火山岩漿快速上升後冷卻形成的管狀岩柱)中採得。2015年一位地質學家Stephen Haggerty在西非的賴比瑞亞發現一種特殊的植物Pandanus candelabrum,這種植物似乎只生長在金柏利岩的頂端;與金屬礦藏相關的植物種類不少(大多是因為這些植物對於某些重金屬元素具有較強的耐受力),不過這算是史上第一次發現與鑽石礦脈有關的植物。若之後的相關研究能確定P. candelabrum與鑽石礦脈的關係,也許之後用空拍或衛星影像,就能判斷哪裡的地底下可以挖出亮晶晶的鑽石了! (本文翻譯節錄修改自科學月刊496期、維基百科、Science雜誌官網)
47. ( )鑽石和石墨為碳的其中兩種同素異形體,但兩者有許多差異;下列關於兩者的比較,何者錯誤?
(A)鑽石透明,石墨為不透明黑色
(B)鑽石硬度高,石墨硬度低
(C)鑽石可做為研磨工具,石墨的粉末可以當做潤滑劑
(D)鑽石比石墨穩定,所以自然界的石墨會慢慢變成鑽石。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