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4.「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這句話是在說君子:
(A)治人不治,反其智
(B)無所求於人
(C)正人必先正己
(D)舉止「發而皆中節」
(A)治人不治,反其智
(B)無所求於人
(C)正人必先正己
(D)舉止「發而皆中節」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54015
統計:A(3),B(7),C(117),D(1),E(0)
內容推薦
- 1以下為《大學》與《中庸》的比較,何者敘述正確?(A)皆《四書集注》之一 (B)原來皆是《周禮》的一篇 (C)《大學》:闡明中正不變之道 (D)《中庸》:論述修己治人的博大學問
- 有人認為學校教育的過程,是優勢階級巧妙地「再製」既存社會階級利益的不平等歷程。這種說法是屬於下列何種理論或學派的主張?(A)交換理論(exchange theory) (B)系統理論(
- 設級數 =?(A) 75 (B) 64 (C) 60 (D) 51
- 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下列關於此章的敘述,何者正確?(A)
- 下列有關美國 1966 年柯爾曼報告書(Coleman Report)的敘述,何者正確?(A)該報告促使質化的研究受到更大的肯定與重視(B)該報告的主要資料,源自對美國公立學校的訪談(
- 下列關於《孟子》一書的敘述,何者有誤?(A)全書共七篇,各篇設立題目,表明要旨 (B)全書共二百六十章 (C)內容記敘孟子言行,反映其思想 (D)東漢趙岐著《孟子章句》
- 下列有關智力理論的學者與其貢獻的配對,何者是錯的?(A)比奈(A. Binet):比西量表 (B)韋克斯勒(D. Wechsler):離差智商(C)推孟(L. Terman):斯比量表
- 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其中「安而后能慮」一句的意思是:(A)慮事要安靜,然後處境才能安全 (B)安於目前的處境,然後才能慮事精詳 (C)生於憂患,死
- 林老師想研究「資訊融入數學科」的教學效果。下述何種研究方法比較適當?(A)實驗研究 (B)相關研究 (C)描述研究 (D)個案研究
- 1孟子曰:「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此言意謂古代的帝王:(A)有決心,方能建立霸業 (B)能忍氣吞聲,方能行仁政 (C)有善心,就有了仁政 (D)有忍無可忍之志,便可行王道
內容推薦
- 1子夏與孟懿子問孝,孔子的回答卻完全不同。由此可見孔子的教學方式是:(A)有教無類 (B)隨機而發 (C)因材施教 (D)誨人不倦
- 下列有關孟子其人的敘述,何者錯誤?(A)戰國時代人 (B)私淑老子 (C)受業於子思的門人 (D)以性善說為基礎,明辨義利,崇尚倫理
- 1「堯舜其猶病諸」一句的意思是什麼?(A)堯、舜都因此而生病 (B)堯、舜都還做不到 (C)堯、舜都認為這是禍害 (D)堯、舜都對此感到不滿
- 1蠟筆小新一家人在客廳看電視,看完之後每個人各有各的想法,小新家人言論中,何者比較接近「正心」的說法?(A)小新爸:每次看到某政黨立委的嘴臉,就令人生氣,他的政見在我看來都是天馬行空 (B)小新
- 下列何者不是孟子告訴梁惠王行王道的方法?(A)狗彘食人食 (B)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C)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 新聞報導中常見所謂「政治世家」、「醫生世家」。這些可視為下列何種現象?(A)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 (B)競爭性流動(contest mobility)(C)階級再
- 李老師剛接一個新班級,她運用社會測量法(sociometric method)來加強對學生的了解,下列何者為社會測量法的正確描述?(A)可了解班級學生之學業表現(B)調查後經整理可以得
- 若有新聞報導指出:「近幾年臺灣出現疑似禽流感病例,大多與外籍配偶返鄉探親有關。」以下哪一項解讀比較正確?(A)外籍配偶的免疫力較差(B)異國通婚容易導致疾病的傳染(C)外籍配偶最易成為
- 精緻化策略(elaboration strategy)比較適用於下列哪一種作業的學習?(A)自由回憶 (B)聯對學習 (C)序列回憶 (D)自由聯想
- 下列何者不是孟子所認為的「得民之本」?(A)黎民不飢不寒 (B)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 (C)老者衣帛食肉 (D)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 1「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人之所以「莫知其苗之碩」,是因為:(A)貪得不滿足 (B)頭腦不清楚 (C)情緒不穩定 (D)學習不盡心
- 小明多次偷同學東西,吳老師勸導無效後,決定公佈小明的不良行為。吳老師採取的是下列哪一種懲罰策略?(A)報應性的懲罰 (B)懲戒性的懲罰(C)感化性的懲罰 (D)恕道性的懲罰
- 1「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此章孔子主要就下列何者而言?(A)學與不學 (B)人之聰愚 (C)人之資質 (D)人之勤惰
- 1「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此句意謂:(A)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B)治國之道在於先齊其家 (C)齊家者必先修其身 (D)平天下前必先治其國
- 根據溫納(B. Weiner)的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下列哪一種歸因型態,容易發展出「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A)將成功歸
- 教育部近年來積極推動繁星計畫,其主要目的為何?(A)落實社區紮根 (B)公私立學校平衡(C)促進潛能開發 (D)加強產學合作
- 下列何種主義主張教育即是將「主觀個性客觀化」的歷程?(A)自然主義 (B)實用主義 (C)文化主義 (D)存在主義
- 根據「專業特質論」的觀點,中小學教師工作的專業性,比不上律師、醫師、工程師等。這是因為教師工作較缺乏下列哪一種專業特質?(A)專門的知識與技能 (B)長期的專門訓練(C)集體協商權 (
- 1君子之所以「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是因為:(A)行事小心,於未見未聞之事,皆戒慎恐懼 (B)以見聞不廣為恥 (C)講求「慎獨」之修養工夫 (D)秉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之原則
- 趙老師主張成績好的學生,應得到較多的機會和資源;此種功績主義的觀點,較不符合下列哪一項原則?(A)能力原則 (B)機會均等原則(C)精英原則 (D)量化原則
- 1以下關於孔子和孟子的比較,何者錯誤?(A)同樣都是小時喪父,由母親一手養大 (B)同樣滿懷理想遊歷諸國卻不受重用 (C)同樣以授徒講學為任,學生皆近千人 (D)孟子撰有《孟子》一書,孔子則寫有
- 1「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下列哪個選項可以說明這段話的涵義?(A)疑心生暗鬼 (B)神通廣大 (C)形影不離 (D)念茲在茲 解析:對某人或某事牢記在心,念念不忘。
- 下列教育政策或措施,何者不是「文化霸權」之現象?(A)學校本位課程之設計與實施 (B)國編版的教科書政策(C)對私人興學或母語教育的限制 (D)全面同化的民族精神教育
- 下列何者是以對兒童的「愛」和「關懷」著稱的瑞士貧民教育家?(A)康米紐斯(J. Comenius) (B)裴斯塔洛齊(J. Pestalozzi)(C)福祿貝爾(F. Froebel)
- 下列有關社會階層化概念的敘述,何者正確?(A)功能論者認為社會分工、職位分類,有利社會控制(B)衝突論者批評社會階層化是因為權力與利益分配的結果(C)功能論者認為社會各階層的成員,應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