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基於內部控制之職能分工考量,員工薪資之調整宜由下列那一部門負責較適當?
(A)人事部門
(B)會計部門
(C)財務部門
(D)內部稽核部門
(A)人事部門
(B)會計部門
(C)財務部門
(D)內部稽核部門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4 會計師評估控制測試所需樣本的大小時,下列那一項變動對樣本量的影響最小?(A)母體大小變動 10% (B)可容忍偏差率變動 10% (C)預期母體偏差率變動 10% (D)過度信賴風險變動 10%
- 13 關於繼任會計師與前任會計師之聯繫,下列何者應負主動發起之責任?(A)受查客戶 (B)受查客戶之委任律師 (C)前任會計師 (D)繼任會計師
- 一、依審計準則公報第 64 號「查核案件條款之協議」,會計師與管理階層協議財務報表查核案件條款時,應確認那些查核先決條件已存在?(10 分)
- 16 某公司考慮裁撤甲產品生產線,甲產品所分攤之固定成本將由其他繼續生產之產品分攤,則裁撤甲產品生產線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公司整體的固定成本總額降低(B)公司整體淨利將減少,減少金額為停產甲產
- 3 下列何種情況,查核人員最不可能採用「控制測試與證實測試併用」的查核策略?(A)查核人員預期受查者之內部控制制度設計良好,且能有效運作 (B)相關交易大多為例行性交易,且受查者對於處理例行性交易有良
- 12 下列關於變量抽樣「信賴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之敘述,何者錯誤?(A)信賴區間大小與推論可靠程度是呈正向關係 (B)信賴區間大小與推論失敗風險是呈正向關係 (C)精確度與
- 20 中華民國政府各機關會計制度及有關內部審核規章,應會商下列何者後始得核定施行?(A)該管審計機關 (B)該管主計機關 (C)中央審計機關 (D)中央主計機關
- 【題組】(二)農民職業災害保險(10 分)
- 15 購買生產設備的期初淨投資額為$4,000,000,預期購入後每年淨現金流入增加$500,000。該設備使用年限為 10 年。試問購買該設備的收回期限為何?(A)10 年 (B)8 年 (C)7
- 2 下列文字係摘錄自查核報告中之那一段落?「列入甲集團合併財務報表之子公司中,有關乙公司之財務報表未經本會計師查核,而係由其他會計師 查核。因此,本會計師對上開合併財務報表所表示之意見中,有關乙公司財
內容推薦
- 【題組】下列各項對「頂客族」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頂客族不願生小孩的原因,有四成左右是由於經濟負擔大(B)阿華夫婦是雙薪家庭,因照顧小孩太麻煩,故決定不生,他們算是「頂客族」(C)小鍾夫妻
- 【題組】足苦「ㄓˋ」焉:
- 一、寫出注音、國字:【題組】「迸」濺:
- 【題組】潛意識:
- 【題組】女「ㄨㄚ」補天:
- 三、公允價值會計估計之重大不實表達風險受估計不確定性影響。試回答下列問題:【題組】⑴重大不實表達風險較高之公允價值會計估計及重大不實表達風險較低之公允價值會計估計有那些?試各舉二例。(12 分)
- 三、進行田野研究(field research)之前,研究者會預先進行那些準備?(25 分)
- 【題組】不可言喻:
- 三、探討燒香暴露與學童氣喘發生之關係得下表之研究資料。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⑴若燒香暴露與氣喘發生無關,則偶爾燒香但無氣喘發生,以及每日燒香且有氣喘發生的期望個數分別為何?(10 分)
- 【題組】 ⑵因應所評估重大不實表達風險時,查核人員考量會計估計之性質後,可以執行那些因應對策?(8 分)
- 二、平埔族群在清領時期被大量賜姓,此政策對平埔族長期的影響為何?(25 分)
- 四、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每小題 5 分,共 25 分)【題組】⑴過度推論(overgeneralization)
- 【題組】矜貴:
- 【題組】挑「ㄒㄧㄣˋ」:
- 【題組】養「晦」堂:
- 三、試論述日治時期原住民蕃童教育所之教育養成,日本統治政權所想要達到的目的和其影響為何?(25 分)
- 【題組】 ⑵在推論統計中,什麼是第一型錯誤(type I error)
- 【題組】浸淫:
- 【題組】「ㄆㄧㄢˊ」手胝足:
- 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thorndike)在 1992 年發表「教育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一書,提出準備律(law of readiness)、練習律(law of exercise)、效果律(la
- 四、原住民生活區域因成立國家公園而影響其生活,試舉 1986 年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之例子,說明其訴求和抗爭的內容。(25 分)
- 【題組】 ⑶標準誤(standard error)
- 【題組】「窒」焉:
- 生活中常見的電池:碳鋅電池、鉛蓄電池、鹼性電池、鎳氫電池。以上能重複充電使用的電池有幾種?(A) 4 (B) 3 (C) 2 (D) 1
- 【題組】「俛」而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