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金谿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傷仲永 王安石) 注釋:1 世隸耕:指家族世代務農。 2 書具:文具。 3 收族:團結宗族。 4 邑人:同鄉中的人。 5 扳:音ㄅㄢ,帶領。6 環謁:到處拜見。謁,音ㄧㄝˋ,拜見。 7 泯然:消滅的樣子。
5.根據本文,方仲永從神童變為凡人的關鍵是什麼?
(A)父親揠苗助長的教育方式
(B)農事繁忙,無吟詩作對的雅興
(C)不想要「天才」這個虛名
(D)缺乏後天學習,讓才能逐漸消失。
5.根據本文,方仲永從神童變為凡人的關鍵是什麼?
(A)父親揠苗助長的教育方式
(B)農事繁忙,無吟詩作對的雅興
(C)不想要「天才」這個虛名
(D)缺乏後天學習,讓才能逐漸消失。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題組】根據文意,我們應當向山樹學習的道理不包含下列何者?(A)正正當當,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精神(B)在誠實的失敗中,能夠自豪而不屈(C)面對困境,能夠堅強接受挑戰(D)在戰鬥中,要精神煥發
- 當雨點在藍天下聚成氣候,其勢足以興風作浪時,便從天而降。有時無聲而下,雨絲細細的,斜斜的。有時淅瀝而下,聲音叮叮的,咚咚的。有時滂沱而下,其勢若萬馬奔騰,沛然莫之能禦。不管如何下法,無聲也好,淅瀝也好
-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題組】「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原因為何?(A)因想追求功名富貴(B)因好學而無暇顧及飽食安居(C)厭倦粗陋的飲食
- 「不要小看你自己,在這人生的舞臺上,大小有你一個位置。」這段文句的涵義為何?(A)天生我材必有用(B)年輕就應該嘗試(C)上天有好生之德(D)勇士不忘喪其元。
- 「沒有人能夠完整預測自己的人生腳本,但是我相信上帝在我們的人生腳本中,特別是轉彎處,放了許多許多的空白頁,要我們好好的用心寫上去。」這段文句的意旨為何?(A)認真踏實的經營人生(B)不要改變既定
- 下列「 」中的字,何者讀音正確?(A)未成一「簣」:ㄎㄨㄟˋ(B)不亦「說」乎:ㄕㄨㄟˋ(C)人不知而不「慍」:ㄨㄣ(D)日知其所「亡」:ㄨㄤˊ。
- 某次數學競試以 100 分為滿分,試題分為每題 2 分的選擇題和每題 5 分的填充題,已知選擇題比填充題多 15 題,則此次數學競試共有多少題?(A) 35 (B) 32 (C) 30 (D)
- 張曉風 我在:「梵谷活著的時候,貧窮潦倒,但是,現在女生的皮包上有梵谷,洋傘上有梵谷,資料夾、皮夾等都有梵谷!他的作品拍賣出天價,是『藝術』珍品!梵谷不在嗎?在!在生活中!在精神中!因為『美』
-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演變成我們今日常說的成語是什麼? (A)殺身成仁 (B)待價而沽 (C)舉一反三 (D)半途自畫。
- 莎士比亞:「神給你一張臉,可是你自己重新塑造了另一張臉。」這句話的意思和下列何者最相似? (A)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B)外表是父母給的,價值是自己給的 (C)世上最美的化妝品就是微笑
內容推薦
- 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2x2+0.3x= ,則 x=?(A)- (B)- (C) (D)
- 【題組】這篇文章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A)天才不學,同乎常人(B)君子愛財,取之有道(C)學,然後知不足(D)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 二、選擇題(每題 3 分,共 15 分) 1 ( ) 己知x2-1=(x+1)(x-1),請問下列何者不是x2-1的因式?(A) (x -1) (B) (x +1)2 (C) x2-1 (D) (x
- 19依據建築技術規則規定之集合住宅,指具有共同基地及共同空間或設備,並有多少個住宅單位以上之建築物?(A)2 個 (B)3 個 (C)4 個 (D)6 個
- 談起家鄉美食,同學七嘴八舌,下列四人何者讀音正確? (A)小英:「魷魚羹(ㄍㄠ)是我的最愛!」 (B)小黃:「蚵(ㄜˊ)仔煎好吃的關鍵在醬料的口味!」 (C)小皮:「我常點的奶油蛤蜊(ㄌㄧˋ)湯
- 2 ( ) 若二次多項式,則a + b=?(A)4 (B)—12 (C)12 (D)-4。(3-1)
- 「我祈求你,不要引導他走上安逸舒適的道路,而要讓他遭受困難與挑戰的磨鍊和策勵。」這段話所強調的重點為何? (A)安逸舒適使人怠惰,消磨志氣 (B)平穩的道路,才能通往上帝身邊 (C)沒有難度的挑
- 「蓮子吃多了容易上火,但是吃了蓮心則能退火;椰子肉使人上火,但是椰子水卻最清涼;柏油又黑又髒,但是用了汽油就能洗乾淨。這是因為……」以下哪一句話最適合作為這段文字的結語? (A)「先苦後樂」正是
- 對於賣芭樂老阿伯的叫賣聲,陳黎為何說:「如果你在心裡一遍遍學著,你一定可以聽到跟牛犁歌或丟丟銅仔一樣鮮活有趣的旋律。」? (A)因為都是宜蘭調,旋律節奏相仿 (B)因為都是叫賣聲,容易打動人心
- 師曠對晉平公說:「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上文中「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的意思為何? (A)年老的人很難再學習新事物 (B)學
- 「蓮之愛」的「之」字,和下列何者意思相同? (A)水陸草木「之」花 (B)不可褻玩「焉」 (C) 花「之」隱逸者也 (D)唯你「是」問。
- 關於「自知之明」的說明,下列何者「不正確」? (A)了解自己的優勢為何,才能澈底將之發揮 (B)雙眼必須保持明亮,才能看清楚四周環境 (C)因為了解畏懼的原因,才能將恐懼完全排除 (D)知道自己
- ( ) 3x2+6x+1 可因式分解為(3x +1) 2。(3-2)(A)O(B)X(C)(D)
- ( ) x(x +8) +12是x2+8x+12的因式分解。(3-1)(A)O(B)X(C)(D)
- 下列哪一組文句,前後有明顯的因果關係? (A)平常在家,除了自己偶然放的唱片,日子安靜得像掛在壁上的月曆 (B)如果你那粗心的妻子又忘了帶鑰匙,下班回家在門外大聲喊你,你知道又已經下午四點了
- 有關愛蓮說一文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文中以「菊」代表兼善天下,有道德理想的君子 (B)以「牡丹」象徵世人絢爛歸於平靜的心態 (C)闡述社會上能隱逸以潔身自愛的人不多,能守正道以待人處事的
- 下列對於世說新語一書的說明,何者敘述正確? (A)由南宋 劉義慶編撰 (B)是我國志怪小說的代表 (C)全書按門類編排,共三十六門,鍾家兄弟巧應答是出自忿狷篇 (D)此書收錄東漢到東晉間高士名
- 下列關於愛蓮說一文的文意敘述,何者正確?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意指君子端莊正直,不趨炎附勢 (B)「香遠益清,亭亭淨植」意指君子博施濟眾,仁民愛物 (C)「濯清漣而不妖」意指君子虛懷若
- 「庾公乘馬有的盧,或語令賣去。庾公云:『賣之必有買者,即當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昔孫叔敖殺兩頭蛇以為後人,古之美談,效之,不亦達乎!』」(世說新語 德行篇)依據本文,庾公不願賣掉馬的
- 「主啊!請陶冶我的兒子,使他成為一個堅強的人,能夠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是軟弱的;使他成為一個勇敢的人,能夠在畏懼的時候認清自己,謀求補救。」由上文可推知什麼道理? (A)一旦軟弱或產生畏懼,就永遠
- 「諸葛亮臨終前告誡兒子要能行君子之道,要能修養身心,立志學習。如果不能看淡身外的名利,就無法立定自己的志向;不心靈寂靜就無法到達遠大的目標。」依據本文所述,下列何者為這段文字的主旨? (A)恬
- 「大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後高。」(晏嬰)這句話的意思同於下列何者? (A)高山仰止 (B)不卑不亢 (C)積沙成塔 (D)信口開河。
- 下列詩句若按照春夏秋冬的季節順序,下列何者排列正確?(甲)納涼時,波漲沙,滿湖香,芰荷蒹葭(乙)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丙)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丁)
-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世說新語),下列的成語,何者「不是」由此故事
- 世說新語 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水出,乘此得及前源。」由上文可推知曹操是一個怎樣的人? (A)仁民愛物,善良誠實 (B)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