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夫妻財產若採分別財產制,申報人可否免填配偶財產?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題目一:請說明科層體制(Bureaucracy)及民主政治(Democracy)在本質上可能產生的衝突?【25 分】
- (二)又資位如何取得?(25 分)
- (二)公務員因案受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議決休職二年,休職期間不得到非公家機關謀職。(6 分)
- a 如圖(九)所示之電路,運算放大器的電源電壓為 ±15 V,若 R = 1kΩ,Rf = 2kΩ,Vi1 = 0.1V,Vi2 = 0.2V,求 Vo =? (A) 0.8V(B) 6V(
- 二、陳老師在上「物質的性質」之前,做了一個演示實驗,分別取出 X 與 Y 各 約5 克的物質: X 為金屬(銀灰色粉末); Y 為非金屬(黑紫色,易碎),然後做了下列實驗:步驟一:混合 X 與 Y 後
- 混凝土牆開口部位之斜筋補強,其紮結方向以下列何者為佳?
- 配電圖資符號 係表示(A)高壓人孔(B)高壓手孔(C)低壓手孔(D)接戶箱。
- 四、請附理由回答下列敘述是否符合法令規定:(一)公務人員之配偶為公職候選人時,該公務人員得以眷屬身分站台助講。(5 分)
- 1 Those angry peasants held a sit-in______ make their protests against the new policy.(A) so as to (
- 從化學的觀點,簡答所繪圖中的線條不通過原點(亦即在 Y-軸的截距不為零)的意義為何?( 2分 )
內容推薦
- 二、依據「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一)公務員遇有受贈財物情事,應如何處理?
- 公務人員甲主張其單位同仁乙對其性騷擾。經甲所屬服務機關組成性騷擾處理委員會作成性騷擾不成立之決定。甲若對此決定不服,應如何尋求行政救濟?(25 分)
- 簡 答 在 步 驟 四,為 什 麼 黃 褐 色 附 著 物 洗 入 溶 液 後,就 變 為 無 色 的 溶 液 ?(2分 )
- (三)申報人與配偶感情不睦時,應如何申報?
- (四)公務員某乙於下班時間及例假日為民眾畫符驅魔、解運,並在網路刊登廣告招攬顧客,未違反公務員服務法。(8 分)
- (二)又何種情形下,推定為公務員受贈財物? (25 分)
- 隸屬不同政黨之乙與丙角逐同一選區之立法委員。選區中有一處公園廣場適合作為競選造勢場地。選前一週週末,乙與丙均想借用該場地造勢而先後向管理機關提出申請。該機關主管丁與丙為多年舊識,遂指示承辦所屬公務人員
- 寫出步驟五的 (1)陽極半反應式; (2)陰極半反應式。( 2分 )
- (四)又申報財產的範圍為何?
- 1 社會工作專業將價值區分為終極價值、中介價值與操作性價值等三個層次。下列何者屬於操作性價值?(A)正義(B)自我實現(C)好的專業人員(D)理想的社區
- 三、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所稱的「利益」包括那些?又公職人員知有迴避義務者,應如何處理? (25 分)
- 公務人員庚因案而受羈押,其服務機關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3 條第 1 款規定予以停職,惟未經移付懲戒。後經釋放,庚遂申請復職。但其服務機關再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19 條第 1 項及第 4 條第 2 項規
- 費茲(Fitts)將動作技能學習分成三個階段依序是:(A)認知、技能、情意 (B)認知、定位、自動 (C)定位、自動、反射 (D)理解、應用、分析。
- 二、考績委員會評定 A 公務人員之年終考績為乙等,請分述之。(25 分)(一)機關長官覆核時逕行變更為甲等,是否妥適?
- 許多選民遇到問題時經常四處陳情,下列哪一封陳情信內容,屬於立法委員的職權?〔10基測〕
- 四、下列各項敘述是否正確?並說明理由。(一)機關長官對於九職等以下違法失職的公務員得逕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5 分)
- 二、甲直轄市政府工務局局長乙,因為承辦某陸橋修繕工程招標案涉及弊案,經監察院提出彈劾案。乙隨即提出退休申請。請問受理申請機關應如何處理?(25 分)
- (二)又在同考績年度內,該員曾受「申誡」懲戒處分,機關長官最後仍決定給予甲等,是否合法?
- 如圖(十一)所示之電路 ,電流i 為何?(A) 2A(B) 1A(C) −2A(D) −4A
- (二)九職等公務人員得權理七職等職務。 (6 分)
- 三、丙直轄市政府法制局科長丁取得某大學法學博士,並將其博士論文改寫後,交給三南書局出版並收取版稅。請問該科長發表著作之行為,是否違反公務員服務法?(25 分)
- 三、公務人員任用法,請分述之。(25 分)(一)所定任用基本原則及其主要內容為何?
- 二、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對公務員的飲宴應酬有何規定?(25 分)
- 四、請問考績列丁等被免職人員,嗣經行政法院判決撤銷原處分,該免職人員申請復職,應如何處理?(25 分)
- (二)又試舉其他二個公務員法律規定,說明機關長官任用公務人員時亦應加以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