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陳老師在上「物質的性質」之前,做了一個演示實驗,分別取出 X 與 Y 各 約5 克的物質: X 為金屬(銀灰色粉末); Y 為非金屬(黑紫色,易碎),然後做了下列實驗: 步驟一:混合 X 與 Y 後研磨,在短時間內不見有明顯的化學反應。 步驟二:將混合物移入錐形瓶後,倒入 5mL 的蒸餾水,即見劇烈反應,冒出紅紫色氣體與水蒸氣,瓶壁有黃褐色附著物,瓶底有銀灰色粉末。 步驟三:過了數分鐘,陳老師讓學生觸摸瓶壁,仍感覺有餘溫。 步驟四:陳老師用蒸餾水沖洗瓶壁的黃褐色附著物,流入瓶子的底部後,搖一搖瓶子,過數分鐘即變為無色透明的澄清液,而瓶底仍有銀灰色粉末。 步驟五:吸取澄清液數滴置於塑膠墊板上,採用簡易電解的方式,以金絲與鉑絲為電極,電解數秒後,電極上分別附有銀灰色與黃褐色固體。演示後陳老師說,電極上的附著物,是日常生活中可用得到的物質。其中之一用於電池;另一見於家用急救箱。試根據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 寫出步驟二中的最主要化學反應式,且應註明物質狀態並平衡?( 2分 )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