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顧炎武 與友人書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猶當博學審問,古人與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牆之士,雖子羔、原憲之賢,終無濟於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夫以孔子之聖,猶須好學,今人可不勉乎?
11. 下列文句的釋義,何者有誤?
(A)「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意近於「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覺其臭」
(B)「古人與稽」意指考核古人的德行
(C)「庶幾可得十之五六」意即差不多得到學問的十分之六七
(D)「雖子羔、原憲之賢,終無濟於天下」意謂即使有子羔、原憲那樣的賢能,對國家還是沒有用處的。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4),B(22),C(13),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