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篇章閱讀測驗 ▲閱讀下文,回答第 22 – 24 題 見世人,清名登而金貝入,信譽顯而然諾虧,不知後之矛戟,毀前之干櫓也。虙子賤云:「誠於此者形於彼。」人之 ,無不見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為察之所鑒,巧偽不如拙誠,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讓卿,王莽辭政,當於爾時,自以巧密;後人書之,留傳萬代,可為骨寒毛豎也。近有大貴,以孝著聲,前後居喪,哀毀踰制,亦足以高於人矣。而嘗於苫塊之中,以巴豆塗臉,遂使成瘡,表哭泣之過。左右童豎,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謂其居處飲食,皆為不信。以一偽喪百誠者,乃貪名不已故也。(《顏氏家訓》)
22. 閱讀上文,文中舉出伯石、王莽兩例,其令人「骨寒毛豎」的可能原因為何?
(A) 言行輕浮,受到史家無情貶抑
(B) 虛情假意,欺世之名終被揭穿
(C) 聚歛財富,生活奢侈為人嫌惡
(D) 惡名昭彰,史書刻意吹捧失實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1),B(2),C(0),D(1),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