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24為題組
資料一:2013年11月,時任烏克蘭總統的亞努科維奇,決定強化與俄羅斯的關係,並中止和歐洲聯盟簽署政治和貿易協定,因而引發親歐盟的示威運動,迫使亞努科維奇下臺。其後,烏克蘭東部和南部俄語地區的親俄勢力,要求併入俄羅斯聯邦;其中,擁有不凍港口的克里米亞,在2014年3月經過公投後宣布獨立,隨後亦加入俄羅斯聯邦。事發之後美國抨擊俄羅斯明目張膽地攫取烏克蘭土地,並聯合八大工業國組織(G-8)的其他六個成員國,暫時凍結俄羅斯參與G-8的權利,也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資料二:2014年7月,一架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客機,在烏克蘭與俄羅斯邊境遭俄製飛彈擊落而墜毀,機上人員298位全部罹難,其中有196位荷蘭人。俄羅斯及烏克蘭政府相互指責對方應為墜機事件負責,引發區域緊張局勢升高。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為此召開會議且全票贊成通過決議,除對墜機事件表示最強烈譴責,也支持展開獨立的國際調查。2019年6月,由荷蘭主導的跨國調查團隊宣布將通緝四名與此空難事件有關的嫌犯,這四名嫌犯分屬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籍,且皆具有烏克蘭反政府軍的身分。

23.依據資料一,關於俄、烏兩國關係涉及的國際政治運作,下列詮釋何者最適當?
(A)呈現冷戰兩極對立的國際政治局勢
(B)印證一超多強的國際政治權力角力
(C)顯示文明衝突引發的民族主義對抗
(D)屬於雙邊貿易和政治利益間的衝突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26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