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2.( )有部明代的藥物學名著,內容以綱、目來分類,蒐 集近二千種的藥草,每一藥草都詳記其產地、形色 ;並載有醫方萬則,插圖千多幅,是古代中國醫藥 學的總成。請問:這部名著是下列哪一本書?
43. ( )承上題,古代中國醫藥學的總成,現今有各國的翻譯本其作者是何人?
(A)漢代華佗
(B)漢代張機
(C)宋代沈括
(D)明代李時珍。

43. ( )承上題,古代中國醫藥學的總成,現今有各國的翻譯本其作者是何人?
(A)漢代華佗
(B)漢代張機
(C)宋代沈括
(D)明代李時珍。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 )人民只要通過科舉考試後,在地方上就具有影響力,他們也代表民間向政府表達意見,此外他們常要組織百姓,訂定行為規範,要大家共同遵守,官府並容許他們依此懲罰百姓,這些人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
- ( )明清桎梏(限制)士人智慧發展的弊政為何者?(A)閉關自守,排斥西學(B)廢除丞相,集權中央(C)寵信宦官,貶抑士人(D)八股取士,濫興文字獄
- ( )小珍在博物館的展櫃中看到清代科舉考試作弊用的小抄,小抄中的字竟能比一粒米還小。請問:小抄裡的內容最可能出自哪些書籍?(A)史記、漢書 (B)四書、五經(C)論語、易經 (D)資治通鑑、中庸
- ( )雲凱在博物館某一個展覽廳中看到附圖中的文物,說明牌上寫著「景德鎮青花瓷」。請問:這個展覽廳的主題應該為何? (A)商周文化特展 (B)秦漢文化特展(C)隋唐文化特展 (D)明清文化特展。
- ( )下列有關番薯、玉米、馬鈴薯等三種外來作物的敘述,何者錯誤?(A)原產於歐洲 (B)隨中外接觸日趨頻繁,約於明朝中期傳入中國 (C)番薯、玉米、馬鈴薯的傳入,使中國許多不宜種稻的地區得以開發
- ( )17 世紀時西方商人來東亞地區貿易,他們買走了南洋群島的香料和中國的生絲、瓷器,同時,一種貴重金屬則湧入中國,造成了中國貨幣經濟的重大變化。請問:該項金屬是下列何者?(A)黃金 (B)白銀
- ( )小雯到中國開封旅遊,參觀某古色古香的建築時,導遊說:「明清時期商業發達,這是山西商人所建立的,用來作為同鄉人士寄宿聯絡與商業往來的居所。」請問:這座建築物可能為何?(A)市舶司 (B)驛站
- ( )同學們在討論明朝時的某一制度,根據同學們討論的內容判斷,這個制度應該為何? 庭歡:「明代與清初時,當時民間的海外貿易幾乎停頓,只剩下藩屬鄰邦對中國的進貢。」 惠琴:「外國必須接受中國的冊封
- ( )家新在《中國歷史漫畫》中看到如附圖的四格漫畫,根據漫畫的內容看來,這些措施是哪一外來政權統治中國所採行的措施? (A) 北魏(B)元朝(C) 北周(D) 清朝
- ( )清初封明朝的降將為藩王,在明朝降將的幫助下平定流寇、消滅南明,政權漸趨穩定。但這些藩王日漸坐大,引起清廷不安,因此清皇帝下令撤藩,藩王乃起兵反抗,史稱「三藩之亂」。請問:三藩之亂以下列何人
內容推薦
- ( )請參考附圖,此一漫畫是從哪一小說改編? (A)《西遊記》(B)《水滸傳》(C)《三國演義》(D)《紅樓夢》。
- ( )歷史老師規定同學閱讀明代小說。請問:下列哪一本不是明代著名的小說?(A)《三國演義》 (B)《水滸傳》(C)《西遊記》 (D)《紅樓夢》
- ( )明朝中期以後,歐洲人因發現新航路而開始航抵中國,中西交通因而邁入另一個新里程。請問:16 世紀,最早航抵中國的葡萄牙人,據有何處做為發展東方貿易的據點?(A)臺灣 (B)香港 (C)澳門
- ( )附圖畫中左方是明末來到中國的傳教士利瑪竇,他曾與圖中的中國官員合譯《幾何原本》前半部,這位曾受洗成為天主教徒的中國官員,應該為何人? (A)李時珍(B)宋應星(C)曹雪芹(D)徐光啟。
- ( )英國默本公園的湖畔,有亭臺樓閣,迴廊建築,再加上垂柳點綴,頗具中國園林特色。請問:這項文化的影響,與下列何者有關?(A)十字軍東征 (B)蒙古西征(C)耶穌會傳教士的介紹 (D)鄭和下西洋
- ( )地圖所描繪的樣貌可呈現當時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古代中國曾出版了參考當時西方世界地圖所繪製的地圖,包括經度、緯度,如附圖所示。根據圖中的資訊,此圖最早可能出現於下列何時? (A)玄奘西行印度取
- 下列是清朝簽訂的眾多不平等條約中所割讓的領土,其中最早割讓的是下列何地? (A)黑龍江以北 (B)香港島 (C)烏蘇里江以東 (D)臺灣。
- 鴉片戰爭後清廷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及其續約,其中哪一項對中國司法獨立性造成傷害? (A)片面最惠國待遇 (B)賠款 (C)協定關稅 (D)領事裁判權。
- 下列選項均出自中國近代涉外條約的條款,何者屬「片面最惠國待遇」的內容? (A)英國人得在港口租借房屋,自由居住 (B)居住在中國的英國人犯罪由英國領事審訊 (C)中國如有新的利權讓予他國時,英國
- 清朝道光皇帝派哪一位大臣到廣州查禁鴉片? (A)李鴻章 (B)左宗棠 (C)林則徐 (D)曾國藩。
- 近代中國由閉關走向開港、由朝貢體系關係轉為條約體系,是從哪一個戰爭開始的? (A)鴉片戰爭 (B)中法戰爭 (C)甲午戰爭 (D)第一次英法聯軍。
- 鴉片戰爭後,中英議訂的條約中,下列哪項權益尚未為英國所享有? (A)可至中國內地遊歷與傳教 (B)片面最惠國待遇 (C)領事裁判權 (D)協定關稅。
- 湯姆是一位英國水手,西元 1850 年在廣州打死了一名中國漁民,按照當時的規定他不需要被押送至中國衙門接受審判。請問這是根據哪一項特權? (A)片面最惠國待遇 (B)領事裁判權 (C)協定關稅
- 首都是一國最重要之地,但清朝首都北京曾有次被外國軍隊攻陷並劫掠焚毀首都附近的圓明園,請問這是發生在哪一場戰爭? (A)鴉片戰爭 (B)甲午戰爭 (C)中法戰爭 (D)第二次英法聯軍。
- 哪一場戰爭後臺灣開港通商,西方傳教士紛紛來到臺灣傳教? (A)鴉片戰爭 (B)甲午戰爭 (C)中法戰爭(D)第一次英法聯軍。
- 這是清朝喪失最多領土的條約。請問上述所簽訂的條約應是下列何者? (A)中俄《璦琿條約》 (B)中英法《天津條約》 (C)中俄《北京條約》 (D)中英《南京條約》。
- 曾國藩無法認同太平天國的所作所為,於是以下列哪一主張來號召群眾討伐太平天國? (A)尊王攘夷 (B)反清復明 (C)維護傳統文化 (D)財物可私人擁有。
- 清朝晚期曾國藩、李鴻章等漢人平定民變,並擔任地方督撫等重職高位,這表示清朝晚期的政局特徵為何?(A)政府重視族群融合 (B)清廷採恩威並施的統治 (C)自強運動卓然有成 (D)漢人政治地位的提
- 下列何人組織淮軍,參與平定太平天國? (A)曾國藩 (B)左宗棠 (C)李鴻章 (D)林則徐。
- 下列何人組織湘軍,參與平定太平天國? (A)曾國藩 (B)左宗棠 (C)李鴻章 (D)林則徐。
- 清帝國內部遭逢最大規模的內亂,加以外患嚴重的侵逼。此處所指的「內亂」、「外患」各是什麼? (A)三藩之亂、兩次英法聯軍 (B)太平天國、鴉片戰爭 (C)三藩之亂、鴉片戰爭 (D)太平天國、兩次
- 帥氣小瑋想從中國近代史事中,舉例說明宗教信仰對人類行為產生的影響,引用下列哪一個例子最恰當? (A)鴉片戰爭的發生 (B)自強運動的推動 (C)太平天國的建立 (D)維新變法的提倡。
- 曾國藩《討粵匪檄文》:「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泉!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請問:
- 「天朝田畝」制度:「……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也。」請問這是哪一政權之下的情形? (A)大清帝國 (B)鄭氏政權 (C)太平天國 (D)中華民國。
- 日本在《馬關條約》中獲得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的特權。英、法等國雖未參與該條約簽訂,卻也享有這種權力,這與下列哪一項規定有關? (A)五口通商 (B)協定關稅 (C)領事裁判權 (D)片面最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