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 下圖中之變壓器為2:1之理想變壓器,電源側電流I之大小為何?
(A)3 A
(B)4 A
(C)5 A
(D)6 A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已知物體之前視圖及右側視圖,如圖(七)所示,下列何者為其正確之俯視剖面視圖? (A) (B) (C) (D)
- 參考下圖的電路,電源電壓 ,若欲使電流i(t)與電壓 同相,則電感L之值為何? (A)350 mH (B)133 mH (C)47 mH (D)5 mH
- 兩相同頻率的交流電流 ,則兩電流之和 i1+i2之振幅為何?(A)2 A (B) (C) (D)
- 當事人對於有罪我判之文義有疑義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為:(A)聲明疑義(B)聲明異議 (C)聲請再議(D)聲請再審
- 審判長審判前之準備程序中,因被告對於被起訴特定重罪以外的案件為有罪陳述時,得不經通常程序所進行的判決為下列何種程序?(A)協商程序(B)簡式審判程序(C)簡易程序(D)再審
- 檢察官於提起公訴後第一審辦論終結前,發現有應不起訴或以不起訴為適當之情形,依法撤回起訴時,法院應如何處理?(A)為不受理判決(B)為免訴判決 (C)為無罪判決 (D)無庸為任何栽判
- 檢察官就犯罪事實一部起訴者,其效力及於全部。學理上稱其為:(D)起訴法定原則 (A)告訴不可分原則(B)不告不理原則 (C)公訴不可分原則
- 消防隊员出勤撲滅火灾後,發現火災原因出自人為火,此時如何處理?(A)應為告訴 (B)應為告發 (C)得為告訴 (D)得為告發
- 告訴乃論之罪,對共犯之一人告訴或撤回告訴者,其效力及於其他共犯,學理上稱其為:(A)告訴之主觀不可分原則(B)告訴之客觀不可分原則(C)公訴不可分原則(D)審判不可分原則
- 告诉乃論之罪,告訴人最晚可撤回告诉的時點為何?(A)司法警察移送檢察官前(B)檢察官向法院起訴前(C)書記官朗讀案由前(D)第一審言詞辩論終結前
內容推薦
- 一 △ 接之三相平衡負載由220 V之平衡三相電源供電,如下圖所示,若 ,則線電流 為何? (A)5 A (B)7 A (C)18 A (D)26 A
- 一部三相感應電動機由三相380 V(線電壓 )電源供電, 吸取18 A的落後電流, 消耗三相總實功率為10 kW,此電動機的功率因數為何?(A)0.655落後 (B)0.741落後 (C)0.
- 一週期性電流波i(t)如下圖所示,對i(t)作傅立葉分析之後觀察其諧波成分,以下何者正確? (A) i(t)僅含奇次諧波(B) i(t)僅含偶次諧波(C) i(t)僅含三倍次諧波(D) i(t
- 下圖中含有一只理想的運算放大器,若v1= -2 V,v2=2V,則輸出電壓vo之值為何? (A)+5 V (B)-2 V (C)+2 V (D)+5 V
- 下圖的電路中,輸出電壓vo的表示式,下列何者正確? (A) (B) (C) (D)
- 一部110/440 V的單相理想變壓器,低壓側連接至110 V的交流電源,高壓側則供應440 V、3 kVA的交流負載。此變壓器低壓側的電流為何?(A)30 A(B)15 A(C)12 A
- 如果電流i(t)的拉氏轉換為 , 此電流的時間函數為 何 ?(A) (B) (C) (D)
- 今日在北京西城區公墓中,有一個墓碑上刻著「耶穌會士利公之墓」: 「 利先生,號西泰,大西洋意大里亞國人。自幼入會真修,明萬曆壬午年航海首入中國行教。萬曆庚子年來都,萬曆庚戌年卒,在世五十九年,在
- 老師在介紹中國某朝代與外族的互動時,依地圖介紹了這個族群:他們崛起於中國北方,曾與漢人合作、談和,也曾和漢人發生軍事衝突,雖然其國家一度因外患侵略而滅亡,但歷經百年後最終仍統一了中國。請問這個族
- 相傳曾在元朝時來華的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紀錄了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完成《馬可波羅行記》 一書,書中有記載:「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四十或五十公里,必有一驛。無人居之地,全無道路可通,亦必設立。
- 以下是某地官員的工作待辦清單: 「一、通知外商調漲貨物稅,十天內需準備足額寶鈔;二、來自波斯的貨物與貿易許可證的內容不符,需登船再檢查;三、占城使節抵達後立刻備好車馬護送到首都;四、加強跟外商宣
- 「西元 1126 年 1 月,外族率兵包圍北宋首都,北宋打算與其議和,外族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並割讓土地。 8 月,外族再次南下進攻,圍城一個月後城破, 擄走皇帝宋欽宗、太上皇宋徽宗,
- 據《元史》 記載,扎馬剌丁出生在阿拉伯帝國的馬拉加城,在宋末時來到中國,當時蒙古正起兵攻宋,之後隨著政局穩定,扎馬剌丁以學者身分受到朝廷重用,成為司天臺的臺長,負責編訂曆法並創製許多儀器,如「
- 「此地在今日河南省濮陽縣附近,離開封不過二百多里距離,北宋皇帝曾在此與外族議和,最後外族北返,恢復戰前狀態。議和條約中皆稱雙方為「皇帝」,北宋此後每年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兩國城池可依舊守存,一
- 阿紹在某篇英文文章中看到的地圖, 雖然阿紹完全看不懂文章內容跟地圖上的地名,但根據圖上的路線,可以合理推測該章節的標題最有可能為以下何者? (A)朝貢貿易的盛行 (B)歐人開通新航路(C)海商走
- 請閱讀以下短文後回答第 23〜25 題: 西班牙人將大部分的美洲銀礦送回國內,或用銀從國外進口大量物品。銀在這過程當中流入西歐全境,各國用銀進口穀物或木材,最重要的是用來購買繞過南非的印度航
- 【題組】以下哪一國商人是主要將日本白銀運出國貿易的媒介?(A)西班牙 (B)英國 (C)荷蘭 (D)朝鮮
- 【題組】請問文中的△最適合放入以下哪一句?(A)瓷器絲綢茶葉等商品(B)番薯玉米等糧食作物(C)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D)融入道教佛教的儒學
- 請閱讀以下短文後回答第 26〜27 題: 北宋官員沈括早年參與國家改革並出使外國談判,之後在夢溪園定居,潛心著述。 沈括很重視人民在科技發展中的作用,他曾說:「各種創造發明不能全部歸功於聖人
- 【題組】沈括早年代表國家出使外國時最有可能聽聞哪一個消息?(A)本國將領協助女真政權進佔北京(B)傳教士翻譯《四書集注》並西傳(C)因為連年飢荒北方出現大批流寇(D)北方的新興政權有軍事合作意願
- 西施惠骑乘电動機車於西寧南路紅線違規停車,遭員警於110年7月1日还行舉發,依「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栽基準及處理細則第15條規定,舉發通知單填寫的應到案日期,何者正確?(A)110年7月15日
- 員警舉發汽車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依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第25條規定,下列交通違規項目移送「行為地」處罰機關處理,何者錯誤?(A)汽車事致人傷亡(B)抗拒稽查致傷害(C)汽
- 陸德里酒後駕駛汽車,載送龍克斯(年滿十八歲)返家,路上遭員警攔停實施酒測,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5條第8項規定,經測試檢定陸德里吐氣所含酒濃度進每公升多少毫克以上同車乘客龍克斯也要連座罰,何者
- 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5條第8項規定,汽機車駕駛人,駕駛汽機車經測試檢定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一定標以上,同車年滿十八歲乘客要連座罰,但哪些乘客例外,不在此限,何者錯误?(A)年滿65歲乘客 (B
- 有關未嚴重危害交通安全、秩序或發生交通事故,且情節輕微,以不舉發為適當之輕微交通違規勤導規定,何者錯誤?(A)汽車超過最高速限在10公里以下 (B)駕駛人呼氣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值每公升0.02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