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 在光滑平面上有一質量 10kg 之靜止物體,突然爆裂成質量 2kg、8kg 的兩碎塊,若 2kg 的碎塊以 2m/s 水平向左運動,則 8kg 的碎塊,速度應為何?
(A)8m/s 向 右
(B)2 m/s 向右
(C)2 m/s 向 左
(D) 0.5m/s 向 右
(E)0.5 m/s 向左。
(A)8m/s 向 右
(B)2 m/s 向右
(C)2 m/s 向 左
(D) 0.5m/s 向 右
(E)0.5 m/s 向左。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一質量 0 公斤的物體,原靜止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今以 0 牛頓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物體,使其作等加速度運動,則當此物體移動 0 公尺時,其動能會增加多少焦耳?(A) 40 (B) 15
- 36蘇軾在〈東坡題跋〉中有云:「淵明得一食,至欲以冥謝主人,此大類丐者口頰也,哀哉哀哉!」頗能體會陶淵明的生活困境,請問此跋語應是針對陶淵明的哪一首詩所發? (A)望雲慚高鳥,臨水愧游魚。真想初在襟,
- 已知質量分別為 3kg、2kg 的兩質點相距 r 時,二者間萬有引力之大小為 F;則質量分別為6kg、 4kg 的兩質點相距 2r 時,二者間萬有引力之大小為:(A)4F (B)2F (C)F
- 汽車後煞車燈的光源,若採用發光二極體( LED),則通電後亮起的時間,會比採用燈絲的白熾車燈大約快 0.5 秒,故有助於後車駕駛提前 作出反應。假設後車以 50 km/h 的車速等速前進,則在
- 如右圖所示,一物體沿光滑斜面滑下,在下滑的過程中,下列有關該物體的加速度量值 a 和速度量值 v 的變化,何者正確?(A)a 和 v 都不變 (B)a 和 v 都漸變大 (C)a 和 v 都漸變
- 32在語文中,描述人、事、物時,轉變其原來的性質,或將人擬物,或將物擬人,或將物擬物等,化成另一種本質截然不同的人、事、物,而加以形容描繪的稱為「轉化」。下列何者為轉化修辭? (A)但中國的太陽距我太
- 【題組】動能為 E 的 α 粒子(Z=2,A=4)由無限遠處,向固定不動的金原子核(Z=79,A=196)作正面彈性碰撞,設 r 為碰撞過程中,α 粒子與金原子核的距離,k 為庫侖常數,e 為
- 曾同學站在行駛中的車內,且兩手都沒有抓住任 何固定的器物,以致當煞車時,她的身體會向前傾。下列哪一項是造成 曾同學身體向前傾的主要理由?(A) 車輪給曾同學一向前的力(B) 車內空氣給曾同學一向
- 【圖一】為複製牛(名為如意)的複製過程,依此圖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如意的表現型和 B 牛相同 (B)如意的細胞染色體和 C 牛相同 (C)人類試管嬰兒的操作過程和複製牛不同 (D)可取
- 有一電熱水器,所消耗的電功率為 4200 瓦。若熱水流量為每秒 50 立方公分,則熱水的溫度比所供給自來水的溫度高多少℃?(1 瓦=1 焦耳∕秒,熱功當量= 2 焦耳/卡)(A) 10 (B
內容推薦
- 一物體 0.5kg,原以 10m/s 向東運動。而今以 2N 向東之力,持續推它 6 秒後,其動量大小P=(A) 5 (B) 6 (C) 12 (D) 16 (E) 17 kg•m/s。
- 一小球在水平面上移動,每隔 0.02 秒小球的位置如圖所示。每一段運動過程分別以甲、乙、丙、丁和戊標示。試問在哪一段,小球所受的合力為零?(A)甲 (B)乙 (C)丙 (D)丁 (E)戊。
- 以一長 40cm 的細繩,一端繫一 2kg 之物體,另ㄧ端固定於一光滑 水平桌面之中心點,並使物體在桌面上作水平的等速圓周運動,則當物體之速率 =3 m/s 時,細繩之張力=(A)2N(B
- 【題組】38〈歸去來辭序〉與〈桃花源記〉二文相較,以下說法何者正確? (A)作者都是陶淵明,二文分別可以看出他的率性任真與一心要突破世俗羈絆 (B)〈歸去來辭序〉是記敘文,〈桃花源記〉是抒情文 (C)
- 28關於〈醉翁亭記〉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本文主題說明歐陽脩以悠遊山水忘卻貶謫之苦 (B) 投壺,是古代宴飲時的一種遊戲,用箭投入壺中,投不中的罰酒。投壺應是由六藝中的「射」演變而來的活動
- 下列有關空間的敘述,何者正確?(A) P(a,b,c)對 yz 平面的對稱點為(a, −b, −c) (B) 點 P(a,b,c)到原點的距離為 (C) 點 P(a,b,c)到 x 軸的距離
- 已知地球半徑為 R、質量為 M ,萬有引力常數為 G 。今將一半徑為 r、質量為 m 的小鋼珠,自麗澤樓二樓的走廊圍牆外自由釋放,不計空氣阻力,而測得其重力加速度大約為 g。則:(A) RrM
- 【題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他昨天打橋牌,打個通宵,現在才剛上牀。」化用宰予晝寢的典故。宰予在白天睡覺,感歎「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被孔子責罵「朽木不可雕也」 (B)「子貢
- 書桌上靜置有一本書,則「書壓桌子之力」的反作用力為:(A)桌子頂著書之力 (B)地球吸引書之力 (C)書吸引地球之力 (D)地面頂著桌子之力 (E)桌子壓地面之力。
- 一輛小摩托車與迎面而來的快速大卡車正面相撞,摩托車全毀。若只考慮量值但不考慮方向,則下列有關碰撞時力與加 速度的敘述何者正確?(A)摩托車所受的力較小,加速度也較小(B)摩托車所受的力較大,加速
- 一警車接獲搶案通報之後,以最高車速 40 公尺 /秒(144 公 里/時),沿直線道路等速向東趕往搶案現場。當警車距離搶匪 250 公尺時,搶匪開始駕車從靜止以 4 公尺 /秒 2 的加速度,
- 【題組】40若聘請孔子擔任導師,本著鼓勵適性發展的原則,以下的工作要點何者較不恰當? (A)請曾點擔任康樂股長,規劃班遊、聯誼活動:鼓勵子路參加學生會、畢聯會 (B)指派好學的顏淵帶動班級學習風氣,擔
- 29有關歐陽脩之文學,下列何者正確? (A)文風平易流暢,婉麗多姿 (B)贊成五代奢靡文風,阻止宋代古文運動的發展 (C)詩詞艱深難解 (D)大力提倡新樂府運動。
- 26豐子愷為近代文學、藝術大師,其文學作品蘊含生命關懷與哲理,自成獨特風格。以下內容敘述何者非指豐子愷? (A)創作題材,大抵包含兒童情趣、社會百態、自然物象三方面,無論哪一方面,文中都充滿悲天憫人及
- 所謂「借代」,是指談話或行文中,借用其他詞句或名稱,來代替一般經常使用的詞句或名稱,例如〈桃花源記〉之「垂髫」,髫乃古代幼童頭髮自囟(腦門)下垂至額頭的一種髮式,故借指幼童。以下也借指「幼童」
- 一物體作半徑 2m 的等速圓周運動,週期為 10 秒,則其:(A)速率為 0.4π m/s (B)速率為0.2π m/s (C)角速度大小為 0.4π rad/s (D)角速度大小為 0.2π
- 30〈醉翁亭記〉行文走筆,以「滁人遊也」、「太守宴也」、「眾賓懽也」、「太守醉也」四個以「也」字收束的句子分述主題。他所要表達的主題,總而言之就是圍繞著什麼而展開,環環相扣,層層生發,使全文歸於統一的
- 27豐子愷〈梧桐樹〉選自《緣緣堂隨筆》。梧桐樹是大陸常見之樹,多植於庭院、街道。一般而言,愈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愈容易視而不見。然而,作者卻獨具慧眼,能從尋常中別出心裁,化凡物為奇景,使之富含哲理。關於
- 下列「 」中詞語為年齡或年數的代稱,請依序由小至大重新排序: (甲)小陳年屆「而立」,父母不顧他的反對,找對象要他相親 (乙)娟娟在「及笄」之年參加華埠小姐比賽,很幸運的奪得后冠 (丙)小凱正處於
- 三、默寫測驗:20﹪(一格一分,錯一字扣一分;每格最多扣一分。)(ㄧ).初極狹,(1 );復行數十步,(2 )。(3 ),(4 )。有(5 )、美池、(6 )、竹之屬,(7 ),(8 )。其中往來種作
- 31〈醉翁亭記〉在寫作上的最大特色是運用剝筍法,由遠而近,由外而內,逐步推移。請選出作者逐層脫卸的次第: (甲)環滁皆山也 (乙)瑯琊山 (丙)醉翁亭 (丁)西南諸峰 (戊)醉翁 (己)讓泉 (A
- 下列文句均與季節有關。就其所描寫的景色、情境,依春夏秋冬氣候變化之先後為序,排列正確的選項是: (甲)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凜冽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 (乙)一地李花
- 一 個 2kg 的物體,由距地面 100m 之高處自靜止自由落下,不計空氣阻力, g=10m/s 2,則當它落到距地面 20m 高之處時:(A)其動能=400J (B)其動能=1600J (C
- 一物體由靜止開始,沿一直線作 a=4m/s2 的等加速度運動,則其於 5 秒內之位移=(A) 10 (B) 20(C) 25 (D) 50 (E) 100 m。
- 下列敘述哪幾項正確? (A)功是向量 (B)動能不是向量 (C)位能是向量 (D)衝量是向量 (E)動量不是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