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默寫測驗:20﹪(一格一分,錯一字扣一分;每格最多扣一分。)(ㄧ).初極狹,(1 );復行數十步,(2 )。(3 ),(4 )。有(5 )、美池、(6 )、竹之屬,(7 ),(8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9 ),並(10 )。 〈桃花源記/陶淵明〉
1
1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3282
統計:A(81),B(26),C(2013),D(58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危機管理的模式--那納美克(J.F. Nunamaker)所提出
內容推薦
- 27豐子愷〈梧桐樹〉選自《緣緣堂隨筆》。梧桐樹是大陸常見之樹,多植於庭院、街道。一般而言,愈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愈容易視而不見。然而,作者卻獨具慧眼,能從尋常中別出心裁,化凡物為奇景,使之富含哲理。關於
- 30〈醉翁亭記〉行文走筆,以「滁人遊也」、「太守宴也」、「眾賓懽也」、「太守醉也」四個以「也」字收束的句子分述主題。他所要表達的主題,總而言之就是圍繞著什麼而展開,環環相扣,層層生發,使全文歸於統一的
- 一物體作半徑 2m 的等速圓周運動,週期為 10 秒,則其:(A)速率為 0.4π m/s (B)速率為0.2π m/s (C)角速度大小為 0.4π rad/s (D)角速度大小為 0.2π
- 所謂「借代」,是指談話或行文中,借用其他詞句或名稱,來代替一般經常使用的詞句或名稱,例如〈桃花源記〉之「垂髫」,髫乃古代幼童頭髮自囟(腦門)下垂至額頭的一種髮式,故借指幼童。以下也借指「幼童」
- 26豐子愷為近代文學、藝術大師,其文學作品蘊含生命關懷與哲理,自成獨特風格。以下內容敘述何者非指豐子愷? (A)創作題材,大抵包含兒童情趣、社會百態、自然物象三方面,無論哪一方面,文中都充滿悲天憫人及
- 29有關歐陽脩之文學,下列何者正確? (A)文風平易流暢,婉麗多姿 (B)贊成五代奢靡文風,阻止宋代古文運動的發展 (C)詩詞艱深難解 (D)大力提倡新樂府運動。
- 【題組】40若聘請孔子擔任導師,本著鼓勵適性發展的原則,以下的工作要點何者較不恰當? (A)請曾點擔任康樂股長,規劃班遊、聯誼活動:鼓勵子路參加學生會、畢聯會 (B)指派好學的顏淵帶動班級學習風氣,擔
- 一警車接獲搶案通報之後,以最高車速 40 公尺 /秒(144 公 里/時),沿直線道路等速向東趕往搶案現場。當警車距離搶匪 250 公尺時,搶匪開始駕車從靜止以 4 公尺 /秒 2 的加速度,
- 一輛小摩托車與迎面而來的快速大卡車正面相撞,摩托車全毀。若只考慮量值但不考慮方向,則下列有關碰撞時力與加 速度的敘述何者正確?(A)摩托車所受的力較小,加速度也較小(B)摩托車所受的力較大,加速
- 書桌上靜置有一本書,則「書壓桌子之力」的反作用力為:(A)桌子頂著書之力 (B)地球吸引書之力 (C)書吸引地球之力 (D)地面頂著桌子之力 (E)桌子壓地面之力。
內容推薦
- 下列文句均與季節有關。就其所描寫的景色、情境,依春夏秋冬氣候變化之先後為序,排列正確的選項是: (甲)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凜冽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 (乙)一地李花
- 一 個 2kg 的物體,由距地面 100m 之高處自靜止自由落下,不計空氣阻力, g=10m/s 2,則當它落到距地面 20m 高之處時:(A)其動能=400J (B)其動能=1600J (C
- 一物體由靜止開始,沿一直線作 a=4m/s2 的等加速度運動,則其於 5 秒內之位移=(A) 10 (B) 20(C) 25 (D) 50 (E) 100 m。
- 下列敘述哪幾項正確? (A)功是向量 (B)動能不是向量 (C)位能是向量 (D)衝量是向量 (E)動量不是向量。
- 在一光滑長直的軌道上,質量為 1kg 的甲球以 0m/s 的速度,正面 追撞前方質量 3kg、以0m/s 速度 運動的乙球,若兩球之間的碰撞為彈性碰撞,則撞後:(A)甲球的速度為
- 在一光滑長直的軌道上,質量為 1kg 的甲球以 0m/s 的速度,正面追撞前方質量 3kg、以0m/s 速度運動的乙球,若兩球之間的碰撞為完全非彈性碰撞 ,則撞後:(A)甲球的速度為
- 填空題【題組】田徑男子十項全能第二日賽程依序為_____、鐵餅、_____、_____、1500公尺
- 【題組】競技運動道德包含公平競爭、良好運動行為、_____
- 【題組】以世界衛生組織訂定之健康促進學校的六大範疇為:學校衛生政策、學校物質環境、學校社會環境、社區關係、_____、_____
- 下列「」中的詞句,何者非關「月亮」:(A)四五「蟾兔」缺。〈古詩十九首〉(B)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C)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D)烽火連「三月」。(杜甫〈春望〉)
- 國際奥林匹克委員會總部設立在瑞士的_____
- 下列詞句中的「三尺」,何者非指「劍」而言:(A)「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漢書‧高帝記》)(B)「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李賀〈春訪正字劍子歌〉)(C)「風雲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 下列文句,用字完全正確的選項為:(A)有些人對於發生在別人身上的災難無動於中,這種人真是麻木不人。(B)來到此地憑弔古蹟,真有白雲蒼狗、世事如幻之感。(C)林同學在班上一再我麻煩,真是莫明其妙。
- 0古詩文中,度量衡單位詞出現不少,「度」是計長短的標準,「量」是計面積、體積大小等容量的標準,「衡」則是計輕重的標準,〈勸學〉一文中即屢次出現。試判斷下列文句「 」中的字,屬於「量」的單位詞是 (
- 下列選項中,描寫「聲音」的文字選項有:(A)一個 (B)二個 (C)三個 (D)四個◆「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灘。」(白居易〈琵琶行〉◆ 「昆山玉碎鳳凰叫, 芙蓉泣露香蘭笑。 」(李賀〈李憑
-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諸子競出,下列文句所表達的思想與流派配對正確者為?(A)「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農家(B)「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
- 船舶因海難進水速率大於泵無法抗衡將水抽出時,選擇搶灘擱淺以保全船舶,對於使船擱淺之下列敘述,何者較具安全性的保全選擇?(A) 船中部擱淺(B) 艉部擱淺(C) 一舷擱淺(D) 艏部擱淺
- 《楚辭˙橘頌》:「曾枝剡棘,圓果摶兮」的「剡」字,讀音與下列何字相同?(A)琰 (B)炎 (C)淡 (D)啖閱讀短文並回答問題:晉原軫曰:「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敵不可縱;縱敵
-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此「三」字的使用由數詞轉作「副詞」,修飾「省」字。以下選項中「一」字的使用也是如此?(A)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淨光躍金,靜影沈壁。(B)嗟乎!為法之敝,「一」至
- 下列那一項方法無法測知本船有無走錨(Dragging)現象?(A) 使用雷達核對船位,測定目標是向錨位圈內移動(B) 使用GPS的經緯度核對錨位(C) 觀測岸上單一顯著目標的方位變化(D) 使
- 0紐西蘭有「羊隻比人口還多 倍」的形容詞,這個詞充分反映了紐西蘭發展粗牧羊業的背景,請問此背景因素為下列何者? (A)地形平坦 (B)氣候乾燥 (C)土壤貧瘠 (D)地廣人稀。
- 下列「」中的字,何者非作動詞解:(A)未報秦「施」而伐其師。 (B)子「墨」衰絰。(C)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 (D) 「謀」及子孫,可謂死君乎?
-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詩經句法以四言為主,多短句疊字;楚辭句法以六、七言為主,多長句駢語。(B)唐代元稹、白居易關注社會現實,提倡新樂府運動,其作品重視內容的諷喻功能,不重視音樂性。(C)詞
- 【題組】試題(二)在中世紀歐洲,羅馬教廷與世俗政權的關係歷經變化,有合作也有衝突。當羅馬教宗的聲勢高時,世俗君主常被迫向其屈服;但當世俗君主力量強大時,羅馬教宗甚至淪為君主的階下囚。從十世紀末到十五世
- (二).若夫(11 ),(12 ),(13 )者,山間之(14 )也。(15 ),(16 ),(17 ),(18 )者,山間之四時也。(19 ),(20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醉翁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