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 附圖為某場研討會中兩位與會者的發言。請問:這場研討會的主題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權力分立
(B)主權在民
(C)以民為主
(D)責任政治。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題組】(15)當蚊子在附近飛時,我們會聽到蚊子拍動翅膀發出的嗡嗡聲,試推測蚊子每秒拍動翅膀的次數,可能為下列何選項? (A) 5 次 (B) 15 次 (C) 550 次 (D) 25550 次。
- 【題組】(10)將蠟燭放置於甲區,並將紙屏移至成像位置,然後用不透明物體遮住透鏡的下半部,請問在遮住透鏡前後,紙屏上的成像有何變化? (A)大小只剩一半,亮度不變 (B)大小只剩一半,亮度變暗 (C)
- 【題組】(9)將蠟燭置於丙區,進行成像觀察,下列關於此時成像的敘述何者錯誤? (A)成放大的像 (B)成正立的像(C)可在紙屏上成像 (D)可用眼睛觀察成像。
- 【題組】(8)若將蠟燭由甲區移向乙區,則應如何移動紙屏?成像有何變化? (A)紙屏向右移離透鏡,成像變小 (B)紙屏向右移離透鏡,成像變大 (C)紙屏向左移近透鏡,成像變小 (D)紙屏向左移近透鏡,成
- 有四張圖卡分別畫有四個國家的國旗, 以白光照射圖卡時,國旗上各個部分的顏色如圖所示。若以綠光照射此四圖卡,則最可能看見哪兩個國家的國旗顏色排列相同? (A)荷蘭及奧地利 (B)奧地利及俄羅斯
- 在某個下雨的夜晚, 丁哥看到閃電後,經過 3 秒才聽到雷聲,若當時的氣溫為 15℃,則打雷的地點距離丁哥有多少公尺? (A) 680 (B)1020 (C) 1029 (D) 2040。
- 伊凌在一間科技研究中心上班,因為研究的題材很機密,因此進入實驗室都必須通過層層關卡:驗指紋、掃描眼睛、驗聲音。請問:驗聲音這一關,是主要根據伊凌講話時的什麼特性? (A)暗號密碼 (B)音調 (
- 如右圖,在同一介質中用相同大小的力敲擊甲、乙兩音叉,使其在空氣中連續振動,讓周圍的空氣形成疏密相間的連續波形。由此連續波形可知聲波屬於 (A)縱波 (B)橫波 (C)電磁波 (D)非力學波。
- 部分汽車駕駛人會在左右後視鏡角落加裝一圓形面鏡,該面鏡可減少駕駛視線死角,但因其為正立縮小的成像,駕駛容易誤判後車距離。請問該面鏡可能為何? (A)平面鏡 (B)凸面鏡 (C)凹面鏡 (D)凸透
- 現今智慧型手機可下載許多不同的App(應用程式),其中一些可用來量測週遭聲波的音量,當音量愈大時, App顯示的數值也愈大。則此數值的大小主要與聲波的何種性質有關? (A)波長 (B)波速 (C
內容推薦
- 下列四張分別是不同比例尺的島嶼地圖,這些島嶼的實際現況和地圖內容呈現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甲島嶼實際面積最小 (B)乙島嶼實際面積最大(C)丙地圖內容最為簡略 (D)丁地圖內容最為詳細。
- 飛機小鷹號(0°,60°S)與維尼號(150°W,60°S),依同樣的速度、高度,沿不同經線一路往正南方行駛。請問:若不考慮風向,可能會出現何種狀況?(A)兩架客機之間的距離愈來愈長 (B)兩者
- 小貝畫了一張圖,來呈現地球表面海洋與陸地的比例與說明,如附圖所示。請問:關於海洋與陸地的敘述何者正確? (A) (B) (C) (D)
- 【2020 年 8 月訊】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所率的訪團 89 人,於當地(15°E)時間 29 日下午 3 點,搭乘華航包機自首都布拉格直飛,預定臺灣 30 日上午 11 點,抵達中華民國桃園
- 根據附圖的經緯線所示,★的位置為何? (A)(20°W,30°N) (B)(30°E,20°N)(C)(20°E,30°S) (D)(30°W,20°S)
- 隨著全球航空市場成長,外籍航空飛越臺灣領空航班增加,2018 年收取的過境服務費高達 3 億,相較於前年成長58%,創下歷史新高。請問:此現象與下列何者有關?(A)地處於亞洲大陸邊緣的
- 觀察地圖中的緯線分布後,請推測那些陸地沒有熱帶氣候? (A)亞洲、非洲、中南美洲 (B)亞洲、北美洲、大洋洲(C)歐洲、非洲、中南美洲 (D)歐洲、北美洲、南極洲。
- 臺灣擁有許多特有的物種,與下列何者有關?(A)中國的東南方 (B)阻隔的獨立環境、地形起伏大(C)溫暖濕潤氣候 (D)經濟海域重疊、生物遷移中繼站
- 【題組】小星邀請四位網友來臺灣,參加新北萬金石馬拉松。請問:哪一位網友最需要調整時差、適應季節的差異?(A)甲 (B)乙 (C)丙 (D)丁。
- 【題組】亮亮在第一節體育課結束後,從綜合教學大樓●,直衝到前門●,領取暫放在警衛室的水彩用具。請問:亮亮的直線距離大約是?(A)119m (B)136m (C)153m (D)170m
- =?(A) (B) (C) (D)
- 小美對不同食物進行成分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她將甘藷、麵粉、饅頭歸為一組;葡萄、礦泉水、可樂歸為一組。則可推知小美最可能利用下列何者的檢測結果作為分類依據?(A)碘液 (B)亞甲藍液 (C)本氏液
- 將同種食物分別放在冰箱內、外存放,發現冰箱外的食物腐敗較快,可能為下列何項原因所致?(A)低溫能讓食物永久保鮮 (B)低溫讓食物產生酸性物質而防腐 (C)低溫將所有微生物殺死 (D)低溫不利微生物
- 圖(一)為人體消化道內三種酵素在不同酸鹼環境中的反應情形。關於三種酵素的描述,下列何項推論較合理? (A)酵素甲偏好在酸性的環境作用 (B)酵素乙在胃中的活性較高 (C)酵素丙無法在中性的環境作
- 研究人員萃取某生物體內能促進澱粉分解的酵素,發現該酵素活性會隨著溫度出現變化如附圖(甲)所示。此外,該酵素偏好作用的環境為酸鹼值為 7(中性)。於是,研究人員將該酵素加入盛裝澱粉液的燒杯,調控燒杯
- 圖(二)為某植物葉片構造示意圖。圖中何者能分泌角質層,以避免水分過度散失? (A)ㄅ (B)ㄆ (C)ㄇ (D)ㄈ
- 小豪將咸豐草的一片葉子貼上黑紙,在能照射到陽光的地方生長。一週後,他取下葉子,滴加碘液觀察顏色的變化,結果如圖(三)所示。則下列何項描述較適當? (A)摘下的葉子呈綠色,表示葉子具有澱粉 (B)
- 現有三種由醣類、脂質與蛋白質依不同比例合成的甲、乙、丙三種食物。若取等重的三種食物,可發現三種食物在人體內變化量情形如圖(四)。則依養分在人體消化順序情形,可推知三種食物中,何者的澱粉含量比例最高
- 植物光合作用所製造的產物, 不包含下列何種物質?(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水 (D)葡萄糖
- 下列何種養分經人體攝取,需經消化作用變成小分子後再被吸收?(A)水 (B)礦物質 (C)蛋白質 (D)葡萄糖
- 下列何種器官屬於消化道,但不具有消化腺?(A)食道 (B)胃 (C)膽囊 (D)胰臟
- 光合作用活動中先以鋁箔遮住葉片幾天之目的為何?(A)加速澱粉合成 (B)阻隔光線,使原有的澱粉分解 (C)軟化葉片 (D)破壞葉綠素2
- 小慧表示:「當胃液和食物一起進入小腸之後,胃液中的酵素就會逐漸失去活性。」關於小慧的這段話,是否合理?(A)合理,因為小腸和胃的溫度大到相差 20 度 (B)合理,胃液中的酵素在鹼性環境活性較低
- 下列有關不同植物莖構造之敘述,何者正確?(A)單子葉植物維管束排列成環狀 (B)雙子葉植物維管束散生 (C)木材為活細胞永遠可以運輸水分 (D)不同季節產生的木質部細胞交替排列成年輪
- 某木本植物的莖具有樹皮及木材等構造,如圖(五)所示。下列何者為圖中「木質部」標示處的主要功能? (A)運輸水分 (B)運輸養分 (C)細胞分裂 (D)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