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下列何者若有犯罪行為,得減輕處罰?(甲)80歲以上的老人(乙)瘖啞者(丙)7歲以上未滿20歲者(丁)14歲以上未滿18歲者
(A)甲丙
(B)乙丁
(C)甲乙丙
(D)甲乙丁。
(A)甲丙
(B)乙丁
(C)甲乙丙
(D)甲乙丁。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柯先生的房客不僅不繳房租,還占據房屋不肯搬走,甚至將門鎖全部更換,使得柯先生不得其門而入,柯先生無力解決,只好向警察局報案,請求偵辦房客的違法行為。柯先生的做法在刑事訴訟上稱之為何?(A)告訴(
- 世居嘉義縣的唐先生,在房屋進行門牌號碼登記時,因為政府承辦人員的疏失,使得房屋變成無門牌號碼,他多次向政府主管單位反映均無效,使得他無法賣出該棟房屋。此時,唐先生應該尋求哪種途徑進行權利救濟?(
- 今年15歲的荳荳找到下列4個打工機會,依據法律規定,荳荳應選擇哪項工作?(A)晚上8時至12時在加油站上大夜班(B)平日下午1時至5時在藥妝店門口發傳單(C)星期日到大賣場幫忙收推車(D)每天早
- 下列關於「仲裁」的敘述,何者錯誤?(A)由仲裁人或仲裁庭負責仲裁(B)仲裁的效力與法院的確定判決相同(C)須以書面訂立仲裁協議(D)仲裁多運用於不能和解的爭議。
- 犯罪行為應該由下列何人提起自訴?(A)警察(B)書記官(C)檢察官(D)犯罪被害人。
- 趙小姐剛從銀行提款出來,忽然有一位機車騎士強行靠近她,搶奪她的皮包之後逃逸無蹤。該機車騎士觸犯了何種罪行?(A)竊盜罪(B)搶奪罪(C)強盜罪(D)恐嚇取財罪。
- 公民老師:「雖然沒有身體接觸,卻利用言詞使人心生恐懼而交出財物,這種行為已構成犯罪。」根據內容判斷,老師是在解釋下列哪種罪行的定義?(A)搶奪罪(B)竊盜罪(C)普通傷害罪(D)恐嚇取財罪。
- 阿諾晚上加班到很晚才回家,當他走到巷子時,冒出一個持刀的黑衣男子要阿諾交出皮包,並對阿諾拳打腳踢,最後終於強行拿走阿諾的皮包。該名黑衣男子觸犯了下列何種罪行?(A)竊盜罪(B)搶奪罪(C)強盜罪
- 告發是刑事案件中特有的一種訴訟方式。下列各種訴訟方式,何者屬於告發?(A)被害人家屬向檢察官告知犯罪事實,追究加害人刑事責任(B)被害人自行委任律師,向法院提出刑事訴訟,追究犯罪者的責任(C)任何
- 新聞報導:「某位16歲少年連續多次搶奪他人財物,經法院宣判送至少年矯正學校接受矯正教育。」請問:報導中該名少年是接受「保護處分」中的何種處分?(A)訓誡(B)保護管束(C)安置輔導(D)感化教育。
內容推薦
- 小強最近因某項行為違反《刑法》規定而須負起刑事責任。此項行為應為下列何者?(A)無照駕駛爸爸的汽車(B)欠朋友債務不還(C)恐嚇他人向其勒索金錢(D)拒絕繳納所得稅。
- 為了避免雇主有剝削少年的情況,我國政府在《勞動基準法》的相關規定,下列何者錯誤?(A)每日工時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工作時數不得超過40小時(B)原則上雇用童工不須要法定代理人的同意(C)例假日不
- 「告訴乃論」是指原則上須由犯罪被害人提出告訴,國家才會追究的犯罪。請問:下列哪些罪名屬於「告訴乃論」?(甲)傷害罪(乙)妨害名譽罪(丙)竊盜罪(丁)殺人罪(A)甲乙(B)甲丙(C)乙丙(D)丙丁
- 國中九年級學生李大偉現年15歲,經常到玩具反斗城逛街,觀看假面騎士的模型。某天,他將模型偷偷放入書包中,但店員當場發現,報警處理。下列關於李大偉行為的敘述,何者正確?(A)觸犯《刑法》的贓物罪(
- 右圖兩人所指的救濟途徑應為下列何者? (A)調解(B)仲裁(C)訴訟外和解 (D)訴訟上和解
- 劉醫師為患有乳癌的張太太開刀,切除了部分的乳房,但此種行為並未觸法,是由於此行為具有下列何種性質?(A)行為的平等性(B)行為的違法性(C)業務上的正當性(D)正當的防衛行為。
- 紐約時報廣場大街上,一名吸大麻的51歲男子突然拔刀跟警方對峙,警方連追了他好幾條街,用了6次胡椒噴罐不能制止,不得已才對他開槍。上述警方的行為是基於何種理由,而不構成違法?(A)依法令的行為(B
- 民眾在橋下發現屍體報案,警察報請檢察官相驗,並於開始偵查後鎖定一名嫌犯,檢察官傳喚後認定犯罪證據充足,便向地方法院提出請求判刑。請問:檢察官向地方法院提出請求判刑的行為稱之為何?(A)告發(B)
- 當事人為節省解決衝突的時間,在雙方同意的前提下,可以進行調解以處理糾紛。關於調解進行的過程,下列哪項敘述是正確的?(A)調解委員會製作的調解書,須送交當地縣市政府核定(B)調解委員會的委員,通常
- 小郎不慎摔壞朱大哥的名貴骨董而被告,但他無力負擔訴訟費用及律師報酬。請問:他可以根據哪項法律來尋求幫助?(A)《刑事訴訟法》(B)《法律扶助法》(C)《社會秩序維護法》(D)《民法》。
- 行政訴訟採三級二審制,交通裁決事件的第一審法院為下列何者?(A)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B)高等行政法院(C)最高行政法院(D)地方法院民事法庭。
- 老師上課時提到為了保護青少年,特別針對特定年齡範圍內之青少年制定《少年事件處理法》,以使青少年有反省改正的機會。請問:下列何者為其特定年齡範圍?(A)12~14歲(B)14~18歲(C)12~2
- 訴訟上和解成立後,由下列何人做成和解筆錄?(A)當事人(B)檢察官(C)法官(D)律師。
- 《勞動基準法》規定的童工,是指下列何種年齡的人?(A)7歲以上未滿20歲的人(B)12歲以上未滿18歲的人(C)14歲以上未滿18歲的人(D)15歲以上未滿16歲的人。
- 當事人針對已經在法院訴訟的案件,透過和解的方式,可以中止訴訟的全部或一部分。下列哪種情況可以適用上述和解的規定?(A)被依貪汙罪嫌提起刑事訴訟(B)不服交通罰單裁罰而提起行政訴訟(C)因房屋租賃
- 老陳侵入鄰居家行竊,被鄰居發現,報警處理。老陳想透過和解來處理此項衝突,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A)老陳和鄰居可採訴訟上和解的方式(B)須由鄰居提出告訴,國家才會追究老陳的犯罪(C)竊盜罪屬非
- 課堂上,同學們正在討論《民法》與《刑法》的差別。下列何人的說法正確?(A)甲:故意毀損、竊盜、販賣毒品屬於《刑法》約束的範疇(B)乙:刑事責任包含侵權行為責任,須負起損害賠償的義務(C)丙:《刑
- 小王被大學退學,提起申訴被駁回而不服,他向教育部提起【甲】,日前遭教育部駁回,因此,小王決定向【乙】提起行政訴訟。根據內容判斷,上述甲、乙依序為下列何者?(A)請願、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B)請願
- 小華今年剛升上小學六年級,因羨慕同學有最新型手機,便到手機通訊行佯稱要購買同款手機,卻趁店員不注意時行竊,被店員發現後將小華移送法辦。請問:小華是否須負起刑事責任?(A)是,小華為完全責任能力人
- 「非告訴乃論」是指不論犯罪被害人有無提出告訴,國家都必須追究的犯罪。請問:下列哪些罪名屬於「非告訴乃論」?(甲)傷害罪(乙)妨害名譽罪(丙)竊盜罪(丁)殺人罪(A)甲乙(B)甲丙(C)乙丙(D)
- 某戶民宅發生氣爆,一家四口中,父親及幼子當場喪命,母親嚴重嗆傷住在加護病房觀察中,10歲長女則僅受輕傷,社會局到場關切後,發現該名女童並無關係密切的親屬家可借住,故只好依「甲法」,將女童送到安置
- 現年16歲的小唐觸犯「強盜罪」而被捕,移送至少年法院。小唐可能會受到何種處罰?(A)當庭訓誡(B)未滿18歲,不受《刑法》處罰(C)處以假日生活輔導(D)受刑罰處罰。
- 將少年交付適當的福利、教養機構、醫療機構、執行過渡性教育措施或其他適當措施的處所,施以輔導,是下列何種保護處分?(A)假日生活輔導(B)保護管束(C)安置輔導(D)感化教育。
- 【題組】林小姐所提出的應為下列何種訴訟?(A)行政訴訟(B)刑事訴訟(C)民事訴訟(D)訴願。
- 【題組】關於林小姐所提出的訴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只能上訴到高等法院(B)可以上訴到最高法院(C)如果對判決結果不服可以提出訴願(D)雙方不能進行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