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李老師採用異質分組進行合作學習,透過同組能力較好的同學協助大雄,大雄終能解答自己無法解出的數學題。下列哪一項最能解釋李老師的作法?
(A)迦納(H. Gardner)的人際智力
(B)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平衡
(C)維高斯基(L. S. Vygotsky)的鷹架作用
(D)史坦柏格(R. Sternberg)的情境適應能力
(A)迦納(H. Gardner)的人際智力
(B)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平衡
(C)維高斯基(L. S. Vygotsky)的鷹架作用
(D)史坦柏格(R. Sternberg)的情境適應能力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31587
統計:A(336),B(153),C(8783),D(15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維高斯基(L. S. Vygotsky)的鷹架作用
內容推薦
- 小明升上高中後,不像國中時那麼衝動。下列有關小明情緒的發展,何者較不適當?(A)情緒效能與判斷從兩極化轉向趨中(B)情緒運用由外在要求轉向自我主張(C)情緒表達由直接外顯轉向間接內隱(D)情
- 林老師在班級中實施品格教育的方法是:當看到有同學幫助別人,他就給予讚美,並鼓勵同學多效法。林老師的作法是應用下列哪一個理論的觀點?(A)社會學習理論(B)認知發展理論(C)精神分析理論(D)
- 這一題的鑑別度為何?(A)0.18(B)0.36(C)0.48(D)0.60
- 國二的小娟因談戀愛遭父親責罵,而與父親產生衝突,她對父親感到憤怒與憎恨。這屬於賴斯(F. Rice)所提出的哪一種情緒狀態?(A)敵意(B)懷疑(C)抑制(D)悲傷
- 菁華在班上人緣不佳,柯老師推薦她閱讀一些繪本或品格小故事,希望她能有所改變。請問柯老師使用下列哪一種輔導策略?(A)認知改變策略(B)行為改變策略(C)自我管理策略(D)改變環境策略
- 李老師採用異質分組進行合作學習,透過同組能力較好的同學協助大雄,大雄終能解答自己無法解出的數學題。下列哪一項最能解釋李老師的作法?(A)迦納(H. Gardner)的人際智力(B)皮亞傑(J
- 和樂中學為高二學生舉行成人禮,此種透過象徵意義來界定青少年過渡到成年的儀式,是屬於下列哪一種觀點?(A)年齡觀點(B)心理觀點(C)生理觀點(D)社會文化觀點
- 李老師任教班級共有50名學生,考完某測驗後依得分歸為高、低兩組各25人,其中有一題,高分組有15人答對,低分組有3人答對。這一題的難度為何?(A)0.24(B)0.36(C)0.48(D
- 青少年的道德發展包含道德情緒,下列哪一項是屬於道德情緒的敘述?(A)道德的知與行是一致的(B)道德知識是道德判斷的基礎(C)道德判斷是能分辨是非善惡(D)個人行為導致他人不幸會耿耿於懷
- 從理情行為學派的理論來看,案主的困擾最主要是來自於下列哪一項?(A)早年的創傷經驗 (B)沒有獲得他人的肯定與重視(C)從別人身上學到的非理性信念(D)不斷的以非理性信念自我暗示
內容推薦
- 小美認為身為教師應該盡力付出,為了獲得家長的認同,她經常下班後還在工作。根據基里艮(C. Gilligan)的道德發展理論,小美處於下列哪一個階段?(A)均等的道德 (B)個人生存的道德(C
- 筱君擔心考試成績不佳,故意考試遲到。上述現象屬於下列何者?(A)自我延緩(self-delay) (B)社會閒散(social-loafing)(C)自我抗拒(self-deprecatio
- 依據我國現行的「少年事件處理法」,所謂的少年者,是指什麼年齡階段的人?(A)十歲以上十二歲未滿之人(B)十二歲以上十八歲未滿之人(C)十四歲以上二十歲未滿之人(D)十六歲以上二十歲未滿之人
- 小明升上高中後,不像國中時那麼衝動。下列有關小明情緒的發展,何者較不適當?(A)情緒效能與判斷從兩極化轉向趨中(B)情緒運用由外在要求轉向自我主張(C)情緒表達由直接外顯轉向間接內隱(D)情緒覺
- 李老師發現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很有幫助,下列哪一項屬於該理論的觀點?(A)給予學習上的自由抉擇與個人責任(B)避免給予青少年高出太
- 當聽到學生之間形成幾個小圈圈,你想了解班級團體結構時,最適合採用下列哪一種方法?(A)觀察法(B)軼事錄(C)自陳量表(D)社會計量矩陣
- 關於現實治療對移情的看法,下列何者較為正確?(A)移情是治療中不可避免的現象(B)治療師鼓勵並接受當事人的移情(C)移情是當事人逃避責任的一種方式(D)治療師運用移情探討當事人過去的重要經驗
- 高一的綺綺生長在傳統的家庭中,從小父母就告訴她女孩子要以家庭為重,一定要會做家事,但男生只要功課好就可以了。綺綺的父母具有什麼觀念?請簡要說明之(4分);而這種觀念對綺綺的發展可能產生哪些影響?請
- 某國中生很容易將別人的無心之過歸因為「對方有意冒犯他」。請問他是下列哪一方面的能力較為不足?(A)社會認知(B)道德推理(C)情緒控制(D)情緒表達
- 下列哪一種方式最適合用來評估速度測驗的信度?(A)折半法(B)複本法(C)再測法(D)內部一致性
- 下列哪一項為青少年大腦發展的特徵?(A)大腦灰質增加 (B)軸突直徑減小(C)大腦額葉髓鞘增加(D)是突觸修剪的主要時期
- 國二的大華看到隔壁同學考試作弊,雖然他也很想偷看同學的答案,但是擔心會被導師發現受到處罰,所以打消念頭。(1)根據柯柏格(L. Kohlberg)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大華的道德認知發展是在哪一個階
- 國二的小強在準備考試時,使用了一些策略來幫助自己記得更牢。下列哪一項最不能看出小強已會使用後設記憶的策略?(A)一邊讀、一邊做筆記(B)所有內容都重複的多讀幾遍(C)把相同或類似的內容歸類在
- 下列對性騷擾事件的敘述何者較適當?(A)性騷擾對女性與男性的影響不同(B)性騷擾的真實發生率比想像中的還少(C)女性若穿著性感,就是給男性性暗示(D)只有男性會對女性性騷擾,而女性不會對男性
- 閱讀下文後,回答27-28題。專任輔導張老師最近發現個案曉芳下課常到輔導室找她晤談。這時,張老師覺得需要與曉芳討論彼此的晤談關係,這是諮商中的哪一項技巧?(A)諮詢(B)面質(C)具體
- 旅居英國的服裝設計師小剛,從小愛玩芭比娃娃,喜歡拿針線為娃娃縫衣服,未滿18歲時,就懂得做時尚生意。根據賀倫德(J. Holland)的生涯類型論(theory of career typo
- 閱讀下文後,回答27-28題。專任輔導張老師最近發現個案曉芳下課常到輔導室找她晤談。曉芳對導師說:「張老師好溫柔,長得又美,要是我媽也像她那樣的話,該有多好!」若使用「簡述語意」的方式
- 閱讀下文後,回答29-30題。李老師任教班級共有50名學生,考完某測驗後依得分歸為高、低兩組各25人,其中有一題,高分組有15人答對,低分組有3人答對。這一題的難度為何?(A)0.24
- 閱讀下文後,回答29-30題。李老師任教班級共有50名學生,考完某測驗後依得分歸為高、低兩組各25人,其中有一題,高分組有15人答對,低分組有3人答對。這一題的鑑別度為何?(A)0.1
- 下列構音/音韻障礙治療目標中,何者最符合語言學為基礎取向(linguistic-based approach)的觀點?(A)個案可說出舌尖塞音-舌根塞音最小語音對比的詞對(B)個案可在非結構式的對
- 警察使用槍械,造成無辜第三人身體之傷害,該被害人之請求補償程序為何?(A)應先請求原執行機關撤銷原違法處分,之後提課予確認之訴訟(B)應先請求原執行機關給付,後提課予義務訴願,之後提課予義務之訴
- 下列有關駐衛警察之敘述,何者正確?(A)駐衛警察非狹義警察,為駐在單位所僱用 (B)其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任用(C)其職務內容,包括受理報案與處理事故(D)其得協助執行拘提、管收
- 下列有關警察人員於執行職務時,使用警械致人傷亡,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之適用法律敘述,何者正確?(A)警械使用條例第十一條,依照最高法院見解,乃請求國家負損害賠償之特別規定(B)國家賠償法第二條、第五
- 下列對於「治安顧慮人口」查訪之敘述,何者正確?(A)治安顧慮人口由戶籍地警察機關每個月實施查訪二次(B)戶籍地警察機關發現查訪對象不在戶籍地,應查明及通知所在處所之警察機關協助查訪(C)查訪對象
- 依管轄法定原則,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主動行使管轄權,發揮公權力,積極查察、取締不法,避免危害公安事件發生。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執行職務時,如遇有阻礙,得請求警察機關「職務協助」。請問其請求之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