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8. 有關台灣早期的公衛發展,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 衛生署於 1951 年成立
(B) 整個日據時代,台灣大約培養 2800 位醫師
(C) 台灣光復(1945 年)初期,政府開始在各鄉鎮興建衛生所,全台首創 15家衛生所
(D) 從 1906 至 1940 年間,台灣男女性的平均餘命分別由 29 歲和 30 歲延長到 42 歲和 47 歲
(A) 衛生署於 1951 年成立
(B) 整個日據時代,台灣大約培養 2800 位醫師
(C) 台灣光復(1945 年)初期,政府開始在各鄉鎮興建衛生所,全台首創 15家衛生所
(D) 從 1906 至 1940 年間,台灣男女性的平均餘命分別由 29 歲和 30 歲延長到 42 歲和 47 歲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目前有關結核病之防治及個案追蹤管理,在衛生福利部屬何單位業務?(A) 國民健康署(B) 疾病管制署(C) 醫事司(D) 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 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篩檢項目,不包含下列那一項?(A) 葡萄糖-6-磷酸去氫酶缺乏症(G-6-PD)(B)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C) 半乳糖血症(D) 苯酮尿症
- 疾管局於六月公布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請問日本腦炎這類法定傳染病需在多久內完成通報?(A) 24 小時(B) 三天內(C) 一週內(D)一個月內
- 肉毒桿菌中毒是一種由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產生神經毒素所引起的嚴重麻痺病症。下列何者為非肉毒桿菌中毒風險較高的食品?(A) 低酸性罐頭(如鮪魚罐頭)(B) 未真
- 下列敘述為我國採行之菸害防制相關措施,請選出正確者?(A) 菸品容器標示 50%之健康警示圖文(B) 自 2009 年 6 月起,每包菸課徵 15 元的菸品健康福利捐(C) 室內五人以上的工作
- 我國藥政單位對於藥品上市後之流通管理,下列何者為非?(A) 藥局藥房管理(B) 廣告管理(C) 管制藥品管理(D) 建立優良藥品製造標準制度
- 下列何者不屬於二代健保規劃的執行策略?(A) 因應台灣產業調整,擴大保險對象分類(B) 推動支付制度改革(C) 強化資訊提供以提升醫療品質(D) 擴大社會多元化參與健保政策
- 投保單位(例如民間營利事業單位)在計算保險費時,如何採計個別員工的依附眷口數?(A) 依實際眷口數,但超過二人則以二人計(B) 一律以四人計算(C) 健保署公告之平均眷口數(D) 實際眷口數
-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負責辦理預防保健服務財源籌措的單位為?(A) 中央健康保險署(B) 國民健康署(C) 疾病管制署(D) 社會保險司
- 我國政府執行傳染病防治的兩大重要法規是:①《傳染病防治法》②《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③《傳染病疫情監控系統實施辦法》④《傳染病防治分級醫療作業辦法》(A) ①②(B)
內容推薦
- 有關細菌性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①細菌可能於生產、儲存或處理的過程中進入食物 ②對於感染型的細菌,人體必須攝入足夠的細菌量,才會致病 ③對於中毒型的細
- 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的發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① 食材最好保存於偏鹼(PH=6)條件下,以降低細菌生長的速度 ② 食材最好保存於低溫(低於攝氏5度)條件下,
- WHO曾對促進食品安全提出一個指導原則,並以神殿式的結構圖來加以強調,該神殿是由下列哪些力量共同支撐起來的穩定結構: ①政府 ②消費者 ③工商業者 ④學者專家(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 在WHO對於促進食品安全提出的指導原則中,消費者方面所須分擔的責任包括: ①個人須具備知識並能力行實踐 ②注意家中調理食物的安全措施 ③組織消費者保護團體 ④蒐集資訊並研究(A) ①②③④(B
- 建立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包括下列哪些步驟或原則: ①危害評估、決定管制重點 ②建立管制點監測系統 ③執行矯正措施 ④建立記錄保存系統(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 有關狂牛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①學界咸認肇因於牛隻的飼料遭污染 ②會透過牛與牛接觸而平行感染 ③會透過空氣傳播 ④會透過牛肉品傳染給人類,再建立人傳人途徑(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 現行藥事法對於藥品的分類,包括: ①醫師處方藥品 ②針劑及方劑 ③成藥及固有成方製劑 ④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
- 台灣在 1984 年發現第一個病例,且以外籍人士居多的傳染病:(A) AIDS(B) SARS(C) H5N1(D) Syphilis
- 有關台灣早期(光復前後)的傳染病防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①撲滅瘧疾是台灣的傲世成就②WHO於1965年宣布台灣為「鼠疫根除區」③天花與霍亂防治是台灣早期最艱辛的疾病防治工作④結核病是台灣傳染病
- 1918 年、1957 年、1968 年三次流行性感冒的全球大流行源起於:(A) 爆發式流行(outbreak)(B) 規則性流行(regular epidemic)(C) 大規模式流行(la
- 有關傳染病的分類,可由下列哪些方面來看: ①臨床學 ②生態學 ③微生物學 ④流行病學(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
- 有關傳染病的傳播方式,下列何者屬於間接傳播: ①空氣傳染 ②蟲媒傳染 ③血液傳染 ④垂直傳染(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
- 針對特殊傳染病的防治策略,包括: ①管理傳染源 ②截斷傳染病途徑 ③ 強宿主免疫力 ④環境衛生之改善(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
- 下列何者為造成 1981 年台灣小兒麻痺流行的主因:(A) 疫苗製造供不應求(B) 預防接種涵蓋率低(C) 疫訊偵測系統缺失(D) 基層人員疏於防範
- 傳染病調查(Survey)及服務設施(Service and Facilities) 是屬於:(A) 實驗室為基準的偵測系統(B) 醫院為基準的偵測系統(C) 學童缺席的偵測系統(D) 社區人
- 隨時掌握媒介物的種類、分佈與生物特性,有助於控制疫情,是屬於:(A) 實驗室為基準的偵測系統(B) 醫院為基準的偵測系統(C) 環境偵測系統(D) 報告病例系統
- 根據我國對於法定傳染病通報的分級,有建立防治對策必要之新興傳染病屬於:(A) 第一類傳染病(B) 第二類傳染病(C) 第四類傳染病(D) 第五類傳染病
- 有關病原微生物(病原體)在傳染病流行的主要決定因子,包括: ①感染力(infectivity) ②致病力(pathogenicity) ③致死力(fatality) ④毒力(virulence
- 下列何者不是健康促進醫院推動主要的目標群體?(A) 社區民眾(B) 病人與家屬(C) 政府決策者(D) 醫院員工
- 下列何者非 Empowerment Conceptual Framework 之內涵?(A) Information(B) Policy(C) Network(D) Resource
- 請問我國疾病管制署目前的疾病監測資訊系統不包含以下哪一項?(A) 中央傳染病追蹤管理系統(結核病、負壓病床)(B) 法定傳染病監視通報系統(C) 癌症篩檢與追蹤管理資訊整合系統(D) 症狀監視
- 全民健保的主要財源包括一般保險費與補充保險費,請問其中的一般保險費由三方來共同分擔,下列何者並非這三方之一?(A) 政府(B) 被保險人(C) 眷屬(D) 雇主
- 政府開辦全民健保,以下何者非三項主要政策目標之一?(A) Access(B) Safety(C) Cost(D) Quality
- 下列何者非 WHO 對健康照護體系之分類?(A) 公共輔助;(B) 國家健康服務(C) 社會健康保險(D) 自由市場保險
- 醫療品質評估模式中,感染率為品質評估模式的那一個層面?(A) 結構(B) 過程(C) 結果(D)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