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 有關刑案現場指紋之勘驗與鑑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為免掛萬漏一,指紋採取不限範圍,應於現場封鎖線內全區域刷採
(B)汗腺發達者遺留現場指紋之機會較大
(C)潛伏紋的採驗,可以照相法照相,或使用矽膠法將矽膠塗布於檢體上,待乾後剝離即可
(D)血跡或生物性跡證之指紋採取後應放入塑膠袋中送驗,以免影響後續 DNA 鑑定
(A)為免掛萬漏一,指紋採取不限範圍,應於現場封鎖線內全區域刷採
(B)汗腺發達者遺留現場指紋之機會較大
(C)潛伏紋的採驗,可以照相法照相,或使用矽膠法將矽膠塗布於檢體上,待乾後剝離即可
(D)血跡或生物性跡證之指紋採取後應放入塑膠袋中送驗,以免影響後續 DNA 鑑定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19 你擔任國道交通分隊長,於執行稽查載運危險物品車輛之勤前教育時,對員警說明執勤時注意事項,下列何者不適當?(A)指揮受檢車輛停於路肩或避車彎內,車身萬不可延伸至車道上(B)巡邏車停於受檢車輛後方,
- 【題組】52 (A) upon(B) beneath(C) behind(D) against
- 【題組】53 (A)need (B) trust(C) effort(D) obligation
- There are two point-charges −Q, and 2Q located at the distance 2d, and 4d from the origin O, res
- 2 警察為調查犯罪情形及蒐集證據,得通知犯罪嫌疑人其到場接受詢問,下列警察偵查犯罪手冊關於通知的相關規定,何者有誤?(A)案件未經調查且非有必要,不得任意通知犯罪嫌疑人到場(B)通知應到之日、時及處所
- 10 下列何者不是警察人員的政策分析專家倫理:(A)警察人員在規劃政策時,要避免政策分析受到個人私利影響(B)警察人員在規劃政策時,應以事實為依據(C)警察人員在擬定政策時,若涉及價值的取捨時,應說明
- 18 你帶班執行路檢勤務,攔停甲駕駛之汽車,你聞到異味,並於右駕駛座發現一包塑膠袋裝之白色粉狀物,甲宣稱該包為太白粉,此時你如何處理最適當?(A)以手指沾少許粉末放入口中,嘗試其味道,以辨別是否為毒品
- 16 轄區內發生槍擊案件,在車內座椅中取出彈頭一顆,在彈頭上面發現微物。專案小組為了要重建彈道的順序,下列那一項最無關?(A)玻璃粉末 (B)血跡 (C)彈頭上的來福線特徵 (D)衣物纖維
- 6 根據 Dunn(2012)主張的公共政策分析,下列何者不是其政策分析方法(policy-analytic methods):(A)問題建構(problem structuring) (B)探索(E
- 7 下列有關於警察政策形成(Policy Formation)的敘述,何者錯誤?(A)警察政策形成泛指自警察問題的發生、設計規劃替選方案、將選定方案合法化,而產生政策的整個過程(B)有組織的團體會將多
內容推薦
- 11 有關警察行為課責(accountability)機制,下列何者不是 Bayley(1998)主張的內在顯性控制機制(Internal-inclusive):(A)層級(指揮系統)的監督 (B)組
- 請依下文回答第 56 題至第 60 題“Forensic science” means applying scientific methods and processes to solving cri
- 12 進行政策可行性分析時,必須顧及各相關層面。在臺灣,若是將警察組織提升到部會的層級,便會讓一般民眾或媒體有警察「擴權」的聯想,因而造成可行性的阻礙。針對此一現象,下列那一個描述最適當?(A)法律可
- 13 下列何者不是「犯罪轉移理論」(Crime Displacement)主張的犯罪轉移:(A)地理上的犯罪轉移(geographical displacement)(B)時間上的犯罪轉移(tempo
- 11 關於 P-N 接面二極體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順向偏壓時擴散電容(diffusion capacitance)較空乏電容(depletion capacitance)為大(B)逆向偏壓增加
- 【題組】5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forensic science?(A)It is an outdated study of science.
- 4 司法警察對經拘提到案之犯罪嫌疑人,即使有相當理由認為得作為犯罪之證據時,仍不得違反其意思採取其下列何者?(A)毛髮 (B)腳印 (C)聲調 (D)血液
- 14 有關犯罪型態理論(Crime Pattern Theory),下列敍述何者錯誤?(A)主要探討人(people)和事物(things)如何在社區中移動而發生犯罪(B)有三個核心觀念:中心點(no
- 15 根據 Newman(1973)的研究,建築物必須要具備四要素方能有效地抑制犯罪的發生,下列何者不是 Newman 主張的四要素之一:(A)領域感(territoriality) (B)自然監控的
- 有白光、紅光、綠光及藍光四種不同的色光照射在紅色玻璃片上,若虛線表示無透射光線,則透過紅色玻璃之光線最接近下列何種情況? (A) (B) (C) (D)
- 16 犯罪預防由公共醫療模式角度可區分為三個層次:初級、次級與三級預防,下列何者不屬於初級犯罪預防作為:(A)設置監控系統 (B)減少失業人口 (C)改變建築物設計 (D)警察的出現 (E)一律給分
- 【題組】5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A)Reconstruction of an a
- 5 下列有關偵查犯罪執行拘提相關敘述,何者正確?(A)因現行犯之供述,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得逕行拘提之(B)執行拘提時,應將拘票之一聯交被拘提人或其家屬,另一聯存卷備查(C)對有犯罪嫌疑之立法委
- 17 針對「被害者導向」三級預防措施,下列敍述何者錯誤?(A)犯罪預防宣導,係針對一般大眾之初級預防措施(B)被害預測,係針對有被害風險者之初級預防措施(C)重複被害者篩選與預防,係針對風險團體之次級
- 6 有關我國「控制下交付」之偵查,下列何者錯誤?(A)規範於毒品危害防制條例(B)通常運用在跨國性毒品犯罪上(C)需由檢察官向高等檢察署提出偵查計畫書(D)不適用於司法警察扮演冒充交易毒品角色之臥底偵
- 【題組】55(A) mechanics(B) pedestrians(C) consumers(D) passengers
- 18 根據古典犯罪理論所提出之犯罪預防政策,下列敍述何者錯誤?(A)嚴厲而迅速的刑罰,能預防犯罪的發生(B)公平及完善的刑事司法系統,能預防犯罪的發生(C)公開及透明的處罰方式,能預防犯罪的發生(D)
- 7 下列有關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之敘述,何者正確?(A)應就客觀事實詢問,犯罪嫌疑人如有辯明,應命其於審判時陳述(B)詢問犯罪嫌疑人,於筆錄完成後應給予權利告知書,告知所犯罪名(C)受詢問人如拒絕回
- 【題組】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bout forensic scientists?(A)They only work in the
- 【題組】6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A)The contribution o
- 9 下列有關實施搜索相關規定,何者正確?(A)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 131 條第 2 項,得核發搜索票(B)司法警察逮捕犯罪嫌疑人時,得逕行搜索其身體、隨身攜帶之物件,惟不得擴及於所使用之交通工具(C
- 8 下列有關辯護人於司法警察機關之敘述,何者有誤?(A)辯護人得於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時在場,並得陳述意見(B)辯護人於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時,得以手寫方式札記詢問要點(C)辯護人有無於司法警察詢
- 12 如圖所示電路,U1為理想運算放大器。已知電阻 R1=1 kΩ、R2=3 kΩ、R3=1 kΩ、R4=3 kΩ。求在輸入端 vI2的等效輸入電阻 Rin2約為多少? (A) 1 kΩ(B) 3 k
- 10 依據警察偵查犯罪手冊規定,下列何者非屬重大刑案?(A)強制性交案件 (B)重傷害案件(C)過失致死案件 (D)失竊物總值新臺幣 100 萬元以上竊案
- 19 犯罪之持續與中止,與犯罪預防的策略關係密切,而「逐級年齡非正式社會控制理論」對於犯罪的持續與中止做深入的研究,下列有關逐級年齡非正式社會控制理論的敘述,何者錯誤?(A)此理論的主要研究者為勞伯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