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 犯罪之持續與中止,與犯罪預防的策略關係密切,而「逐級年齡非正式社會控制理論」對於犯罪的持續與中止做深入的研究,下列有關逐級年齡非正式社會控制理論的敘述,何者錯誤?
(A)此理論的主要研究者為勞伯與桑普森(Laub 與 Sampson),他們主張以個人少年時期的社會控制程度(社會鍵強弱),解釋少年偏差行為的肇因
(B)此理論屬於橫斷式研究,研究結論發現,年齡與犯罪原因變項彼此有關聯
(C)此理論發現,成年時期的「婚姻」幸福、「職業」良窳等兩個社會鍵是個人成年後是否從事偏差行為的關鍵因素
(D)此理論發現,持續犯罪者除了缺乏 1.切斷過去不良的影響、2.提供監督或監控以及社會支持和成長的機會、3.改變日常活動的結構或型態、4.提供自我認同的改變等機制外,其最大的特徵為個人缺乏意志力以抗拒犯罪的誘惑,以及酒精或毒品的長期濫用
(A)此理論的主要研究者為勞伯與桑普森(Laub 與 Sampson),他們主張以個人少年時期的社會控制程度(社會鍵強弱),解釋少年偏差行為的肇因
(B)此理論屬於橫斷式研究,研究結論發現,年齡與犯罪原因變項彼此有關聯
(C)此理論發現,成年時期的「婚姻」幸福、「職業」良窳等兩個社會鍵是個人成年後是否從事偏差行為的關鍵因素
(D)此理論發現,持續犯罪者除了缺乏 1.切斷過去不良的影響、2.提供監督或監控以及社會支持和成長的機會、3.改變日常活動的結構或型態、4.提供自我認同的改變等機制外,其最大的特徵為個人缺乏意志力以抗拒犯罪的誘惑,以及酒精或毒品的長期濫用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12 如圖所示電路,U1為理想運算放大器。已知電阻 R1=1 kΩ、R2=3 kΩ、R3=1 kΩ、R4=3 kΩ。求在輸入端 vI2的等效輸入電阻 Rin2約為多少? (A) 1 kΩ(B) 3 k
- 8 下列有關辯護人於司法警察機關之敘述,何者有誤?(A)辯護人得於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時在場,並得陳述意見(B)辯護人於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時,得以手寫方式札記詢問要點(C)辯護人有無於司法警察詢
- 9 下列有關實施搜索相關規定,何者正確?(A)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 131 條第 2 項,得核發搜索票(B)司法警察逮捕犯罪嫌疑人時,得逕行搜索其身體、隨身攜帶之物件,惟不得擴及於所使用之交通工具(C
- 【題組】6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A)The contribution o
- 【題組】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bout forensic scientists?(A)They only work in the
- 7 下列有關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之敘述,何者正確?(A)應就客觀事實詢問,犯罪嫌疑人如有辯明,應命其於審判時陳述(B)詢問犯罪嫌疑人,於筆錄完成後應給予權利告知書,告知所犯罪名(C)受詢問人如拒絕回
- 18 根據古典犯罪理論所提出之犯罪預防政策,下列敍述何者錯誤?(A)嚴厲而迅速的刑罰,能預防犯罪的發生(B)公平及完善的刑事司法系統,能預防犯罪的發生(C)公開及透明的處罰方式,能預防犯罪的發生(D)
- 【題組】55(A) mechanics(B) pedestrians(C) consumers(D) passengers
- 6 有關我國「控制下交付」之偵查,下列何者錯誤?(A)規範於毒品危害防制條例(B)通常運用在跨國性毒品犯罪上(C)需由檢察官向高等檢察署提出偵查計畫書(D)不適用於司法警察扮演冒充交易毒品角色之臥底偵
- 17 針對「被害者導向」三級預防措施,下列敍述何者錯誤?(A)犯罪預防宣導,係針對一般大眾之初級預防措施(B)被害預測,係針對有被害風險者之初級預防措施(C)重複被害者篩選與預防,係針對風險團體之次級
內容推薦
- 下列有關刑事訴訟法規定證據之敘述,何者錯誤?(A)被告或共犯之自白,不得作為有罪判決之唯一證據(B)被害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除法律有規定者外,不得作為證據(C)證人於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
- 12 偵查犯罪時常會調取通信紀錄及使用者資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調取手機使用者資料會帶出手機序號(IMEI),又稱手機的身分證號碼(B)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規定,最輕本刑 3 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可
- 13 刑案偵辦常需了解:①嫌犯交往對象 ②嫌犯居住地或活動範圍 ③嫌犯生活作息情形 ④可證明與犯罪有關之關鍵通話內容 ⑤案發時候之在場或不在場情形等偵查情資,請問運用通信紀錄分析(通聯分析)之偵查作為
- 14 偵辦電腦犯罪案件,下列執行電腦扣押、證物處理及電腦鑑識應注意事項,何者正確?(A)執行扣押時不宜扣押整套電腦設備,只要主機就好(B)扣押磁碟片、光碟片應置於低溫、具磁場環境(C)進行電腦鑑識前不
- 二、請依據法理及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說明:【題組】⑴「警察勤務條例」得否作為「臨檢」之依據?(7 分)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警察◆警察學與警察勤務(家戶訪查)-108 年 - 108 警察三等 警察學
- 21 兒童及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警察機關與其他政府部門依據少年事件處理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家庭暴力防治法等法令(含施行細則與法規)的規定與授權,在兒少保護工作上相互合作。這些法規有關
- 20 黑道幫派分子結黨營私,藉團體之力量仗勢欺人,使一般善良百姓蒙受欺凌,無法平安享受生活,因此,對抗組織犯罪必須有全面性的思維與對策。以下有關幫派活動及警察機關防治組織犯罪的相關敘述,何者錯誤?(A
- 15 下列有關組織犯罪之敘述,何者錯誤?(A)詐欺與涉最重本刑 5 年以上犯罪之集團適用組織犯罪防制條例(B)組織犯罪防制條例適用要件為具有持續性或牟利性之有結構性組織,是掃黑專法(C)犯罪組織吸收新
- 22 對於公共問題取得政策議程地位的條件,包括公共問題的性質、政治領導的考慮、利益團體的影響、特殊意外事件的發生等,下列那一種社會治安事件(event),最容易列入政策議程?(A)臺北市發生一起離奇死
- 16 依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毒品依其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分為四級,下列分類品項何者錯誤?(A)古柯鹼為第一級毒品 (B)大麻為第二級毒品(C)潘他唑新為第三級毒品 (D)二丙烯基巴比妥為第四級
- 23 柯恩(Cohen)與費爾遜(Felson)的日常活動理論發現,潛在犯罪者與被害者的日常活動對於犯罪的發生影響甚鉅,對於情境犯罪預防策略的發展貢獻良多。下列有關日常活動理論的敘述何者正確?①柯恩與
- 24 根據 Hirschi(2004)提出之「以家庭為中心之社會化模式」,透過社會化四要件預防犯罪,孩子的自我控制會逐漸產生,下列何者不屬於該社會化四要件之一:(A)關心孩子 (B)監督孩子(C)提供
- 18 下列有關警察機關對於性侵害案件偵查與處理之敘述,何者正確?(A)性侵害案件為告訴乃論,其偵查應注意未逾 6 個月之告訴期間(B)採證重點為性器官之精液跡證,如經 ABO 血型及少數多型性蛋白質鑑
- 17 有關拘提,下列何者敘述為錯誤?(A)拘提有軍人身分之犯罪嫌疑人,應知照該管機關長官協助執行(B)拘票有二聯,執行拘提時,應一聯交被拘提人或其家屬,另一聯交法官或檢察官(C)拘票得聲請數通,分交數
- 19 有關去氧核醣核酸(DNA)採樣條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本條例所稱之主管機關為內政部警政署(B)去氧核醣核酸,係指人體中記載遺傳訊息之化學物質(C)去氧核醣核酸資料庫,係指主管機關所建立儲存
- 20 電腦犯罪案件之處理,執行電腦搜索應注意事項中,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應讓受搜索人與電腦保持適當距離,避免被刪除檔案證據(B)網路上身分不易偽造、變造、匿名及被冒用,搜索應審慎為之(C)電腦檔案
- 21 為兼顧被害者權益,並有效運用偵查資源,刑案分為重大刑案、特殊刑案及普通刑案,下列何者不是特殊刑案?(A)深切影響社會治安、震撼社會人心之案件(B)犯罪手段殘酷、情節離奇之案件(C)擄人勒贖案件(
- 22 「步跟手」是屬於下列何項偵查技術之觀念?(A)行動蒐證 (B)查訪 (C)搜索 (D)民力運用
- 25 Widom(1995)研究發現:早年被虐待和疏忽的兒童,少年被逮捕和成年犯罪的可能性均提高。Widom 稱這種現象為:(A)「暴力創傷論」(Trauma of Violence)(B)「暴力影響
- 25 警察機關偵查刑案,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檢察官命令移送者,應將全案移送管轄檢察署(B)告訴乃論案件,尚未調查完竣,而告訴權人已向檢察官告訴者,得函送管轄檢察署(C)證據證明力薄弱或行為事實是否
- 23 有關偵查辯護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辯護人在警察機關,不得檢閱卷宗、證物或抄錄、攝影(B)辯護人接見犯罪嫌疑人時,司法警察人員應在場(C)偵查中選任辯護人應以律師為限,每一犯罪嫌疑人選任
- 24 刑案現場保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現場封鎖範圍應視現場環境及事實需要而定,原則以二道封鎖線為準(B)實施現場封鎖時,應派員於封鎖線外警戒,非經現場指揮官同意,任何人不得進入(C)經許可進入現
- 13 某 pn 接面二極體在固定電流順偏導通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溫度變化與二極體兩端電壓降無關(B)溫度愈高,二極體兩端電壓降愈高(C) pn 接面截面積愈大,二極體兩端電壓降愈低(D)溫度與
- 幼兒園在規劃、運作有關健康安全的執行事項時,能以「系統化」運作思維,來建立健康安全管理機制,請問「系統化」工作流程為何?(A)規劃(Plan)→檢核(Check)→執行(Do)→改進(Action
- 依據《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幼兒園點心與正餐時間,至少間隔一小時三十分鐘(B)每學年應至少召開一次全園性教保活動課程發展會議(C)幼兒園每日應提供幼兒二十分鐘以上之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