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2-63為題組甲、乙、丙為三種不同濃度的鹽酸溶液,將不同體積的甲、乙、丙溶液分別和過量的強鹼水溶液混合,反應後之總體積皆為10毫升。在反應完全後,所測得溶液之溫度變化(ΔT)如圖20所示:
62.下列有關上述反應的敘述,何者錯誤?
(A)反應後,水溶液的溫度都升高
(B)反應後,水溶液的pH值都大於7.0
(C)由反應可推知,此過量的強鹼水溶液為氫氧化鈉水溶液
(D)反應前,甲、乙與丙三種鹽酸溶液的濃度大小順序為:甲>乙>丙
(E)反應前,若甲溶液的體積為4毫升,則反應後溫度約可增高4℃

62.下列有關上述反應的敘述,何者錯誤?
(A)反應後,水溶液的溫度都升高
(B)反應後,水溶液的pH值都大於7.0
(C)由反應可推知,此過量的強鹼水溶液為氫氧化鈉水溶液
(D)反應前,甲、乙與丙三種鹽酸溶液的濃度大小順序為:甲>乙>丙
(E)反應前,若甲溶液的體積為4毫升,則反應後溫度約可增高4℃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4),C(11),D(1),E(3)
內容推薦
- 現今的全球暖化問題,主要是下列哪一因素所造成?(A)火山作用頻率減少(B)風化作用速率增加(C)人類栽種植物面積增加(D)可溶解於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E)埋藏於地層中的有機物質快速
- 在早期的地球歷史中,大氣中氧氣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下列何種事件造成?(A)火山活動(B)隕石撞擊(C)三葉蟲的出現(D)氧化鐵的出現(E)藍綠菌的出現
- 圖16為某種參與「專一性防禦」的細胞,於活化前及活化後,細胞形態變化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該種細胞的敘述,何者正確? (A)可釋放組織胺,增加血管的通透性(B)可釋放血小板,幫助受傷的組織凝血(C
- 水耕栽培為無土栽培方式,是依植物生長發育所需基本元素的適當濃度,以無機鹽調配成培養液供植物根系的吸收利用。培養液不像有機土壤具有較大的緩衝能力,因此水耕栽培對養份濃度變化的容許範圍較小。培養液的
- 圖17為甲~丁四人,「ABO血型」及「Rh血型」血液凝集測試結果示意圖。Rh血型以「 」表示,會表現Rh基因者以「 」標示;反之,則以「 」標示。例如圖中「甲」的血型為 ,表示其為B血型並會表現
- 碳循環主要是指碳元素在地球的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及岩石圈等儲存庫之間的交互作用:生物透過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使碳於大氣圈及生物圈之間循環;因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變化,使二氧化碳在大氣圈與水圈之間交換
- 某植物為短日照植物(長夜性植物),其臨界夜長為8小時,且需最少三天達臨界夜長後方可開花。下列哪些實驗條件經連續施行四天後,此植物會開花?各選項為實驗期間每天的光照調控情形,每1小格代表1小時,白
- 圖6為兩條固定在 平面上的長直導線,均通過原點,且與 軸的夾角均為45°,兩導線上的直流電流,大小相同,方向如箭號所示。假設位於 軸上的甲點到兩導線的垂直距離遠小於兩導線的長度,則下列關於該點上
- 下列各類生物的相關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A)黴菌通常可依孢子的顏色來命名(B)石花菜、紫菜為分布於溫暖海洋中的褐藻(C)海洋中浮游性的矽藻與綠藻均為自營生物(D)苔蘚植物因不具維管束而無
- 一質點沿 軸作一維直線運動,其速度 與時間 的關係如圖7所示。下列有關該質點位移與路徑長關係的敍述,何者正確? (A)從0.0至0秒的全程運動,質點的位移量值大於路徑長(B)從0.0至
內容推薦
- 下列哪一選項的敘述,可以用來證明臺灣位於聚合型板塊邊界?(A)臺灣本島有玄武岩(B)臺灣本島常有地震(C)臺灣本島的地層會下陷(D)臺灣本島東部有砂岩(E)臺灣本島東部和南部外海有海溝分布
- 59-60為題組化學元素週期表的前三週期如下表所示。已知原子序1-18的元素,其第一主層原子軌域可填入2個電子,第二主層原子軌域可填入8個電子,第三主層原子軌域可填入8個電子。甲與乙為下列週期表中的兩
- 平靜的湖面上常可看到湖邊建築或樹木的美麗倒影,但在有浪的海面上卻只能看到海浪的起伏,而看不到岸邊物體的倒影,其原因為下列何者?(A)浪濤洶湧,容易造成色散(B)海水中含有鹽分,造成折射(C)海浪
- 下列有關岩石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A)花岡片麻岩是一種變質岩(B)組成大陸地殼的主要岩石為沉積岩(C)位於中洋脊的大陸地殼,主要是由花岡岩組成(D)位於中洋脊的海洋地殼,主要是由玄武岩
- 17-19題為題組圖5為甲、乙、丙三種不同元素原子的電子排列示意圖。圖中「●」代表原子核,「。」代表核外電子。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由甲、乙與丙三種元素所組成的穩定化合物?
- 民國99年春分在3月21日,秋分在9月23日,春分與秋分之間相隔幾天有兩種計算法。第一種是由3月21日往後推算,經4月、5月…到9月23日,有186天;第二種計算法則是由3月21日往前推算,經過
- 已知由甲、乙兩元素所構成的化合物,在常溫常壓時為固體。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元素乙屬於鹵素族(B)元素乙的電子數為4(C)元素甲與乙組成的化合物為MgO(D)元素甲與乙組成的化合物為(
- 下列選項中,影響表面海水鹽度最重要的兩個因素為何?(應選2項)(A)雲量(B)降雨量(C)陽光強度(D)海水蒸發量(E)海水表面溫度
- 甲與乙所組成的最穩定化合物,在常溫常壓時,具有下列何種性質?(A)良導電性(B)酸性(C)鹼性(D)可溶於汽油(E)可溶於酒精
- 碳與氧可形成兩種不同的化合物,這兩種化合物中碳和氧的質量比不同。若將碳的質量固定時,兩化合物中氧的質量之間成一簡單整數比,此稱為倍比定律。下列各組物質,何者符合倍比定律?
- 圖18為局部腎元構造之示意圖,「甲」和「乙」為血液中的兩類成分。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甲乙(A)紅血球尿素(B)尿素紅血球(C)葡萄糖鈉離子(D)鈉離子葡萄糖(E)紅血球白血球
- 王老師在教溶液的單元,談到莫耳時,有學生問王老師:「在網上看到『莫耳日』,那是什麼?」王老師說:「莫耳日是一個流傳於北美化學家當中的非正式節日,通常在每年的10月23日上午六時零二分到下午六時零
- 僅由丙元素組成的純物質與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約3M)反應後,可以分離出的產物為下列何者?(A)氫氣(B)氧氣(C)氫氧根離子(D)一價的丙離子(E)二價的丙離子
- 在一大氣壓下,將0kg的碎冰塊加入不加蓋的空鍋中,以穩定的小火緩慢加熱。假設加熱過程中鍋內的冰與水均穩定吸熱,十分鐘後,鍋中只剩下0.90kg正沸騰中的水,則本過程中被加熱物質其溫度與加熱時
- 舊金山(39°N)和大西洋城(37°N)分別位於北美洲西岸及東岸,兩地均濱海而且緯度相近,夏季七月兩地平均之天氣資料如表三所示:地點天氣資料舊金山大西洋城最高氣溫18℃29℃最低氣溫12℃19℃
- 化學反應的反應熱(△H )與生成物及反應物的熱含量有關,而物理變化也常伴隨著熱量的變化。下列有關物理變化的熱量改變或反應熱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項)(A)水的蒸發是吸熱過程(B)汽油的燃燒是
- 現代科技中的雷射、半導體及液晶在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應用,若應用的實例:(甲)積體電路,(乙)手術醫療,(丙)顯示器,則此三實例與上述現代科技的對應,下表中的選項何者最為恰當?技術選項雷射半導
- 醣類是重要營養素,而代糖則可作為取代醣類甜味的食品添加物。下列有關醣類與代糖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A)蔗糖是雙醣(B)葡萄糖是一種果糖(C)單醣在體內可以經由代謝產生能量(D)阿司巴丹
- 下列何者是美國總統制的特徵?(A) 總統是具有實質行政權力的元首(B) 政府重要官員可以由國會議員兼任(C) 總統可以解散國會(D) 國會可以罷免總統
- 下列有關化學電池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項)(A)化學電池是利用氧化還原反應來產生電流的裝置(B)鎳鎘電池是一種可充電的電池(C)在鋅銅電池中,以銅棒為電極的一極是負極(D)兩個乾電池並聯使用
- 具週期性的聲波在靜止空氣中傳播,下列有關其性質的敍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A)此聲波為波動,不能傳播介質與能量(B)空氣分子會隨此聲波傳播的方向一直前進(C)空氣分子在原來的位置,與此聲速相
- 根據物理原理,下列哪些家用電器一定要使用交流電源才能工作?(應選2項)(A)電磁爐(B)電鍋(C)電燈泡(D)電烤箱(E)變壓器
- 抽蓄水力發電,其能量轉換主要的過程為下列何者?(A)電能→水的位能→水的動能→電能(B)電能→水的動能→水的位能→電能(C)水的動能→化學能→水的位能→電能(D)電能→化學能→水的動能→
- 圖8為一根磁棒置於 軸上,它的兩個磁極分別位於 軸的左右兩邊並且和原點等距,而 平面則由坐標軸劃分為I、II、III、IV四個區域。下列有關這磁棒所產生之磁力線分布與方向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 氣壓梯度力和科氏力平衡時所吹的風稱為地轉風。北半球某地高空的地轉風是吹北風,假設從地面到高空的等壓線分布型態不變,則地面風最有可能吹什麼風?(A)北風(B)東風(C)西南西風(D)東北東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