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碳循環主要是指碳元素在地球的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及岩石圈等儲存庫之間的交互作用:生物透過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使碳於大氣圈及生物圈之間循環;因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變化,使二氧化碳在大氣圈與水圈之間交換;而在海洋中的沉積物經成岩作用可以將碳儲存至岩石圈;火山作用又可將岩石圈中的碳釋出至大氣圈;而鈣、鎂矽酸鹽類岩石的化學風化作用需使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為反應物來分解岩石。碳元素在碳儲存庫之間的交互作用是一種動態平衡的關係。所以在不同的地質年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會呈現不同的變化。
57.圖19為地球科學家根據不同年代岩石中的相關化學成分,由全球尺度的觀點,推論顯生元以來至工業革命之前,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情形。下列哪些選項與圖中曲線變化的關聯性最為密切?(應選2項)  
(A)太陽光度的增加與減少
(B)岩石風化速率的增加與減少
(C)石灰岩沉積速率的增加與減少
(D)陸地植物與動物多樣性的增加與減少
(E)大氣中水氣含量及雲量的增加與減少

參考答案

答案:B,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2),C(1),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