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如果想要實地了解中國商代晚期先民的生活,可以到大陸參觀下列何處遺址?
(A)陝西半坡村
(B)河南安陽小屯村
(C)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
(D)河南鄭州。
(A)陝西半坡村
(B)河南安陽小屯村
(C)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
(D)河南鄭州。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66667
統計:A(0),B(2),C(1),D(0),E(0)
內容推薦
- 三、閱讀題(每題2分,共6分) 當人類死亡後,血液循環停止供應充氧血到各組織,細胞因呼吸作用累積的二氧化碳使細胞pH值降低。此酸性環境使細胞內的膜破裂,包括溶體的膜,因此將各式水解酵素釋放到細胞質中
- 孔子在魯國當官,最後因季孫氏舞八佾於庭,認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因而離開魯國。請問:孔子因季孫氏違背哪種思想而不能忍受? (A)正名 (B)德治 (C)仁 (D)王道。
- 下列有關細胞內化合物的敘述,哪些正確? (A)生物體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葡萄糖 (B)核酸也可以提供細胞能量 (C)維生素是重要的有機物,在細胞內需求量大 (D)脂肪酸和胺基酸都有羧基 (E)若一
- 「新石器時代晚期社會發生大轉變。對外,農莊聚落間的交往越頻繁,戰爭越劇烈,集團意識更加強。同時由於戰爭掠奪,內部的貧富差距也益大,統治階層與被統治階層的分野益明。」這段敘述主要在討論什麼主題?(A
- 藍鼎元《平臺紀略》記載:「是時,偽職填街,摩肩觸額,優伶服飾,搜括靡遺。或戴幞頭,衣小袖,紗帽金冠,披甲騎牛;或以色綾裹其首,方巾朝服,炫煌于道。民間為之謠曰: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五月稱永和
- 下列有關核酸和核苷酸的敘述,何者正確? (A)構成細胞核酸的核苷酸共有5種 (B)核苷酸由五碳醣、含氮鹼基和磷酸組成 (C)DNA多為雙股,而RNA多為單股 (D)ATP是一種核苷酸 (E)含有
- 部落聯盟時代,因戰爭頻繁,基於防禦需要,在聚落的四周興建城牆,城市的出現與國家形成有關,因有強勢的領導者,能有效地管理被統治者,才能役使人民去工作。請問:國家的形成相當於哪一時期? (A)舊石器晚
- 【題組】「商」居於末位。下列解釋何者最符合衝突論者的觀點? (A)商人財力雄厚,會對統治階級形成壓力,必須加以貶抑 (B)商人的聰明才智遠遠不及其他三個階級 (C)從事商業的人,往往都是為生活
- 【題組】國家經濟成長與所得分配往往難以兼顧,民國 80 年到 82 年出現何種經濟現象? (A)經濟成長增加,所得分配惡化 (B)經濟成長降低,所得分配惡化 (C)經濟成長降低,所得分配改善
- 由於分子生物技術的發展,生物學家開始使用DNA來確認物種的親緣關係,請問下列哪些可以運用此技術來研究物種親緣關係? (A)溶體 (B)核仁 (C)粒線體 (D)高基氏體 (E)葉綠體。
內容推薦
- 右圖為某地的地形圖,若甲圖的比例尺為 1:50,000,則乙圖的比例尺為多少?
- 根據《春秋‧公羊傳》所言:「立子以貴不以長,立嫡以長不以賢」,此為國史上哪一時期的王位繼承法? (A)黃帝時代 (B)夏朝 (C)商朝 (D)周朝。
- 以下兩圖是1820-1840年間,中國海關一項進口物品的統計圖。根據你的歷史知識,該項物品指的是什麼?(A)樟腦 (B)鴉片 (C)蔗糖 (D)茶葉
- 「臺灣地區的經濟體系自明末清初以來,一直維持高度仰賴貿易的經濟特性。從早期的米、糖到十九世紀中以後新增的茶、樟腦,直到今日,對外貿易依存度仍高達 %(年)。」請回答下列問題:【
- 有關地理資料的分類與儲存有下列概念:(甲) 屬性資料 (乙)空間資料(丙)網格模式(丁) 向量模式,請閱讀下列文章並在 ①④ 空格中填上適當的選項:「以 GIS 紀錄新店高中的地理資料,須包括新店
- 14 定義傅立葉轉換為 ,求出函數 f ( x ) = e -|x|的傅立葉轉換: (A) (B) (C) (D)
- 【題組】(2) 年淡水海關報告:「十五年前,大稻埕四周的山坡上,幾乎看不到一棵茶樹,現在則到處皆是,直到番界、深坑、石碇茶農最多,桃、竹、苗以南次之。」依此判斷:(甲)年中雨量分布均勻(乙)
- 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啟蒙運動的精神,應該是下列何者? (A)用人自己的理性,重新檢討一切既有思想和制度的根本前提,重新估量其正確性(B)相信人的理性能勝過一切迷信,反對任何宗教所給人的束縛,因為
- ( )下表是近三年王子國的物價指數表,該物價指數指的是王子國人民支付一般日常生活商品的平均價格,亦可代表物價水準。請問依照此表的資料,下列哪一敘述最能描述王子國的狀況? (A)貨幣購買力降低,物
- 下圖左為甲、乙兩小球在同一鉛直面自同一地點同時拋出的軌跡示意圖, 點是兩軌跡交會點。下列敘述哪些正確?(A) 乙球先到達P點(B) 乙球比甲球先落地(C) 在P點,兩球的位移相同(D) 在P點
- 「雙元革命」是影響人類歷史上重要的兩場革命,請問下列配對何組完全正確? (A)美國獨立革命&法國大革命 (B)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 (C)科學革命&工業革命 (D)美國獨立革命&光榮革命
- 「最早澎湖人移往臺灣多為暫時性的,利用風季不能出海作業的空檔,前往恆春墾殖,甘藷是他們主要的栽培作物,恆春地靠熱帶,作物易成熟,待收成後就將其載回澎湖,有些人往往在來往數次後,乾脆舉家前來定居。在
- 啟蒙時代的狄德羅傾其畢生之精力蒐集人類所有的知識,編纂《百科全書》的主要目的為何? (A)宣揚新知,改變舊有思想習慣,打破既往制度及文化上的箝制 (B)介紹當代科學工藝的成就 (C)作為工具書
- 太平天國於1850年起於廣西金田村,勢力席捲於中國東南半壁。太平軍不僅在軍事上,更在思想、經濟、政治和社會方面,挑戰當時既有的制度。下列所舉哪些是他們的主張?(甲)設立女營,禁止纏足;(乙)信奉上
- 【題組】乙~己各地中,請依序寫出分別代表「河流匯流處」及「懸崖」的地點。
- 「機會成本」是常用到的經濟學觀念,下列何者含有「機會成本」的概念? (A)英雄不怕出身低 (B)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C)榖賤傷農 (D)金錢不是萬能。
- ● 暑假期間,小禛帶著一張如右圖(十六)的等高線地形圖,在某山區做野外實察,當時利用羅盤傾斜儀的量測得知, N45°E 是這個區域中最高的山頂,而 35 方位角上有座涼亭。請問:(第 37~38
- 「621位穿著資產階級的黑色服裝,後邊跟著285位的貴族,戴著羽飾的帽子和穿著鑲邊與黑色的服裝,接著為308位教士,其後則為國王的家屬,最後為路易十六與皇后,全部由軍護隨並以旗幟與樂隊開道,走向
- 西元1861年,當法國大文豪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縱火焚燒了圓明園後,發出了滿腔義憤。他義正辭嚴的寫道:「法蘭西帝國從這次勝利中獲得了一半贓物,現在它又天真的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將圓明園輝煌的
- 【題組】下列四位薑母島上的居民,所陳述關於各地標的位置,請問何者正確?(A)紀存希:碼頭位在警察局 270°的方位角上 (B)陳欣怡:山頂位於導航燈的 S 5°W (C)Dylan:從教
- 分工合作、專業分工在現代社會中是必須的,下列何者符合「分工」觀念? (A)市場規模愈小,分工愈精細,每個人要做的事情愈簡單 (B)生產者兼消費者在生產上效率較低,應該有專門消費者出現 (C)因
- 【題組】(2)下列哪些是影響澎湖人移居臺灣的推力因素?(甲)自然環境惡劣、生計困難(乙)人口密度的壓力(年 人,同時臺灣島 人)(丙)移出者多數成功,形成一種出外打拼
- 十八世紀時,歐洲有一位國王發表了下面的談話:「我再重複一次,君主代表國家……,君主對於其國家,正如頭腦之於人體,他的責任,在於觀察、思考整個社會的問題,然後做出適當的行動,他可以為整個社會謀求每
- 「竊外夷之緒,崇天主之教,自其偽君偽相,下逮兵卒賤役,皆以兄弟稱之。謂惟天可稱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農不能自耕以納賦,而謂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賈以取息,而謂貨皆天王之貨
- ◎雀巢牛奶專區(摘錄自《哈佛商業評論》,2006/12)1962年,雀巢想進入印度市場,取得了官方許可在摩加(Moga)北部成立一座乳牛場(如圖15)。這個地區的人民貧窮潦倒,沒有電力、交通運輸、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