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 日治時期,臺灣社會有顯著的變遷,其中包括下列哪些? (甲)人口的激增 (乙)普遍纏足辮髮 (丙)建立守時、守法的觀念 (丁)建立現代衛生的觀念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小明看到《新竹州鄉土誌》上記載著一件事:「臺灣戲劇受到禁演令的限制,西元1936年還在本地演出了八千一百多場,兩年後由於政治與社會運動受到嚴重干預,戲劇出演的場次直落到一千八百多場。」請問:以
- 臺灣某時期政府公布《臺灣地方自治制度改正》,其中一項內容是:「規定年滿25歲,年納稅額5元以上,在選區內居滿6個月以上的男子才具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婦女則無選舉權。」請問:此選舉情形出現在何時
- 臺灣的第一個合法政黨成立於日治時期,它以「確立民本政治、建設合理的經濟組織、改廢社會之缺陷」為其黨的三大綱要。請問:上述政黨即為下列何者? (A)臺灣民眾黨 (B)中國民主黨 (C)中國國民黨
- 蔣渭水在《臨床講義》中,提出診療報告書。認為「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應有助於治癒當時臺灣人何種病症? (A)分類械鬥情緒失控症 (B)眼高手低感官失調症 (C)好吃懶做四肢僵化症 (D)知識文
- 「臺灣文化協會」舉辦各種文化活動,藉以啟發民智,改良風俗習慣,並發行何種刊物作為宣傳工具? (A)《臺灣新報》 (B)《臺灣民報》 (C)《新民叢報》 (D)《申報》。
- 日治時期某組織領袖指出:「日本是立憲國家,臺灣也應享有立憲政治之待遇。且臺灣情況特殊,不同於日本國內,有特別立法之需求,是以設立議會來為臺灣立法與預算審核是必要的。」從上述判斷,這最可能是下列
- 小文在書上讀到臺灣歷史上某個時期政府的政策為「戰後,全球瀰漫著民族自決思潮,政府為安撫國人,改以『同化政策』為施政方針,加強推行國語。」請問:文中的「戰後」,指的是哪次戰爭之後? (A)英法聯軍
- 臺灣知識分子受到民族自決思潮的影響,從一九二○年代開始以何種方式向總督府表達訴求,來爭取臺灣人的權利? (A)政治社會運動 (B)武裝抗日行動 (C)引進外國勢力 (D)競選國會議員。
- 這是《臺灣民報》的一篇報導:「此學校成立於西元1928年,是為了配合殖民政策,而成為南洋研究的中心,此學校即是今日臺灣大學的前身。」請問:此篇報導指的是日治時期的哪所學校? (A)臺中中學校
- 日治時期臺灣士紳有感於日本殖民教育對臺人不公,遂集結眾人創辦第一所專為培育臺籍學子所設立的中學校。請問:這所學校是今日的哪所學校? (A)建國中學 (B)高雄中學 (C)臺南一中 (D)臺中一中
內容推薦
- 智盛去北投參觀三級古蹟「溫泉博物館」,看到日治時期,總督府以高價建設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請問:這是總督府為了建立民眾何種觀念而興建的? (A)守時觀念 (B)守法觀念 (C)現代衛生觀念
- 與清帝國相比,日治時期對於原住民的管理與研究更加積極。請問:生活在日治時期的原住民,應該會有下列何種遭遇呢? (A)可以安全的在山林生活,不受任何干擾 (B)原住民為了與日本人對抗,選擇學習漢
- 附圖中被逮捕的人物是白色恐怖時期的知識分子,他準備籌組中國民主黨,但很快遭到關切,甚至因而入獄。請問:圖中的人物最可能是下列何人? (A)雷震 (B)陳儀 (C)蔣渭水(D)林獻堂。
- 西元1929年,一位任職於臺灣總督府營繕課的課長,他在一篇講稿中提到:「這個都市(指臺北)……近年來在都市計畫的發展下已有顯著進步,現在的臺北市街,承此都市計畫的庇蔭,建有道路、下水道等,樹木
- 下列何者不是日治時期臺灣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 (A)有效防治傳染病 (B)加強公共衛生 (C)實行環境清潔 (D)日人大量湧進。
- 公園、博物館、音樂廳、棒球場等設置,代表了摩登時尚,也讓群眾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不便生活,走向注重休閒娛樂的人生。關於這樣的改變,下列何者是關鍵? (A)劉銘傳治理臺灣的影響之一 (B)鄉村與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並隨即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任命誰為行政長官? (A)陳儀 (B)陳誠 (C)蔣中正 (D)蔣經國。
- 附圖中的打油詩,內容反映出當時臺灣哪個社會衝突事件的發生背景? (A)霧社事件 (B)國共內戰 (C)二二八事件 (D)西來庵事件
- 「二二八事件」發生時,中央緊急調派軍隊來臺灣,以何種方式處理? (A)安撫政策 (B)清鄉行動 (C)剛柔並濟 (D)實施改革。
- 明華在書本中看見一幅描繪臺灣在某時期經濟狀況的示意圖(如附圖)。請問此現象與下列何者有關? (A)霧社事件 (B)甲午戰爭 (C)白色恐怖 (D)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
- 有學者指出:「原住民保留地看似是一項政府的美意,但實際上卻發現,保留地常被無限度的利用,根本不尊重當地原住民族的生活領域。」請問:關於這位學者所指出的說法,下列何者錯誤? (A)保留地本身仍屬
- 蔣中正連續擔任五任總統,直到民國64年逝世,但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總統只可連任一次,而他連任四次的法源依據為何? (A)戒嚴令 (B)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 (C)解嚴令 (D)動員
- 知名電玩《返校》改編成電影後轟動全臺。故事的背景是在「白色恐怖」時期的翠華中學,殷翠涵老師因帶領學生私下舉辦讀書會,卻不幸遭舉報,導致諸多師生被抓,且有不少人失去生命。請問:翠華中學師生們受難
- 民國38年,政府為穩定局勢,下令戒嚴,實行了幾十年,後來是下列哪位總統宣布解除《戒嚴令》? (A)蔣中正 (B)蔣經國 (C)李登輝 (D)陳水扁。
- 臺灣某段時間,政府常以肅檢「匪諜」、「叛亂者」為名逮捕異議分子,使冤案、錯案、假案頻傳。請問:上述是臺灣哪個時期的狀況? (A)臺灣光復初期 (B)白色恐怖期間 (C)黨外運動興起時期 (D
- 在臺灣文學的發展中,原住民亦占有一席之地,如泰雅族的瓦歷斯•諾幹(Walis Nokan)、達悟族的夏曼•藍波安(Syaman Rapongan),這些原住民作家也都另有漢名。請問:身為原住民
- 民國68年12月10日,高雄市街頭正舉行國際人權紀念大會,不料卻演變成憲警和民眾激烈衝突,導致事後黨外菁英多人被捕,此為哪個事件?(A)雷震事件 (B)二二八事件(C)美麗島事件 (D)牡丹
- 大雄是一位生活在民國七十年代的臺灣青年,下列何者有可能是他當時的經歷? (A)參與總統選舉的投票 (B)閱讀政府解除戒嚴的公告 (C)在國軍清鄉期間被捕入獄 (D)在報上看到直轄市市長直接民選
- 「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臺灣光復不能忘……。」上述〈臺灣光復紀念歌〉中的「勝利」,是指下列哪場戰爭的勝利?(A)甲午戰爭 (B)一次大戰 (C)二次大戰 (D)國共內戰。
- 從這一年開始中華民國政府逐步推動地方首長和民意代表的直接民選。首屆的臺灣縣市長選舉於此年舉辦,共選出縣市長21人,任期三年,此次選舉投票率高達6%。上述的選舉舉辦時間應為何時?(A)民國
- 戒嚴時期,人民的基本人權受到限制,但不包括下列哪個權益?(A)求學 (B)言論 (C)出版 (D)集會。
- 臺灣在去年就選舉出下任總統,而在今年五月二十日剛舉行總統就職,臺灣邁入民主新的一頁。請問:臺灣新任的總統是為何人?(A)蔡英文 (B)韓國瑜 (C)馬英九 (D)陳水扁。
- 「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這項權利的確立,主要是以下列何者的內容為依歸?(A)《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B)《民法》 (C)《性別平等教育法》 (D)《中華民國憲法》。
- 八國聯軍時,中國東南各省免於戰禍的原因是什麼? (A)督撫和各國商議東南互保辦法 (B)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C)日俄戰爭爆發(D)德、法出面干涉。
- 幾位同學正在討論清末簽訂的條約內容,其中一個條約的內容竟讓中國賠款四億五千萬兩銀子,而且要分 年才能付清,創下清末賠款最高的紀錄。請問:上述是哪個條約?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