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0.資料一:1957年郭雨新議員向省主席周至柔提出質詢:「呼籲起用本省籍人才已經很久,但是距離理想還很遙遠。本省籍的警察不少,但是全省二十一個縣市的警察局長中,只有苗栗警察局長一人是本省籍。全省九十個分局當中本省籍的分局長不過三個人。」 資料二:1950年代李萬居在議會中批評土地改革:「本省大小地主擁有的若干田地,都是祖先代代辛苦積蓄的,跟大陸許多土豪依仗權勢兼併的情形不同。土地改革的精神固然可貴,但對他們的保障不能算合理。四大公司的債券面額10元,轉眼之間暴跌到5元,最慘有跌到2元左右的。」 資料三:郭國基於1957年4月14日在臺北警察學校發表政見:「我如果要用臺灣話演說,外省聽眾就想加以制止。因此我就反擊說:『乞食趕廟公』也要有個限度,這不是跟『豆油借汝搵,連碟子都搶去』毫無兩樣嗎?」 以上三項資料反映出臺灣光復後的景象,請根據以上敘述,選出正確的敘述:
(A)資料一所說的省籍人才任用問題,在二二八事件前已出現
(B)資料二中李萬居所批評土地改革政策施行時,臺灣的經濟政策為「出口擴張」時期 
(C)資料三反映出知識分子對統治當局國語政策的不滿 
(D)資料三反映出二二八事件之後,本省與外省族群的對立並未緩解 
(E)資料三反映出國民政府推行國語政策受到臺灣本土知識分子的批評。

參考答案

答案:A,C,D,E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2),B(0),C(2),D(2),E(3)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