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阿同乘坐熱氣球從海平面升上至 2300m 的高空,再降落到高 800m 的山上,在正常大氣條件下,且整個過程皆在同緯度的情況下進行,下列何者最能代表熱氣球移動過程中,環境氣溫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A)
(B)
(C)
(D)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三個相同的廣口瓶內分別裝有氦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今將點燃的鎂帶分別放入各瓶中,發現鎂帶在甲、乙瓶中繼續燃燒,在丙瓶中則熄滅,且在甲瓶中同時有黑色物質與白色物質產生,試問乙瓶中裝有何種氣體?(A
- 冶煉鐵礦時,加入灰石的作用是什麼?(A)還原劑 (B)催化劑(C)氧化劑 (D)除去鐵礦中的泥沙。
- 甲、乙、丙、丁分別代表四種不同的純物質,取 10 公克甲和 8 公克乙進行反應,其化學反應式為:2 甲+乙→丙+丁。 反應後乙完全用完,甲剩下 1 公克,生成 5 公克的丙,則此化學反應生成丁
- 番茄含有很強的抗氧化劑「茄紅素」,可以消除體內自由基,預防肌膚老化、產生斑點,能讓肌膚明亮又有彈性。請問「茄紅素」在上述功能上扮演什麼角色?(A)還原劑 (B)氧化劑 (C)催化劑 (D)酸鹼
- 甲醇燃燒的反應式為 CH3OH+O2 → CO2+H2O (尚未平衡),若取 4 莫耳的 CH3OH 與足量的 O2 完全反應,則最後可產生多少公克的 H2O ?(A) 4 (B) 8 (C)
- 在下列的實驗操作中,哪一種不能產生氧化鈣?(A)鈣在空氣中加熱 (B)鈣和氧化鉀混合加熱(C)鈣和氧化鐵混合加熱 (D)鈣和氧化銅混合加熱
- 下列哪一項反應不屬於氧化還原反應?(A)動、植物的呼吸作用 (B)植物行光合作用(C)水凝固成冰 (D)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 食品中的脂肪,經氧化後容易壞掉而產生油耗味,因此會添加防腐劑延長保鮮期。但現在市面上的泡麵都不再添加防腐劑,而是改用哪一種維生素作為抗氧化劑?(A)維生素 A (B)維生素 B (C)維生素
- 下列可燃物氧化或燃燒後的產物,何者置於水中後會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A)鐵 (B)鎂 (C)銅 (D)硫
- 在2莫耳的葡萄糖分子(C6H12O6)組成中,一共含有多少個氧原子?(A) 6個 (B) 12個 (C) 2×1024個 (D)2×1024個
內容推薦
- 村中的喇叭同時向左右廣播著重要事項,位於喇叭左右兩端的延欣與奕璇聽到廣播的時間差為 0.5 s,其示意圖如圖所示。若圖中三者在一直線上,且忽略風及溫度對聲速的影響,已知下列選項中有一項是延欣與奕
- 八年級的生活數學課程可藉由摺紙的方式了解相關的乘法公式,例如:(a+b)2=a2+2ab+b2。上生活數學課特別認真地湘云,依指示將紙張摺出下圖的摺痕,測量後可知線段a長0公分、線段b長
- 阿樺走到 7-11,發現貨架上的物品商標標示數字如下「泡麵 綠茶 可樂 340。」其實這個商品商標上腳丫子裡的數字,記載著商品從製造、運輸、使用到回收等過程中,經換算後的「碳排
- 下列關於近代物理發展的敘述,何者錯誤? (A)愛因斯坦認為光是一種量子,因而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 (B)戴維森與革末做出電子經由晶體的繞射實驗,證實了電子具有粒子性 (C)德布羅意提出了物質波的理
- 有關古細菌(Archaea)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 是缺乏細胞核和膜構成的胞器之單細胞微生物(B) 其細胞壁由 S 層組成(C) 具有半剛性(semi-rigid)的細胞壁(D) 具有肽聚
- 一莫耳大約有多少個粒子數?(A)6×1023 (B)3×1023 (C)6×1022 (D)3×1022
- 已知碳的原子量為 12,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1 個碳原子的質量為 12 公克(B)1 莫耳碳原子的質量為 12 公克(C)12 個碳原子的質量為 1 公克(D)12 莫耳的碳原子的質量為 1
- 試計算 1 個一氧化碳分子與 1 個二氧化碳分子的質量比?(C=12,O=16)(A)3 : 8 (B)7 : 9(C)7 : 11 (D)11 : 7
- 關於電解質的說法,下列何者正確?(A)鹽酸是氯化氫水溶液,可導電,故氯化氫是電解質(B)銅線可以導電,所以銅是電解質(C)酒精易溶於水,所以是電解質(D)固體的食鹽不能導電,所以食鹽不是電解質
- 冶煉金屬時常用碳當還原劑,原因下列何者錯誤?(A)價格便宜 (B)容易取得(C)碳的活性大 (D)可冶鍊所有的金屬
- 下列何者不是電解質?(A)酒精 (B)氯化鈉(C)硫酸 (D)氫氧化鈉
- 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鈉與碳酸鈣的反應式如下,Na2CO3 + CaCl2 → NaCl + CaCO3 (係數未平衡),請問平衡係數後的係數和為多少?(A)4 (B)5(C)6 (D)7
- 大部分的非金屬氧化物溶於水後,其水溶液的特性?(A)呈中性,不使石蕊試紙變色(B)呈酸性,可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C)呈酸性,可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D)呈鹼性,可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
- 下列關於氧化劑與還原劑的敘述,何者正確?(A)對氧活性大的元素,其氧化物可做氧化劑(B)對氧活性小的元素,其氧化物可做還原劑(C)對氧活性大的元素可做還原劑(D)對氧活性小的元素可做還原劑
- 某水銀溫度計與冰、水混合液接觸時,得一水銀高度 B;與 20℃熱水接觸時,得一水銀高度 A,測得 A、B 點相距 10公分;若與某物接觸時,水銀面在 A、B兩點間,且距離 B 點 5 公分處,則
- 下列何種物質燃燒時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A)鐵 (B)鋁(C)鉛 (D)鋅
- 30℃。 加熱 200 公克的水,使水溫由 25℃升高至 55℃,需多少卡熱量? (A)4000(B)5000 (C)6000 (D)11000。
- 有三種金屬 X、Y、Z,將其新切面置於空氣中,X、Y很快失去光澤,而 Z 幾乎不變,若將 X、Y 放入水中,Y 的反應較 X 激烈,則此三種金屬對氧的活性大小,何者正確?(A)X>Y>Z (B)
- 下列哪一種變化過程中,會釋放出能量? (A) 植物行光合作用 (B)冰熔化(C)酒精蒸發 (D) 木炭燃燒。
- 有甲、乙、丙三個物體,當甲和乙接觸時,熱能由乙流向甲;當乙和丙接觸時,熱能由丙流向乙,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物體所含熱量一定比丙物體多 (B)甲物體的比熱一定比丙物體大(C)甲物體的溫度
- 下列哪一現象與蒸發無關? (A) 打針時,手臂擦了酒精棉片後覺得涼涼的(B)溼衣服逐漸晾乾 (C)以溼布擦拭黑板,一段時間後,黑板逐漸變乾 (D)食鹽在水中逐漸溶解。
- 已知甲、乙、丙、丁均為純物質,甲的分子量為24,乙的分子量為32,丙的分子量為16 化學反應式:2甲+乙→2丙+3丁,推測丁有可能是哪一個物質?(A) CH4 (B) O3(C) Ca (D
- 將 A、B、C 三種金屬及其氧化物 AO、BO、CO 兩兩混合,並隔絕空氣加熱,其反應結果如右表所示(○表示有反應;×表示沒反應),請問三種金屬活性大小順序為何? (A)A>B>C(B)B>C>
- 甲烷(CH4)與氧氣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碳及水蒸氣,正確化學反應式為:CH4+2O2→CO2+2H2O,請問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甲烷與氧氣反應的分子數比為1:2 (B)若要產生2個的CO2 需
- 下列關於氧化物的敘述何者正確。(A)非金屬氧化物溶於水呈鹼性,可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B)金屬氧化物溶於水呈鹼性,可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C)金屬氧化物溶於水呈酸性,可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