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臺灣最後的野生貓科動物---與人為鄰的石虎 【改編參考自石虎保育協會文章】5d882a6c8ca7d.jpg5d882a853df5d.jpg日前,苗栗縣議會表決《石虎保育自治條例》,以 25票反對、9 票贊成,二度闖關失敗。反對者質疑會阻礙地方發展,支持者則擔憂只剩 500 隻的石虎會像另一種本土貓科動物雲豹一樣滅種。而在網路上「守護台灣最後 500 隻石虎的棲地」連署活動,加入人數增加近 86 萬人!一時間,保育石虎成為顯學,在網路上形成一股「全民護石虎」的熱潮。石虎(學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chinensis )在台灣最早的紀錄是由英國博物學家 Robert Swinhoe (史溫侯) 在他的文章裡提到有骨頭、毛皮標本及活體。石虎體型與家貓相仿,因此常被民眾誤認為是家貓,身上有類似豹紋的斑點,和家貓最主要的差異為石虎擁有較粗而長的尾巴,額頭有「兩條白色縱帶」,家貓則會呈現M字型的額頭條紋,最明顯的則是石虎「耳後有塊白斑」,家貓則不具這樣的特徵。石虎的分佈記錄為海拔 1500 公尺以下的地區,而 500 公尺以下的地區分布更是密集。然而這些地區多受到人類大量開發,一條條馬路切割了石虎生活的土地,造成棲地的破碎化。石虎要覓食、擴展領域、尋找配偶時,就必須經過這一條條危險的馬路,每年都有至少十幾隻石虎因路殺問題而慘死車輪下。石虎喜食老鼠,也會捕食鳥類或小型哺乳動物,有時會到雞舍捕獵而被人毒殺或以捕獸夾捕獲造成傷亡;加上非法獵捕等壓力,現已被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所以,如何和人類和平共處,是現階段石虎保育亟需解決的環節。保育團體目前的想法有:訴求大型開發案的重新環評,募資改善雞舍以降低石虎吃雞的可能,改善雞農對於保育的不諒解。從保育石虎的議題中,希望同學去思考人類開發與自然環境要如何永續共存的好方法。◎ 請根據文章敘述,回答 43~45 題:


43. 關於石虎保育的理念,以下政策何者較為合理正確且符合事實?
(A)苗栗議會已經通過《石虎保育自治條例》
(B)石虎是珍貴的台灣特有生物,所以養雞與所有開發案都要停止
(C)為了要減少石虎因路殺而慘死車輪下,應該重罰在馬路上撞到石虎的駕駛人
(D)保育石虎也要能同時照顧到民眾的生計,才是永續共存之道。 【6-閱讀理解】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