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沉靜殺手—論黑冠麻鷺對校園生態的影響回顧三十年前,黑冠麻鷺是罕見的,稀有的,在賞鳥人的清單中常是亟欲尋找的稀有留鳥,整個大台北地區僅於植物園有零星發現紀錄。在關鍵的 1995 年,喜鵲已經逐漸擴大分布的範圍,同年 4 月,在內湖山區首次發現黑冠麻鷺築巢育幼。然後像雨後春筍般,都會區裡的發現紀錄也慢慢地多了起來。到了 2008 年之後,不僅像植物園或大學那樣的大型城市綠地可見黑冠麻鷺的蹤跡,連一般的社區公園、林蔭大道以及中小學校園,都可以發現牠的長期留滯。黑冠麻鷺,堪稱是現代都會區動物保護意識抬頭最顯著的受益者。問題終於浮現了。就在 107 年夏天,有一組欲研究蚯蚓的科展團隊,回報找不到蚯蚓,我開始意識到黑冠麻鷺對地面生物的可能影響。我帶著學生重回我親自確認曾經有大量蚯蚓的榕樹下落葉層翻找,腐植質依舊深黑,但遍尋不著蚯蚓,不只蚯蚓,連蜈蚣、馬陸和雞母蟲都減少。我撇見一旁佇立的黑冠麻鷺,牠正定睛的打量著我們師生的一舉一動。經過幾番嘗試,我們發現,蚯蚓等土棲動物並沒有完全消失,而是躲進更深層的土壤之中。這種因應黑冠麻鷺強大捕食壓力的適應行為,並沒有解除我們對找不到蚯蚓這件事的憂慮。對於黑冠麻鷺來說,「你會躲,我會換」。於是,寬廣的食性和捕食技巧的精準,讓黑冠麻鷺上樹捕鳥追蜥蜴,低地啄蟾蜍,水邊刺鬥魚,陰溝抓老鼠,影響的層面,就不只是土層中的蚯蚓那麼單純了。 【摘錄自鍾兆晉校長網誌《斑馬校長的馬廄》】https://jawjinn.blogspot.com/2019/05/blog-post.html?spref=fb&fbclid=IwAR1sQdMRdm5lZeJj-gY1X6o_LO-RvG-lpAtm5XJsa7xPX1duLDSHIEZeHkc◎ 請根據文章敘述,回答 46~50 題:
46. 請根據文中敘述,推論永和國中出現的黑冠麻鷺與黑眶蟾蜍間的交互作用關係,最可能為?
(A)競爭
(B)互利共生
(C)捕食
(D)寄生。 【5-2】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